關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偈頌
大字小楷肯比倫,換鵝瘞鶴不相因。
正衙誤釘黃金榜,恨殺山陰在問津。

其二 (丁丑)
七佛偈垂萬世箴,師心是法向山陰。
書家法法何曾法,自本心來法在心。

其三 (丁丑)
冥薦血書癡凍蠅,方持母服慟填膺。
名言不易蘇齋老,石怪松寒有發(fā)僧(第四句錄蘇齋全句。)。

其四 (丁丑)
讀書臺側(cè)苔花古,七佛樓前石字青。
畢竟公書敝天壤,南唐傅會梁昭明。
⑴ 蘇齋集。南唐李中主讀書臺。俗傳昭明者訛也。其右即山谷書七佛偈。

其五 (丁丑)
不二法門銘瘞鶴,浯溪七佛將無同(余舊藏大唐中興頌。)。
字過方寸又一體,大抵晉唐宋宗風。

其六 (丁丑)
后七百年石墨馀,豫章秘法撥鐙書。
山村偶發(fā)函梁上,文字精靈感召余(象山村家栿梁上。得此帖。)

其七 (丁丑)
公書七佛偈尤殊,并石鏡溪藏寶蘇(余室亦名蘇齋。)。
要識廬山真面目,滿堂蒼翠潤書廚。
⑴ 山谷書石鏡溪三字。在瞻云寺后。余入燕時。得拓本于覃溪處。瞻云寺讀書臺。在廬山中也。

吾心之月本明凈,五蘊若云蒙蔽之。
無礙無遮今夜月,觀音佛殿印心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