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詩文庫海瑞(共 22 首) 五律 2七律 15 七絕 2古體 3 作品不分行

七言律詩
吳縣朱良性 明 · 海瑞
七言律詩
批鱗玉闕丈夫奇,正是風雷示變時。
萬死一生千古事,孤忠獨立寸心知。
神飛瓊海乾坤老,淚滿江南草木悲。
幸有圣明公道在,會看殊典敕名祠。

批鱗直奪比干志,苦節(jié)還同孤竹清。
龍隱海天云萬里,鶴歸華表月三更。
蕭條棺外無馀物,冷落靈前有菜羹。
說與傍人渾不信,山人親見淚如傾(哭公柩前止見菜羹故云)。

其二
七言律詩
哲人逝矣泰山傾,載道弦歌總哭聲。
南國甘棠思德政,雷陽枯竹動民情。
忠扶社稷輕榮辱,功滿乾坤任死生。
屢疏承恩留白骨,英靈千載佐平成。

應天府生員許光祖 明 · 海瑞
七言律詩
江南十月雨如傾,總是悲號道路聲。
云凍霜寒敷政肅,月溶水澈涖官清。
劍剜義膽言何壯,星殞忠魂氣尚生。
謾道姓名光國史,于今草澤口碑成。

蘇州府學生凌霄漢 明 · 海瑞
七言律詩
生平正氣肅朝端,胸次忠清世所難。
忠似赤葵傾烈日,清如秋水挽狂瀾。
時多俊乂無尸諫,人有萋菲幸骨寒。
千古芳名光史筆,應留精爽照長安。

蘇州府吳縣葉緒昌 明 · 海瑞
七言律詩
南都秉節(jié)望如山,總憲重來父老歡。
楊綰相唐驕侈格,長孺在漢覲覦寒。
功收治水三旬易,策救饑民十萬難。
今日仙輀向瓊海,野人酹酒泣江干(公治吳淞救饑民十三萬故及之)。

吳縣李文秀 明 · 海瑞
七言律詩
羲皇風度出明時,葵藿丹衷百世師。
邦國乂安猶戮力,經綸未卷忽乘箕。
瓊崖白雪封茆土,柱石青天樹羽儀。
昭代古良天下老,千年遺像鎮(zhèn)華夷。

吳人凌一鸞 明 · 海瑞
七言律詩
簡命吳淞續(xù)禹功,頓令萬派水朝宗。
力排豪貴驅妖鱷,為拯民窮副袞龍。
疏抗三朝辭激烈,身經百折意從容。
圣明注念嘉忠直,會見恩光下九重。

吳民葉韶蓀 明 · 海瑞
七言律詩
聞說童謠有海龍,公來胼胝浚吳淞。
孤忠獨斷群情靡,一鑿能令萬派從。
星殞海天光耿耿,月沉秋水色溶溶。
應知仙夢游江上,千古煙寒鎖曙鐘。

中丞高冢麒麟臥,圣主殊恩雨露盈。
直事三朝人共避,疏傳千古氣猶生。
堂堂忠介垂天語,肅肅松楸擁地靈。
我亦微官系滄海,吊公不覺涕交零。

① 此詩亦作為王弘誨之作,收入《太子少保王忠銘先生文集天池草重編》卷二五,題作“癸卯春日同林憲副許給諫楊邑簿鄭馮謝三文學登明昌塔絕頂”。
縹緲丹梯此共登,側身云壑擬飛騰。
天連滄海懸孤嶼,人立青霄最上層。
望氣幾年逢尹喜,傳衣何處是盧能。
摩空捧日屬吾黨,雁塔龍門次第升。
⑴ 是,明王弘誨《太子少保王忠銘先生文集天池草重編》卷二五作“訂”。
⑵ 屬,明王弘誨《太子少保王忠銘先生文集天池草重編》卷二五作“邀”。

謁先師顧洞陽公祠 明 · 海瑞
七言律詩
兩朝崇祀廟謨新,抗疏名傳骨鯁臣。
志矢回天曾叩馬,功同浴日再批鱗。
三生不改冰霜操,萬死常留社稷身。
世德尚馀清白在,承家還見有麒麟(清康熙《無錫縣志》卷三六)。

病中立秋 明 · 海瑞
七言律詩
伏三初收展病扉,夜深風露濕霏微。
碧梧巳應馀空落,大火新隨斗柄飛。
燕倦客思違綠野,違花老欲褪紅衣。
玉簫萬里堪腸斷,何處滄洲映紫薇。

白下即事 明 · 海瑞
七言律詩
建康城壘舊邦畿,不斷青山萬國梯。
樓櫓逼天寒月靜,帆檣帶雨暮云低。
北門宰相堪稱鑰,函谷將軍罷請泥。
江上再來還走馬,秋香千里逐歸蹄。
原注:以上四首據(jù)墨跡補。
(一)按:以上諸詩錄自陳義鐘整理之《海瑞集》,真?zhèn)未肌?br />

忠節(jié)祠 明 · 海瑞
七言律詩
三輔烽煙接帝京,背城一戰(zhàn)尚縱橫。
家酬士死黃金散,身報君恩白骨輕。
北極銅駝春草沒,西風畫鹢夜潮傾。
合門就義尋常事,遺恨猶聞鼓角聲。
按: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西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