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共46,分3頁顯示 2 3 下一頁【生卒】:1402—1456 【介紹】: 明江西臨川人,字壽卿。宣德末薦授仁和縣訓導,后分教常州,遷仁和教諭。景泰六年征入翰林,修實錄。未幾得疾卒。博通經(jīng)史,工詩,善古文,亦能書,得歐陽詢法。有《東軒集》。詞學圖錄
聶大年(1402-1456) 字壽卿。幼失怙,母撫育成人。天資穎悟過人,經(jīng)史子集無不涉獵。書法歐、趙,皆臻其妙,以是名動縉紳間。詩俊逸而灑脫,詞清俊有韻致。有《冷齋集》、《東軒集》,詞在集中。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壽卿,中書舍人。同文子用薦為仁和訓導升教諭景泰中徵入翰林有冷齋集明詩紀事·乙簽·卷二十二
大年字壽卿,臨川人。宣德末用薦為仁和訓導,遷常州教諭。景泰初,徵入翰林卒。有《東軒》、《冷齋》二集。 (《水東日記》:聶大年詩,三十年來作家絕唱也。袁主事衷愛其《醉后躍起口占》云:「老我不勝金谷罰,傍人應笑玉山頹。」王翰林稱其「愿得明朝又風雨,免教行跌出都門」。而吾友張筱庵喜其送僧「十年湖海孤舟別,萬里云霄一錫飛」,以為不能忘之。但未知大年曾以此為極致否?大年詩翰著名于時,不得預京銜?;蛟淮竽陣L署桃符云:「文章高似翰林院,法度嚴如按察司?!挂源艘娾柽_官,其然豈其然乎?晚年被徵修前史,至京而卒。予嘗比之梅圣俞,宜也。 《懸笥瑣探》:王文端公直嘗以詩寄錢塘戴文進索畫,且自序昔與文進交時,嘗戲作一聯(lián),至是十年而始成之。臨川聶大年題其后曰:「公愛文進之畫,十年而不忘也。使公以十年不忘之心,待天下之賢,則天下豈復有遺才哉!」語亦稍聞于公,公置之不省。后大年舉為史官,困于讒議,臥病逆旅,自度不可起,乃使所親投詩于公家,中二聯(lián)云:「鏡中白發(fā)難饒我,湖上青山欲待誰?千里故人分橐少,百年公論蓋棺遲?!构迷娖略唬骸复竽暧徙懫淠苟?!」明日而大年卒,公為墓志,有曰:「吾以大年之才必能自振,故久不擬薦,而乃止一校官耶!」大年之言固為正論,公不以為意,至泣而銘其墓,真所謂休休有容者矣! 《因樹屋書影》:臨川聶大年正統(tǒng)間為仁和教諭。予得其遺詩一卷,工于七律。如:「一飯未嘗忘鉅鹿,千金何必學屠龍」,「可憐弄玉歸天上,誰遣崔徽在卷中」,「老去維摩長臥病,重來蘇晉愛逃禪」,「故鄉(xiāng)夜雨燈前夢,京國秋風病后容」,「白馬祠前潮似雪,碧雞坊外路如天」,「露井曉分澆藥水,春鋤香帶種花泥」,「鐵馬渡河冰已合,金笳吹月夜無風」,「柏子香消春夢覺,梨花門掩雨聲寒」,「聽經(jīng)白晝來山鬼,咒食清齋起缽龍」,「綠水畫船春系纜,絳紗銀燭夜登樓」,「荷葉雨鳴湖水冷,稻花香散野田秋」,「杖龍化去秋池涸,笙鶴歸來夜月寒」,皆足以傳。 《西湖游覽志馀》:聶大年襟懷坦率,有清才。文章流麗,詩復俊逸,而灑翰得李北海遺意。《詹氏小辨》:大年書法趙承旨,俊爽可愛。 田按:臨川甘彥初以律體見長,壽卿古詩不多見,豈挹其流風耶!《東軒集》詞新調(diào)爽,竹議其平熟,非公論也。)
五言律詩
七言律詩
夾城門外好風光,曾醉君家碧玉觴。
楊柳青旗連坐榻,杏花春色過鄰墻。
回鸞錦字新題句,睡鴨銅爐小篆香。
酩酊不辭歸路晚,銀鞍驄馬映斜陽。
小樓燒燭了殘棋,是我孤舟欲發(fā)時。
千里宦情雙鬢改,十年心事故人知。
閑推甲子憐衰態(tài),醉折名花續(xù)舊詩。
無限西湖風月好,抱琴相訪莫教遲。
樹煙花霧繞堤沙,樓閣朦朧一半遮。
三竺鐘聲催落月,六橋柳色帶棲鴉。
綠窗睡覺聞啼鳥,綺閣妝殘喚賣花。
遙望酒旗何處是,炊煙起處有人家。
按: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西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