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23 【介紹】: 明宗室,太祖第十一子。洪武十一年封蜀王,十八年命駐鳳陽,二十三年就藩成都。博綜典籍,容止都雅,帝嘗呼為蜀秀才。在蜀聘方孝孺為世子師傅,表其居曰正學,以風蜀人。卒謚獻。著有《獻園集》。明詩紀事·甲簽·卷二(上)
王太祖第十一子。洪武十一年封,二十三年就藩成都。永樂二十一年薨。有獻園集。 田按:獻王儒雅好學,孝陵呼為蜀秀才。嘗奉命講武中都,辟西堂,延名士李叔荊、蘇舊衡等商榷文史。叔荊名鎬,以字行,臨川人。洪武戊辰與伯衡同主會試。伯衡為叔荊作先考北廬墓志,甚致推挹。余甄其詩錄別卷。王之國后;聘漢中教授方孝孺為世子傅,傾懷下接,嘗與孝孺書云:「公西州之冠冕,有識者無不心悅誠服,而新學晚生亦有所依歸也。余一日不見,有如三秋?!褂衷疲骸杠参那骞?jié),有東漢之風;尚志立言,為當代之重。」詞旨雅令如此,借獻園集不傳。
五言律詩
七言律詩
四十雖聞不動心,平生富貴豈能淫。
屢蒙論薦來天祿,自負文章入翰林。
養(yǎng)望也須添白發(fā),觀光仍遣教青衿。
河間好古嗟予慕,多士從游愛子深。
古風
趣裝何處去,驅車赴漢中。
欣然游大郡,況復依方公。
問學日盜博,道德日益隆。
丈夫志遠大,那肯局樊籠。
他年居館閣,步武接夔龍。
胡子蜀中士,受公知更深。
不憚三巴路,欲成仁者心。
伊昔韓門士,籍湜蒙賞音。
勖哉今胡子,愿無愧鄭林(鄭公智林良顯)。
四言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