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5,分13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七言律詩
去春東閣曾相吊,惆悵今逢二月回。
當(dāng)日英豪歸夜宅,異時勛業(yè)列云臺。
亭園寂寂人誰在,風(fēng)雨凄凄燕獨來。
懷舊潘生情感慨,不堪重切悼亡哀。
南樓昨夜動涼風(fēng),七月殘炎覺已空。
河漢影高秋色里,梧桐葉冷雨聲中。
三旬藥餌心猶健,千里煙霞夢屢通。
安得與君同跌宕,蓬萊山上駕雙虹。
十載蹉跎兩鬢蒼,每憐郎署老馮唐。
秋風(fēng)五馬馳關(guān)北,昨夜孤鴻到漢陽。
山抱玉田朝旭暖,海連銀闕暮濤長。
知君冰檗還馀事,早晚恩綸下未央。
少小曾從關(guān)塞游,端州未到到咸州。
春風(fēng)波浪龍興水,落日歌鐘萬歲樓。
每詫舊時觀自壯,還憐此別路偏悠。
東門斗酒分?jǐn)y處,北望云煙已素秋。
掩日篩空密復(fù)纖,隨風(fēng)入夜勢全嚴(yán)。
昆山璞碎堪投鵲,滄海篇成解賦鹽。
已替飛花縈綺席,更兼新月照茅檐。
論才忽憶梁園興,誰共相如較兔尖。
司馬高名四國聞,富公專對賴忠勤。
曾從虎殿驚真相,更許燕都識妙文。
日落遼山遙接海,春來薊樹暗如云。
懸知夜夜臺垣望,分得清光凈塞氛。
駟馬蕭蕭將遠(yuǎn)行,驪駒一曲不堪聽。
百年實下伊川淚,萬里虛高魏國城。
山指殷人曾采地,波連齊士欲投溟。
中原極目煙塵色,誰識書生感慨情。
繁華終古號西京,建節(jié)巡藩世共榮。
禮樂尚存箕子國,風(fēng)云長護乙支營。
錦筵釵髻鳴弦坐,玉帳褲靴握劍迎。
最是嘉州遺愛在,行看竹馬擁雙旌。
憶昨留宮共把杯,即看新節(jié)下銀臺。
千秋岳色毗盧雪,白日濤聲渤澥雷。
終古地形常擅勝,秪今民事奈堪哀。
吾家舊近昭陽渚,何得追公一棹回。
西關(guān)再度逢迎際,王事驅(qū)馳道路漫。
落日停杯辭故國,片宵聯(lián)榻到新安。
邊云朔雪山河暮,哀笛清笳樓閣寒。
異地不堪兼送遠(yuǎn),愿君努力且加餐。
拜別高陽淚幾吞,卻從西塞侍征軒。
小臣勞力元王事,絕域承顏亦主恩。
心逐歸云長北逝,身催去驲獨東奔。
明春浿上歡迎地,愿著萊衣捧壽樽。
持被玉堂已二十日。尚未有出沐之期。今朝崔內(nèi)翰周卿(后尚)以實錄移安。方向太白。歷見而去。聞其行將由四郡。登覽乎寒碧二樂之勝。溯洄于龜潭島潭之間。踰竹嶺訪黃池。誠可謂盡江山之瑰觀者矣。顧余雖有江湖山藪之思。而譬如彫籠之縶羽。徒自引領(lǐng)幾幾而已。(幾音殊)聊占長律以為贐。蓋亦平子四愁之遺意云 清 · 金錫胄
七言律詩
太史今朝向太白,遠(yuǎn)銜丹詔出丹陽。
千秋地僻圖書秘,五月江深樓閣涼。
逸志尚禽追訪岳,雄文司馬憶浮湘。
獨憐留滯鑾坡客,補袞無能鬢發(fā)蒼。
山林龍虎識魁豪,耆耋三朝位望高。
髫歲潞公期輔相,中年師魯學(xué)戎韜。
律身藩翰無良馬,滿志江湖有善刀。
乘化九天應(yīng)一吷,笑它浮世鬧兒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