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共49,分3頁顯示 2 3 下一頁【生卒】:1426—1490 【介紹】: 明山東壽光人,字叔溫,號古直。正統(tǒng)十三年進士,授編修。成化十年進吏部左侍郎,充講官。次年以本官兼翰林學士,入閣參與機務。尋進吏部尚書,謹身殿學士。后因萬安構陷,乞休歸。卒謚文和。有《劉古直集》。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叔溫,壽光人。正統(tǒng)戊辰進士,累官太子太保戶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贈太保謚文和有古直集明詩紀事·乙簽·卷十八
珝字叔溫,壽光人。正統(tǒng)戊辰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中允,屢遷太常卿,進吏部侍郎,兼翰林學士,入文淵閣,預機務。進戶部尚書,加太子少保,兼文淵閣大學士。再加太子太保,進謹身殿大學士。卒謚文和。有《古直先生集》十六卷。維基
劉珝(1426年—1490年),字叔溫,號古直,山東青州府壽光縣人。憲宗成化年間官至戶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與萬安、劉吉并稱紙糊三閣老。正統(tǒng)十三年(1448年)戊辰科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天順中,歷右中允,侍講東宮,為太子朱見深(即明憲宗)的老師。憲宗即位,任太常卿,兼侍讀學士。成化十年進吏部左侍郎。當時劉珝講學認真,被當時學士劉定之稱為講官第一。因此憲宗十分器重,稱呼為「東劉先生」。成化十一年詔以本官兼翰林學士,入閣參預機務。后又為吏部尚書,再加太子少保、文淵閣大學士?!段娜A大訓》成。加太子太保,進謹身殿大學士。劉珝個性正直。例如:員外郎林俊彈劾太監(jiān)梁芳、僧人繼曉因而下獄,即為劉珝所解救的。后又有道士李孜省亂政,欲動搖東宮。劉珝也秘密上疏諫言,但是因不夠謀略而無法傳達。劉珝與萬安不合,曾經訓斥萬安為負國無恥之輩。因此與萬安斗爭多年。成化十八年,萬安上疏罷西廠,但劉珝不愿與萬安同名上疏,因此后來被萬安與劉吉合謀陰訐他與汪直相通。最后失權致仕。當時內閣三人,萬安貪婪狡猾,劉吉陰險狡詐。劉珝較二人稍好,但是只顧著批評斗爭,被認為是狂躁之徒。劉珝被逼倉卒引退后,而又有彭華、尹直狡詐之輩相繼入內閣,萬安、劉吉之黨還是把持朝政。劉珝初遭母憂,廬墓三年。比歸,侍父盡孝。父歿,復廬于墓。弘治三年卒,謚文和。嘉靖初,以言官請,賜祠額曰「昭賢」,仍遣官祭祀。
五言律詩
七言律詩
堪嗟一別隔三春,王事驅馳不顧身。
休訝胡塵飛漠漠,只教邊廩積陳陳。
皇華北首憐君苦,白雁南來慰我頻。
煩語故人殷總制,屋梁斜月數傷神。
當代明經第一人,強年高步上星辰。
錦袍玉帶兼三秩,白石清泉度七旬。
謝卻鈞衡娛暮景,歸來桑梓樂長春。
茲辰茲會遙相憶,南望南天祝頌頻。
而我相交三十霜,長年聯佩簉鴛行。
芳鄰舊接金門右,尚寶常擎御座傍。
最喜遷官符眾望,更憐將母過仙鄉(xiāng)。
南都想會王司馬,云樹相思不暫忘。
秋到梧桐暑氣清,摳衣隨步出都城。
五千里外思鄉(xiāng)夢,二十年前立雪情。
栗里有人邀社飲,海鷗何事傍舟行。
從今不上紅塵路,坐看諸郎學鳳鳴。
帝城東下潞河流,河上聊停范蠡舟。
五斗直從今日醉,一官還自老年休。
白鷗喚醒紅塵夢,鐵笛吹殘玉宇秋。
白發(fā)仙翁今在望,江湖隨處即瀛洲。
七言絕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