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人物簡介

簡介
宋時烈(朝鮮語:???,1607年—1689年),朝鮮王朝中期政治家、哲學家,乳名圣賚,字英甫,號尤庵、尤齋、華陽洞主人、南澗老叟、橋山老父。他是金長生、金集的門人,早年曾為鳳林大君李淏的師傅,丙子胡亂后十余年間拒絕出仕,隱居忠清道山林之中,成為西人“山黨”的一員。李淏繼位,是為孝宗,宋時烈一度入仕,不久辭職,孝宗末年又被起用為吏曹判書,被孝宗托付以北伐大計。孝宗死后,顯宗繼位,他通過在己亥禮訟中獲勝而確立了自己在西人中的精神領袖地位,并曾一度官拜左議政。顯宗末年,西人在甲寅禮訟中敗北,南人上臺,宋時烈被流放。庚申換局后回朝,任領中樞府事,不久致仕。
五言律詩
嘉靖十六年丁酉。帝遣翰林院修撰云岡龔用卿,求科給事中吳希孟。來頒皇嗣誕生詔。時漁村沈公(彥光)館伴使。為說其鏡浦湖亭之勝。請詩以賁之。則云岡不靳也。今其詩尚在亭壁。于茲一百五十年矣。漁村后孫澄靜而甫。錄示原韻。而要余和之。噫。東人之不見漢儀。已久矣。感古傷今。聊以見匪風下泉之思耳。幸勿為外人道也。
聞說湖亭勝,何年漢節(jié)通。
星從少海耀,云擁太微紅。
剩喜留珠唾,還教詠渚鴻。
皇華那復見,天地一衰翁。
⑴ 崇禎旃蒙赤奮若姤之下浣。恩津宋時烈。稿。

七言律詩

五言絕句
落日衰年別,蒼梧葬圣愁。
春堂一掬淚,更灑大江秋。

七言絕句
高山九曲詩 明末清初 · 宋時烈
七言絕句
① 尤庵既次武夷棹歌首韻。以下分屬諸公。依先生九曲歌而成之。
五百天鐘地炳靈,栗翁姿稟粹而清。
高山九曲幽深處,汨?寒流點瑟聲。

題道峰書院 明末清初 · 宋時烈
七言絕句
蒼崖削立洞門開,澗水潺湲幾曲回。
堯舜君民當世志,廟前空有后人來。

題沈漁村復官恩旨后 明末清初 · 宋時烈
七言絕句
當年心與事相違,眼不知人大嫁非。
今日圣朝新雨露,九原無復泣沾衣(恩津宋時烈稿)

五言排律
今朝積雨霽,嘉木已繁陰。
惘惘別兒恨,悠悠憂世心。
眷言宗黨好,翻憶竹花深。
泥路攜殘酒,高堂展皺襟。
衰翁多苦語,諸少吐英音。
最喜薇垣長,歸來臥碧岑。

古風
高山九曲潭,世人未曾知。
姝茅來卜居,朋友皆會之。
武夷仍想像,所愿學朱子。

其二 (癸未)
一曲何處是,冠巖日色照。
平蕪煙斂后,遠山真如畫。
松閒置綠樽,延佇友人來。

其三 (癸未)
二曲何處是,花巖春景晚。
碧波泛山花,野外流出去。
勝地人不知,使人知如何。

其四 (癸未)
三曲何處是,翠屏葉已敷。
綠樹有山鳥,上下其音時。
盤松受清風,頓無夏炎熱。

其五 (癸未)
四曲何處是,松崖日西沈。
潭心巖影倒,色色皆蘸之。
林泉深更好,幽興自難勝。

其六 (癸未)
五曲何處是,隱屏最好看。
水邊精舍在,瀟灑意無極。
個中常講學,詠月且吟風。

其七 (癸未)
六曲何處是,釣溪水邊闊。
不知人與魚,其樂孰為多。
黃昏荷竹竿,聊且?guī)г職w。

其八 (癸未)
七曲何處是,楓巖秋色鮮。
清霜薄言打,絕壁真錦繡。
寒巖獨坐時,聊亦且忘家。

其九 (癸未)
八曲何處是,琴灘月正明。
玉軫與金徽,聊奏數(shù)三曲。
古調無知者,何妨獨自樂。

其十 (癸未)
九曲何處是,文山歲暮時。
奇巖與怪石,雪里埋其形。
游人自不來,漫謂無佳景。

鳳棲寺 明末清初 · 宋時烈
崇禎乙丑歲。仲夏旬三四。宗長桂潭翁。約束期鳳寺。諸宗并轡出。行行行且止。同來十馀人。異姓唯有二。踰山入深谷。清澗鳴不已。沈吟謫仙句。亂以會桃李。衲衣八九輩。迎入巖巒邃。升堂坐蒲團。晤語雜嘲戲。白月照林樾。魍魎皆走避。哦詩響崖壁。劃然清風起。維時諫議公??故桠钑r議。阿疇辭翰林。方被上嚴旨。還從物外游。暫忘憂世志。青山欲送罵。幽鳥嘲失意。俄然進蔬糲。燈暈掛窗紙。良話到夜深。眷眷奉先祀。既嘆門風衰。繼以出處義。忽憶紫陽翁。探籌記勝事。借問誰主盟。潘南新進士。出令如軍令。老夫怯而躓。倉皇赴期會。不敢間突騎。雖然可無患。坐有什方齒。丈席以鳳寺已字韻。演為七言下示。敢復效嚬。略敘悼亡哀懷。他不暇及。
憶昨清游如隔晨,屈指于今月廑四。
陳蹤無處不生悲,忍復重尋鳳眼寺。
儒仙當日身事閒,杖屨好向禪窗止。
從游少長十馀人,更有吾家兄弟二。
吹塤唱篪樂何窮,合璧聯(lián)珠情不已。
風流兄似赤壁蘇,跌宕弟愧青蓮李。
相攜步入石門深,薄暮山容轉清邃。
兄時氣力頗康健,醉里高談雜善戲。
因言世故易罥人,利名隨身宜早避。
平生雅操此可見,懦夫聞之思奮起。
翻嗟時事劇云擾,誰設淫辭害正議。
尋常嘻笑嘆咤間,予奪自有麟經旨。
風塵奔走恥折腰,物外逍遙欣得志。
弟也迂疏不自量,一言大忤時人意。
兄謂此事何足論,且賦新詩各寫紙。
兄篇先就弟篇續(xù),擬將勝跡垂千祀。
相期魯論后凋訓,共勉周詩征邁義。
那知風燭不暫停,奄作存亡千古事。
人間幾叫只影雁,地下長埋如玉士。
哀哀丹旐指何處,哭隨靈軒顛且躓。
虛堂忍見素月色,碧落空瞻箕尾騎。
嗟余于世亦能幾,又見今年落一齒。

息莊峰巒碧岧峣,海中三山可與四。
僧徒來卜此隩區(qū),新創(chuàng)樓臺名鳳寺。
時維五月月將半,黃島綿蠻岑郁止。
山間幽事動高興,我宗豪英非一二。
蒼顏白發(fā)桂潭翁,少日風流今未已。
號召宗盟并轡出,文彩何如百笏李。
洞門深深寺門高,山氣清明禪意邃。
世間何地不局束,幸逢今日恣游戲。
個中諫議如玉人,一頭之地人爭避。
利名纏身如脫屣,耳尖颯颯清飆起。
日者淫辭起處起,玉流流出承三議。
此議凋殘異議橫,卷懷難忘宣尼旨。
歸來故丘僮仆迎,不負平生丘壑志。
雙清堂上親舊集,花木爭榮助歡意。
云云諸笑繼篇什,燦燦珠璣盈累紙。
因言后來長若此,此堂光華期百祀。
靈芝醴泉豈無本,仰溯當年基節(jié)義。
名公賢士項背屬,偉哉乙巳年中事。
直干松潭風彩美,仁孝褒我西宮士。
嗟君獨能繼前武,更看琦也無顛躓。
兩世相承直為壯,不怕曹家虎豹騎。
我出斯言山乞盟,留與后來警稚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