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共55,分3頁顯示 2 3 下一頁【生卒】:980—1054 【介紹】: 宋常州宜興人,字希魯,號遂翁。真宗大中祥符五年進士。歷任知縣、通判、知州。召為監(jiān)察御史,遷侍御史。累知應(yīng)天府、杭州、益州等地。以禮部侍郎致仕。為人清修純飭,好學,工文辭,有《吳門集》。今存《春卿遺稿》。全宋詩
蔣堂(九八○~一○五四)字希魯,號遂翁,宜興(今屬江蘇)人。家于蘇州(今屬江蘇)。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進士。歷知臨川縣,通判眉、吉、楚州,知泗州,召為監(jiān)察御史。仁宗朝任侍御史,因諫阻廢郭皇后事,出為江南東路轉(zhuǎn)運使,徙淮南,兼江淮發(fā)運事,又降知越州,徙蘇州。入判刑部,擢三司副使。復歷梓夔路安撫使、江淮制置發(fā)運使,知應(yīng)天、河中府及洪、杭、益、蘇州,累遷樞密直學士?;实v中,以尚書禮部侍郎致仕。六年卒(《文恭集》卷三九《蔣公神道碑》),年七十五。史稱其清修純飭,好學工時,有《吳門集》二十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九八、《吳郡志》卷二五有傳?!∈Y堂《吳門集》久佚,明天啟元年(一六二一),堂二十世孫鐄掇拾遺篇,編為《春卿遺稿》、《春卿遺稿續(xù)編》各一卷。清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武進盛宣懷重雕,并增《補遺》一卷。今以盛氏本為底本,編為一卷。參校守山閣叢書本《吳郡志》(簡稱吳志)?!?a target='_blank'>吳郡志》及他書所存集外詩,另編為第二卷。全宋文·卷三二五
蔣堂(九八○——一○五四),字希魯,常州宜興(今江蘇宜興)人。大中祥符五年擢進士第,授楚州團練推官,改大理寺丞、知臨川縣。歷通判數(shù)州,知泗州。明道初為監(jiān)察御史。景祐初出為江南東路轉(zhuǎn)運使,徙淮南,兼發(fā)運事。以失職降知越州。四年,徙蘇州。入判刑部,歷戶部、度支、鹽鐵副使??刀ㄔ辏煺麻w待制、江淮制置發(fā)運使,改知洪州、應(yīng)天府。慶歷元年知杭州,三年,以樞密直學士知益州,徙河中府,再知杭、蘇州?;实v五年,以禮部侍郎致仕,六年卒,年七十五。堂好學工文辭,尤邃于詩,有《吳門集》二十卷。見胡宿《蔣公神道碑》(《文恭集》卷三九),《宋史》卷二九八本傳。
五言律詩
野意本自遂,茲溪稱獨醒。
云蘿環(huán)靜室,水石照疏欞。
殺竹編書古,紉蘭作佩馨。
王通昔不遇(吳志作偶),時亦坐汾亭。
峣榭水中央,茲為隱遁鄉(xiāng)。
小園香寂寂,一派曉泱泱。
煙草碧彌岸,霜桃紅壓墻(吳志有注:新植桃一百本。)。
鴟夷倘在(吳志作居)此,未必入滄浪。
水次揭危亭,煙堤四面平。
栽蘆延宿鷺,種柳待啼鶯。
雪霽清流漲,風來野艇橫。
輕肥莫臨顧,我老懶逢迎。
池上有虛閣,翚檐迅若翔。
百壺多盛集,四座仰惟良。
蘚印文綦綠,蓮依桂楫香。
何由陪嘯詠,敷衽納微涼。
池上有奇檜(一作桂),青青歲紀深。
舊枝憐茂植,時亦助清吟。
夕月漏孤影,秋霜滋勁心。
今方遇真賞,風什播瑤音。
池上有孤島,影搖波底天。
蓬壺欣髣髴,仙客得留連。
岸草襯丹轂,灘蘆偎畫船。
羨君休浣日,寄傲一尊前。
池上有修竹,遙聞手自栽。
幾因風韻響,時感隼旟來。
粉籜經(jīng)梅脫,虬根遇石回。
嬋娟綠陰下,小閣(吳志作宴)為誰開。
池上有垂柳,煙籠濯濯枝。
芳根逢茂育,老翠勝平時。
體弱因風舞,詞清入篴吹。
金城久不到,遙想嘆羈離。
池上有叢菊,繁英滿舊蹊。
金刀惜頻剪,粉蝶得幽棲。
醉卉誰同插,香箋手自題。
遙思清賞處,野步岸東西。
池上有時釣,閒忘侍從身。
波平方浸月,吏退闃無人。
藻映魴魚尾,風搖獨繭綸。
一亭容膝地,雅飾免荒蓁。
池上有時宴,笙簧沸欲凝。
歡多漏移刻,坐久月和燈。
席客詠持蟹,女倡歌采菱。
醉來忘萬事,風靜水波澄。
池上有雛鶴,來從淮水壖。
舊巢離海樹,清唳入?yún)翘臁?div class="egemmuc" id='poem_sentence_1_225435_comment'>
骨峭翹霜月,翎疏刷野泉。
使君宜得伴,仙格本千年。
池上有馴鹿,亭臺深處行。
長隨熊軾慣,且免兔罝驚。
遙草眠多穩(wěn),流泉飲亦清。
寸岑有靈囿,可使遂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