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
天生萬物俱森羅,詩人于梅詩獨多。
不言成蹊桃與李,何敢當此不類歌。
由來畫中有新詩,俞君造次以筆追。
渾然莫知詩畫異,手與心猶不自知。
紅杏花開驚羯鼓,虞美草認歌聲舞。
筆能招此玉梅夢,花非解語如欲語。
我生身世兩茫茫,獨與此花交分長。
書窗有月半弄影,山驛無風遠有香。
溪流落英送我別,誰念孤芳增皎潔。
此時我有萬斛愁,吹斷參差山石裂。
吳霜忽點雙鬢華,故人各在天一涯。
南望一枝書斷絕,臨風不復三嘆嗟。
天花何曾著禪定,百憂煉心澄古井。
世有鐵心石腸人,舉似我詩應首肯(同上書卷二八一二)。
我來盛山郡,從公歲及期。
公之字鰥寡,乳保于嬰兒。
公去再改歲,所去尤見思。
至今盛山民,敬奉盧公祠。
借留既不遂,涪江移州麾。
兩地雖少異,所愛則均施。
去秋少城役,與公同試闈。
把臂道疇昔,耿耿青燈期。
對床風雨夜,夜語驚聞雞。
日有文字樂,唱酬多新詩。
訖事遍游覽,扁舟更同歸。
涪陵五日留,民物何熙熙。
道中行歌者,拍手童稚嬉。
終歲閭里間,不聞吏卒追。
皆曰賢太守,父母其忍欺。
政成多休暇,百廢舉無遺。
美哉輪奐新,有堂崇故基。
名堂形至意,愛民真天資。
同時王別駕,譽處出一辭。
醉馀書榜字,銀鉤照江湄。
有客涪陵來,稱頌世所稀。
坐想觴詠樂,形留而神馳。
愿同鄒湛輩,記名千載垂。
惟公甚盛德,豈待于發(fā)揮。
當聞卜式語,治民適其宜。
辟如牧羊者,敗群當去之。
雪霜與雨露,天以成四時。
威克與剛克,要不傷于慈。
公蘊經綸妙,未易坐井窺。
因詩贊一二,以詔來者知(同上書卷七二三八)。
文章有正派,此派公獨傳。
中絕僅如線,鸞膠真續(xù)弦。
自有科舉累,吾道幾棄捐。
相挻入茫昧,一律爭談玄。
誰洗新學腸,少愈自圣顛。
斯文日琢喪,未喪關諸天。
上帝實惠顧,為時生此賢。
高文破崖岸,天地發(fā)大全。
論事似陸贄,實錄如史遷。
緒馀寄吟詠,直追風雅篇。
根本于丘軻,道德其淵源。
如奏清廟瑟,三嘆遺音存。
如聞陽春曲,和者奚寡焉。
公昔在西掖,絲綸代王言。
胥吏俱腕脫,思涌驚飛泉。
玉堂久揮翰,夜席屢為前。
禁中得頗牧,可但詞采專。
草書招贊普,傳檄定幽燕。
欲清塞北塵,自許素志堅。
經綸天下手,繪像期凌煙。
異論忽矛盾,去國何翩然。
申伯宣輔相,有時于蕃宣。
帆錦落天東,寒色與江連。
雪意聚忽散,雁字整復偏。
行行采石江,斗酒酹謫仙。
古來文士貴,寵數極異恩。
金井沃醉面,落筆動至尊。
愿言投譖者,以雪千載冤。
偉哉扶靴氣,寧復事拘攣。
異世儻同調,一系五湖船(以上同上書卷一○九九九)。
壽皇燕翼貽孫謀,寘公從橐良有以。
龍蟠虎踞帝王都,居守重任不輕畀。
神州陸沉五終星,有讎未復己三世。
經營江表誠急先,移鎮(zhèn)上流實隆委。
議和但茍朝夕(原誤作多)安,歲輸金繒殊未已。
無事坐養(yǎng)百萬師,所慮民貧財益匱。
胡雛何知蓄狂謀,天其啟我或在此。
荊州昔號用武國,曹瞞落筆驚劉備。
況今吳蜀勢連衡,乘時振槁悉披靡。
料人當要知料己,上策由來當自治。
實邊至計耕與桑,祖逖未可成敗議。
祖宗德澤在遺黎,中原自有壺漿至。
我公恩信結人深,豈獨長城賢萬里。
嘗聞機會不容發(fā),尚父宵征奚暇寐。
諸葛手握將相權,愿改吾短不自恃。
其心休休能有容,即是古人勛業(yè)地。
往時韓富屢守藩,以養(yǎng)威望須歷試。
一旦大用無間言,列圣用人有深意。
雖然五大不在邊,端委面槐乃公位。
玄齡如晦不言功,持效于君兼眾美。
大江之西有癯儒,半生混跡漁樵里。
兵書一篋老無功,耿耿但馀憂國淚。
一官漫仕不療饑,五斗折腰安敢恥。
沮漳時倚仲宣樓,往事成塵誰復紀。
此生幸識元紫芝,今為晏御尤自喜。
馮驩欲歌歸來乎,繞朝有策不用耳。
函關請封一丸泥,贊普可招尺書紙。
我思古人不可見,空對孤燈慕青史。
公能挈之于沉淵,猶擬楯墨書檄字。
舉似孫郎帳下兒,或能道人意中事。
名世半千推碩德,淮南第一是揚州。
一塵不動邊民樂,知有威聲懾虜酋。
人謂儒生將略疏,世人元未識真儒。
天下武夫俱奪氣,錢公赤手縛于菟。
豐水有芑豈不仕,論者以為數世仁。
壽皇所以遺嗣圣,如此真材有幾人。
夷虜久知唐李揆,近聞松漠抗氈車。
虜在目中馀事耳,不煩遙度掃穹廬。
天津橋上騎驢客,儒者知兵似晉公。
五大在邊非所稱,謀謨合在廟堂中。
春風十里楊花路,天下花中獨有瓊。
樽俎折沖多勝賞,一時紙貴有詩聲。
淮南好客詞人盛,風雅而來大小山。
舊客尚馀枚叟在,秋風零落鬢毛班。
聯名雁塔終呈再,討賊螺川又幾年。
范叔一寒今若此,綈袍或有故人憐。
少陵去閬依嚴鄭,彭澤還家太守賢。
北道主人天下士,何須羞澀問囊錢。
萬事消磨獨有詩,人言此派在江西。
所期誦句百僚上,佳士由來經品題。
秋郊時出祖,秋盡不馀分。
西湖貯秋色,護日浮輕云。
煌煌元戎乘,行旃駐河濆。
璧水官僚多,飛蓋凝祥氛。
坐間皆詩流,觴詠更紛紜。
司成風騷將,詩壇推冠軍。
分韻召眾作,號令聽鼓鼖。
古詩重送別,今當超前聞。
偉哉益州牧,學奧窮典墳。
知略輳上前,一洗凡馬群。
久著侍臣冠,獻納趨朝昕。
全蜀謀帥重,臨遣上意勤。
惟先撫摩術,可策恢復勛。
大讎竟未復,以周事夷獯。
蜀民貧已甚,苛取猶絲棼。
公施活國手,如拯溺救焚。
未省錦城樂,侈靡徒紛紛。
行看清獻歸,以道佐吾君。
百壺致飲餞,寧復惜醉醺。
蜀都雖可賦,于公何足云。
諸葛有盛心,獨得之河汾。
贈言吾豈敢,此意渺無垠。
抑使后來者,有感于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