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共228,分12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古風
攻愧齋 南宋 · 樓鑰
圣賢不得見,道散固已久。
學者多自賢,鮮肯事師友。
顛冥聲利中,悔吝皆自取。
動言無愧怍,未知果然否。
寡過云未能,先圣欣善誘。
凜凜孟氏言,幾希異禽獸。
參乎病知免,遂使啟足手。
寧知起易簀,又在此段后。
吾儕況小人,氣質(zhì)素凡陋。
以其所以養(yǎng),孝道亦何有。
勉前類水馬,立處祇如舊。
儻復不自力,其末當愈謬。
每思攻所愧,扁榜銘座右。
三誦故人書,慚汗幾欲溜。
夫豈為戲言,知君于我厚。
因之更加警,補過尚無咎。

淵明千載人,風節(jié)仰孤峭。
豈惟辭督郵,蓮社不得召。
書不求甚解,眼高得玄要。
詩亦本無意,但寫胸中妙。
齊梁紛眾作,嘈雜春禽叫。
稚子候檐隙,文通劇搜紹。
矯矯玉局翁,尚友謝浮漂。
飽吃惠州飯,追和欲同調(diào)。
湖山老居士,宏才盍廊廟。
出入官五紀,懷歸自年少。
屢賡歸來辭,吾行有先兆。
老龍臥林壑,年高德彌邵。
向來批敕手,甘心事耕釣。
筑室據(jù)仙居,泉石造深穾。
亭榭望堂皇,蓬萊對圓嶠。
涉園日成趣,遇客酒頻釂。
巖巖鸞鶴姿,炯炯雙眸瞭。
墮體黜聰明,坐忘樂遺照
西疇時告春,東皋快舒嘯。
襟期古暗合,此事不容詔。
盡和靖節(jié)詩,筆走追風驃。
又如裴旻劍,騰空徑投鞘。
人生嗜欲深,山林不供燒。
何當從公游,翛然寧荷蓧。
小子敢言詩,未免事華彯。
西施難效顰,邯鄲恐貽笑。
思欲焚舊藁,世味輕咀嚼。
稍尋韋蘇州,旁引孟貞曜。
絕去翰墨畦,毋鑿渾沌竅。
尚或庶幾焉,未暇期速肖。

澄江少日曾經(jīng)行,高城傍有長江橫。
君山特立江之汀,下瞰淮甸一掌平。
申港引潮深無聲,萬頃灌注滋農(nóng)耕。
戰(zhàn)國今幾二千齡,黃歇此地猶垂名。
舊以邑屬南蘭陵,疲于奔命吏失寧。
今焉裂地為專城,獨當一面行雙旌。
井市雖小民厚生,四十萬緡輸賦征。
舶商輻湊眾貨贏,牒訴簡省官曹清。
一邑負郭相依憑,守宰同僚齊弟兄。
脈絡貫通易盡情,尉職無卑近編氓。
坐閱是否真權衡,傍郡孔道困將迎。
我乃靜趣如郊坰,安輿并行人子榮。
況有海錯供庖烹,河肫鰣鱭鮮不腥。
車螯蛤蟹均藜羹,夫君傳家有典刑。
父子知己人一經(jīng),詩書滿門不慚卿。
豈羨漢士黃金籯,薦口久已徹帝京。
九萬自此開鵬程,平生寒窗照短檠。
興亡千古無遁形,妙年射策當彤庭。
歸領后生為主盟,友朋講習誠專精。
世故多端須飽更,京口直下連滄溟。
官府闊稀行旅驚,邊頭久無夕烽青。
要在彈壓潢池兵,簿書期會勤經(jīng)營。
人物酬應審重輕,一言行之可終身。
謹毋失己毋失人,贈人以言豈吾能。
頗嘗于此三折肱,舉以送君君試聽。

瘦藤拄破山頭云,山蹊盡處開危亭。
平田萬頃際大海,海無所際空冥冥。
乾端坤倪悉呈露,飛帆去鳥無遺形。
蓬萊去人似不遠,指點水上三山青。
褰裳濡足恐未免,儻有飆馭吾當乘。
是中始覺宇宙大,眼力雖窮了無礙。
云夢八九不足吞,回視塵寰一何隘。
曾聞芥子納須彌,漫說草庵含法界。
看我振衣千仞岡,笑把豪端捲煙海。

四時不皆雪,陸居本非巢。
高人興寄遠,表此一把茅。
吾非二祖可,夜立寒齊腰。
吾非鳥窠師,結廬真(四庫本作置)樹梢。
白日照我心,不以見睍消。
兩腳踏實地,風雨無漂搖。
作詩窮益工,寒瘦逼島郊。
落筆句驚人,不復尋推敲。
客至不問誰,淡若君子交。
直氣干霄上,下視鄙斗筲。
富貴頃刻花,誰能等幻泡。
附離如幕燕,自謂漆與膠。
先生閱世熟,兀坐山城坳。
春陽會有時,豈曰終系匏。
錫山寄雄文,凜然豎發(fā)毛。
我非敢言詩,為君聊解嘲。

綠楊幾枝插平沙,柔梢裊裊隨風斜。
紅綃去地不及尺,錦袍壯士斫鬃射。
橫磨箭鋒滿分靶,一箭正截紅綃下。
前騎長纓拖繡毬,后騎射中如星流。
繡毬飛?最難射,十中三四稱為優(yōu)。
元豐策士集英殿,金門應奉人方倦。
日長因過衛(wèi)士班,飛騎如云人馬健。
駕幸寶津知有日,窮景馳驅欣縱觀。
龍眠胸中空萬馬,駭目洞心千萬變。
追圖大槩寫當時,至今想象如親見。
靜中似有叱咤聲,墨淡猶疑錦繡眩。
閑窗撫卷三太息,五紀胡塵暗畿甸。
安得士馬有如此,長驅為決單于戰(zhàn)。

東游登會稽,祇見蘭亭不見碑。
北過中山府,欲訪此碑不知處。
閒從故家看墨本,如此二者絕難遇。
曾經(jīng)耶律氈裹去,至今胡虜猶知慕。
時將一二饋膚使,持歸往往快先睹。
未知玉石真在否,要比江南終近古。
他日縛取呼韓作編戶,勒銘歸來過定武。
只問君王乞此碑,打向人間莫論數(shù)。

誰歟住前溪,夜深以琴鳴。
天高顥氣肅,月斜映疏星。
橡林助蕭瑟,泉聲激琮琤。
彈者人定佳,能使東野聽。
束帶不立朝,遙夜甘空庭。
龍眠發(fā)妙思,神交窮杳冥。
不見彈琴人,畫出琴外聲。
郊寒凜如對,作詩太瘦生。
恨不從之游,撫卷空含情。

東樓德澤流無窮,我公挺生慶所鐘。
瓊枝玉樹瑩精彩,迥然不墮風塵中。
少年慷慨吐虹氣,文詞元不減儕輩。
胸中妙蘊經(jīng)綸才,剸劇裁繁特馀事。
曾從蓮幕試牛刀,舉城但識劉功曹。
瀾翻薦口動天聽,一語便逾華袞褒。
上方欲革嶺南弊,柬才果得吳刺史。
不妨一勺飲貪泉,清德泠泠今可紀。
憑軾雍容安七閩,列郡合詞稱得人。
從茲十載秉麾節(jié),坐令萬里回陽春。
洞庭風月瀟湘雨,君王無復憂南顧。
抗章乞得半生閑,遙指家山賦歸去。
廟堂未肯閑宏材,大開東閤需公來。
朝隨召節(jié)赴天闕,夜馳使驲歸長淮。
廣陵臥治要汲直,金節(jié)熒煌照熊軾。
底用腰纏十萬錢,且看身享二千石。
忽思鱸膾寒菰羹,拂衣欲遂鄉(xiāng)關情。
視去西陽如脫屣,意色蕭然同斗生。
畫船重泛西湖上,水光山色都無恙。
主人管領東風回,故園桃李倍清爽。
六鰲背負三山歸,輪囷老檜蒼龍姿。
了無塵俗敗人意,棐幾長物皆瑰奇。
橫岸綸巾披鶴氅,神情直出羲皇上。
塵事到頭曾不聞,臥聽歌臺傳煖響。
百花堂前手自栽,興來一杯復一杯。
人生亦欲自適爾,富貴于我何為哉。
中春況屬懸弧旦,史君亭榭風光煖。
東君預借一分春,不許芳菲作春殿。
綺羅香深初肆筵,弟兄酬酢杯相傳。
此時更復惜一醉,君從何處拚垂蓮。
五侯貴盛德未美,簪纓不滿高陽里。
何如清白傳家風,奕世青氈盡朱紫。
燕居今喜相比鄰,其如四海須陶鈞。
羽書鼎來在朝夕,何數(shù)羔雁徒成群。
芙蓉城中有仙宅,十洲三島環(huán)其側。
此中樂不減商山,功成歸作茹芝客。

人生自古悲別離,別離今日何足悲。
試問今日行者誰,鄞江名族真男兒。
虬須燕頷軀十圍,凜凜端有熊豹姿。
毅然剛立不怒威,笑視鼠輩何脂韋。
州縣小試囊中錐,政績今在眾口碑。
姓名通籍黃金閨,便汎王儉紅蓮池。
平時幕府多素尸,坐縻公粟遨以嬉。
只今方當多事時,正要名士同驅馳。
森森百萬虎與貔,荷戈分駐淮東西。
兩淮千里雙使麾,幕中僚吏皆擢犀。
惟公婉畫明蓍龜,辯如懸河不可堤。
胸中武庫深難窺,決策固有堂上奇。
朔風吹空黃草齊,正恐秋高胡馬肥。
萬人相顧目睽睽,見公此去多腹非。
公獨襆被行不疑,單車西去征馬嘶。
平生氣槩沖虹霓,恨無尺箠笞羌夷。
方今天相中興期,黠虜戴頭來邊陲。
愿公速蹈功名機,匈奴不滅何家為。
出門千里何足辭,但愿滿引金屈卮。

秋暑不可能,幾思泛中川。
晚來興有適,溪船偶及門。
涼月才上弦,平潮可黃昏。
倚楫縱所如,臥看龍泉山。
長虹跨空闊,過之凜生寒。
坐穩(wěn)興益佳,夜氣方漫漫。
草蟲鳴東西,飛烏相與還。
仰頭數(shù)明星,垂手搖碧瀾。
坐客惜此景,不及攜清樽。
無酒要不惡,徜徉足幽歡。
幽歡有何好,叩舷澹無言。

江頭潮生江月小,暝煙綠暗垂楊道。
有客扁舟送史君,道傍不怕揶揄笑。
向來一別三換歲,正喜情親得傾倒。
吏民引頸望旌麾,空有離愁滿懷抱。
史君讀殘萬卷書,古事今事俱了了。
便應珥筆侍天陛,不然代言登鳳沼。
瀛堧山水久寂寥,為屈朱轓來坐嘯。
帢幘峰高舊題詠,赤城所在經(jīng)行飽。
永嘉名郡太守尊,靈運后來詩絕少。
天作雁蕩地為藏,蠟屐穿山未曾到。
改轅卻向個中去,更得江山助詩好。
齋鈴靜處定得句,不待池塘夢春草。
去年海水上平地,大風駕浪從天杪。
蒼生濈濈生魚頭,聚落隨波跡如掃。
今年二麥連野秀,田家扶犁事粳稻。
史君憂國眉不開,叱馭徑行仍及早。
哀哉千里方更生,縣官租錢須戶曉。
縱民自恐上不足,誅取仍憐下無告。
邦儲邦本孰輕重,肯使疲民困征擾。
君不見巖巖千古陽道州,政拙催科自書考。

隔山望危石,老面凜如鐵。
路回兩屏開,見此高嵽嵲。
偉哉名公卿,峨冠會朝列。
又如鼓迅霆,玄云助擊烈。
癡陰不作雨,空翠襲冰雪。
野水不知源,繞徑幾萬折。
子長真愛奇,萬里探禹穴。
我家甬水東,扁舟輕入越。
竊此半日閑,到處輒清絕。
傳聞古洞天,瓊臺照金闕。
神仙杳難問,一笑山石裂。
相逢客路中,翻手數(shù)年別。
勝地更躋攀,莫厭屐齒折。

南朝何公棲禹穴,嘉遁悠然志高潔。
一朝送人都泗埭,歸嘆此途于此絕。
我亦何為走塵埃,數(shù)年不記幾往來。
船橫三日不得度,愧想高風安在哉。

平生臨平山,知誦藕花句。
輕帆幾來往,山色澹如故。
寧知千萬峰,中間著佳趣。
蕭蕭蒼髯翁,為指花城路。
我來春正濃,天寒日將暮。
云深鐘唄鳴,自喜得勝具。
緬懷玉局仙,老筆掃朝霧。
玉槊儼相持,珠旒竟何所。
惟馀渥洼水,蒼龍角牙露。
人間翻覆手,烈日變煙雨。
俗子眩炎涼,三四錯賦芋。
道人笑視之,萬化隨所遇。
深坐十笏地,一息了千慮。
個中誰得知,幽鳥背人去。

竹輿繞湖濱,宿露尚厭浥。
徑到玉岑下,坐久客始集。
起穿靈石山,萬松介而立。
梅天氣清潤,空翠行可挹。
古藤幾百年,枝蔓兩山及。
見說春暮時,花紫光熠熠。
直疑老潛虬,初起夜來蟄。
俯玩歲寒泉,齒冷不敢吸。
相將上龍泓,塵鞅謝羈縶。
洞有靈獸居,臨深心岌岌。
魚游明鏡中,巨浪無三級。
寒苔載水去,萬頃潤原隰。
濛濛山雨來,歸仆鳥飛急。
野興殊未已,日昃不暇給。
沖泥上湖船,雨陣遽奔襲。
飄風將急點,回旋驚四入。
中流益蕩兀,短篷不當笠。
停篙亦久之,怒勢不少戢。
我徒方嘯歌,弗為改豪習。
但恥瓶罍罄,莫問衣裳濕。

阿連久矣共一被,小別愁生夜無寐。
風帆將我上征途,回首江山忽千里。
小舟橫臥吳江水,夢回依約蕭齋里。
五更漏急月黃昏,烏鵲一聲人未起。

三高之風天與高,三高之靈或可招。
小山以后無此作,具區(qū)笠澤空寥寥。
幾從垂虹蕩雙槳,寓目滄浪獨怊悵。
筆端不倒三峽流,欲遽招之恐長往。
前身陶朱今董狐,襟抱磊落吞江湖。
瑰詞三章妙天下,大書深刻江之隅。
我來誦詩凜生氣,若有人兮在江水。
扁舟獨釣膾鱸魚,茶灶筆床歸甫里。
先生固是丘壑人,只今方迫功與名。
謝公捉鼻恐未免,便看林藪生風云。
他年事業(yè)滿彝鼎,乞身歸來坐佳境。
不嫌俗士三斗塵,容我漁蓑理煙艇。

漢家武徹求神仙,方士扼掔多夸言。
蓬萊隔海不可到,屬車方羊上橋山。
傳聞黃帝久仙去,胡為有石高巑岏。
游談不經(jīng)理欲屈,謾言此地藏衣冠。
縉云自是仙窟宅,萬壑千巖比如櫛。
突然一石摩青云,造化應勞巨靈擘。
仙風吹墮碧蓮花,玉井半空人不識。
望之不計幾千尺,八柱擎天此其一。
伯夷制行高且孤,萬世猶能立懦夫。
英魂凜凜今不死,化作此石山之隅。
橫斜轍跡依然在,我亦何能窮古初。

飽聞茲山產(chǎn)奇石,東南寶之如尺璧。
誰知狼藉亂如麻,往往嵌空類镵刻。
長安東風萬歲山,搜抉珍怪窮人間。
汴流一舸載數(shù)輩,徑上艮岳增孱顏。
當時巧匠斲山骨,寘之河干高突兀。
干戈動地胡塵飛,坐使奇材成棄物。
君不見黃金橫帶號神運,不數(shù)臺城拜三品。
只今零落荒草中,萬古凄涼有遺恨。
木人漂漂不如土,坐閱興亡知幾許。
行人沉嘆馬不前,石雖不言恐能語。


共228,分12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