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共200,分10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生卒】:1201—1257 【介紹】: 宋廣州番禺人,字俊明,號(hào)文溪。理宗寶慶二年進(jìn)士。歷秘書郎、著作郎、直秘閣。淳祐初,累擢龍圖閣待制、吏部侍郎。在職不畏強(qiáng)御,史嵩之、賈似道俱為所劾。卒謚忠簡。有《文溪存稿》、《文溪詞》。全宋詩
李昴英(一二○一~一二五七),字俊明,號(hào)文溪,番禺(今廣東廣州)人。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進(jìn)士,授汀州推官。除廣東經(jīng)撫司主管機(jī)宜文字。端平三年(一二三六)召為太學(xué)博士。嘉熙二年(一二三八)遷秘書郎兼沂王府教授,出為福建建寧憲倉提舉。丁父憂。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為右正言兼侍講,以劾史嵩之、趙與■等,罷。十二年,起為江西提刑,兼知贛州。寶祐二年(一二五四)除大宗正卿,兼國史院編修官、實(shí)錄院檢討官,兼翰林侍講學(xué)士。三年,因論救御史洪天錫斥宦官董宋臣等專權(quán),與俱貶,遂歸隱五羊文溪。五年卒,年五十七。謚忠簡。遺著由門人李春叟于元至元三十一年(一二九四)編為《文溪存稿》。事見本集卷首李春叟序、清康熙李際明刊本卷首裔孫李殿苞《忠簡先公行狀》,《宋史翼》卷一六有傳?!±铌挠⒃娢寰?,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文溪集》為底本。校以《兩宋名賢小集》卷二○四《文溪集》(簡稱名賢集)、明崇禎李振鷺重修《李忠簡公文溪存稿》(簡稱崇禎本)。全粵詩·卷三八
李昴英(一二○一 — 一二五七),字俊明,號(hào)文溪,番禺(今廣東廣州)人。宋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進(jìn)士,授汀州推官。除廣東經(jīng)撫司主管機(jī)宜文字。端平三年(一二三六)召為太學(xué)博士。嘉熙二年(一二三八)遷秘書郎兼沂王府教授,出為福建建寧憲倉提舉。丁父憂。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為右正言兼侍講,以劾史嵩之、趙與 等,罷。十二年,起為江西提刑,兼知贛州。寶祐二年(一二五四)除大宗正卿,兼國史院編修官、實(shí)錄院檢討官,兼翰林侍講學(xué)士。三年,因論救御史洪天錫斥宦官董宋臣等專權(quán),與俱貶,遂歸隱五羊文溪。五年卒,年五十七。謚忠簡。遺著由門人李春叟于元至元三十一年(一二九四)編為《文溪存稿》。事見本集卷首李春叟序、清康熙李際明刊本卷首裔孫李殿苞《忠簡先公行狀》,《宋史翼》卷一六有傳。全宋文·卷七九三八
李昴英(一二○一——一二五七),字俊明,號(hào)文溪,番禺(今廣東廣州)人。寶慶二年廷對(duì)第三,調(diào)汀州推官,累遷兵部郎中、福建提舉。淳祐初除吏部郎官,擢右正言,以直聲聞。十二年除江西提刑、兼知贛州。寶祐二年召為大宗正卿,兼國史編修、實(shí)錄院檢討。除兼侍講,進(jìn)太常卿,擢龍圖閣待制、吏部侍郎。三年丐歸,五年卒,年五十七。謚忠簡。有《文溪集》二十卷,為門人李春叟輯。見李殿苞《忠簡先公行狀》,姚虞《文溪先生傳》(粵十三家集本《文溪集》卷首),《宋史翼》卷一六《李昴英傳》。
五言律詩
恨未澄清盡,孤蹤己不安。
繆悠臣罪大,感激上恩寬。
鄉(xiāng)國三千里,人心百八盤。
夢(mèng)歸今始驗(yàn),為我謝言官。
吏擎雙印出,便覺此身輕。
物我忘恩怨,漁樵寄姓名。
笛聲黃犢背,詩興白鷗盟。
故舊休相訝,無書到帝城。
終朝咬菜根,那得許精神。
自笑形為贅,從渠畫不真。
閑云留片影,活佛化千身。
大夢(mèng)何時(shí)覺,癡人問木人。
江湖三十載,敗笠破袈裟。
老面阿羅漢,全身小釋迦。
定無牛犯稼,不見鳥銜花。
一笑西湖上,相逢且吃茶。
家學(xué)存齋授,淵源自晦庵⑴。
魁文行海內(nèi),師道重天南。
銜未(名賢集作得)冰條一,州才刀夢(mèng)三。
芳名卻千載,俎豆拜祠龕。
⑴ 自注:存齋,公伯祖也?;掴譃槊S,且為之記。
義重人誰及,高風(fēng)有古人。
己田分友子⑴,黎事保羈臣⑵。
抱負(fù)耕莘志,依稀陋巷仁。
丹青遺像在,難寫道心真。
⑴ 自注:友人林司法,初筮廣西,終于官。妻子貧,先生割己田贍之。
⑵ 自注:顏瓊守羈廣西,先生以經(jīng)干告身保薦。顏起廢,撫定黎峒有功,朝廷嘉之,授瓊筦守。
丈席即之溫,終身佩一言。
棟梁失安定,山斗慘韓門。
慟矣心喪重,凄然手澤存。
江聲助悲些,莫返大夫魂。
南國去天遠(yuǎn),行程勿滯留。
試期催負(fù)笈,戰(zhàn)決勝焚舟。
澹墨題金榜,英聲起璧流。
旦評(píng)期望久,著力在毫頭。
背城贏一戰(zhàn),璧水是儒林。
詞賦八叉手,功名寸鐵心。
程兼馳數(shù)驛,學(xué)苦惜分陰。
清獻(xiàn)起庚戌,長風(fēng)送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