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全宋詩
共52,分3頁顯示 2 3 下一頁曾惇,字谹父,南豐(今屬江西)人。紆子。高宗紹興三年(一一三三)官太府寺丞,十二年知黃州(《能改齋漫錄》卷一一),十四年知臺州,十八年知鎮(zhèn)江府,二十六年知光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七○、一五一、一五八)?!≡鴲?,據(jù)《能改齋漫錄》等書所錄,編為一卷。全宋文·卷四三四五
曾惇,字宏父,南豐(今江西南豐)人。紆子。紹興三年十一月,以右通直郎為太府寺丞。十四年六月,以右朝奉郎知臺州,又知黃州。十八年八月知鎮(zhèn)江府,后權發(fā)遣光州。惇浮薄無行,曾以壽詞諛秦檜。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七○、一五一、一五八,《宋會要輯稿》食貨一二之六,《南宋書》卷六三。
五言律詩
七言律詩
半刺風流雅好賢,幽尋同舉蔡經(jīng)鞭。
江梅滿樹為誰好,官柳著行還自妍。
筆陣如君難索敵,詩鋒顧我敢爭先。
一春剩喚忘憂子,要看長鯨吸百川。
新詩清如玉壺冰,一讀為破旅愁凝。
正懷狂客賀秘監(jiān),忽見高人王右丞。
坐忘仙去境尚在,廣文骨冷呼不應。
其誰洗滌懷古恨,別乘博物如何曾。
新亭崛起最高峰,無數(shù)遙岑翠??铡?div class="trowt77" id='poem_sentence_0_220776_comment'>
恐有謝公留屐齒,為開摩詰畫屏風。
倚江楊柳自高下,照水杏花能白紅。
正欠渭川千畝竹,清陰分借賴鄰翁。
亭據(jù)城央一徑開,仍標蘭芷出蒿萊。
諸峰合沓云邊出,大舶岢峨海上來。
已辦酒池供倒載,可無舞袖看低回。
風煙正賴君彈壓,時遣詩鋒為剸裁。
危觀干霄百尺開,海山羅列似東萊。
鳥飛千里暮天碧,云斷半弦新月來。
報答風光傷晼晚,扶持歡事小徘徊。
一春準擬留君醉,翡翠羅衫窄窄裁。
夜窗幾歲聚寒螢,一日秋闈較藝精。
不但春秋明古義,雅知月旦著鄉(xiāng)評。
毫端剩埽三千牘,云路方期九萬程。
三郡看魁天下士,丹丘應未墜家聲。
步屧溪南探野梅,沖寒仍與故人來。
竹邊嫩蕊為誰好,雪后惡云今日開。
照夜剩呼修月戶,惜花須筑避風臺。
中郎華發(fā)殊堪酒,更挽稽山賀監(jiān)回。
奉詔東郊宣主恩,如云和氣藹生春。
仙舟偶共元禮載,宮舍仍依王翰鄰。
忽有清詩驚老眼,慚無惠化及斯人。
半生不分微官縛,早晚故溪歸釣綸。
新營小閣面孱顏,領客開樽紫翠閒。
千里畫圖供徙倚,一時名勝喜躋攀。
好風已破晚來暑,小雨不遮湖上山。
老子個中殊不淺,尚堪同醉看弓彎(以上同上書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