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言詩
世路澆(一作巇)險,淳風(fēng)蕩除。
彼農(nóng)家流,猶存厥初。
藁焉而席,茨焉而居。
首亂如葆,形枯若腒。
大耋既鮐,童子未??(音魚)。
以負(fù)以載,悉薅悉鋤。
我慕圣道,我耽古書。
小倦于學(xué),時游汝廬。
有飯一盛,莫鹽莫蔬。
有繻一緹,不襟不袪。
所謂饑寒,汝何逭歟。(一章)
禹貢厥田,上下各異。
善人為邦,民受其賜。
去年西成,野有遺穗。
今夏南畝,旱氣赤地。
遭其豐兇,概斂無二。
退輸弗供,進(jìn)訴弗視。
號于旻天,以血為淚。
孟子有言,王無罪歲。
詩以窮辭,以嫉悍吏。(二章)
王霸仲儒,清節(jié)是履。
有息躬耕,黃頭歷齒。
故人令狐,奉書遣子。
從以車徒,入耀閭里。
既往霸臥,日昃不起。
其妻訊之,以息愧恥。
君遁世榮,抗節(jié)不仕。
子親耒耜,固其宜矣。
我實(shí)信道,曷足慚彼。
霸乃忻然,恬澹如水。
夫高婦賢,可謂具美。
摯先生恂,伯陵之孫。
學(xué)通五經(jīng),居于渭濱。
弟子累百,馬融服勤。
以子妻之,師而益親。
融為大儒,恂乃知人。
和帝之世,公卿以聞。
季直才器,宜當(dāng)輔臣。
公車就徵,禮備元纁。
守道不至,終為逸民。
外黃申屠,少負(fù)名節(jié)。
義女執(zhí)仇,令欲論殺。
蟠以同縣,陳情上讞。
廷尉宥之,旌彼孝烈。
博通偫書,復(fù)善譚說。
漢德日衰,政實(shí)務(wù)末。
隱于碭山,遂與世絕。
獻(xiàn)帝即位,徵為三公。
邈若不應(yīng),冥冥一鴻。
時人賢之,重者蔡邕。
明哲終始,嗟乎子龍。
有道人自天臺來。示予怪松圖。披之甚駭人目。根盤于巖穴之內(nèi)。輪囷偪側(cè)而上。身大數(shù)圍。而高不四五尺。礧碋然。蹙縮然。干不暇枝。枝不暇葉。有若龍攣虎跛壯士囚縛之狀。道人曰。是何物怪如是耶。子能辨之乎。子曰。草木之生。安有怪耶。茍肥瘠得于中。寒暑均于外。不為物所淩折。未有不挺而茂者也。況松柏乎。今不幸出于巖穴之內(nèi)脞脆者。則?然之牙伏死其下矣。何自奮之能為。是松也。雖稚氣初拆。而正性不辱。及其壯也。力與石斗。乘陽之威。怒巳之軋。拔而將升。卒不勝其壓。擁勇郁遏。坌憤激訐。然后大丑彰于形質(zhì)。天下指之為怪木。吁。豈異人乎哉。天之賦才之盛者。蚤不得用于世。則伏而不舒。薰蒸沉酣。日進(jìn)其道。摧擠勢奪。卒不勝其阨。號呼呶拿。發(fā)越赴訴。然后大奇出于文彩。天下指之為怪民。嗚乎。木病而后怪。不怪不能圖其真。文病而后奇。不奇不能駭于俗。非始不幸而終幸者耶。道人曰然。為我贊之。贊曰。
松生蔭隘,巖獄穴械。
病乎不怪,卒以為怪。
擁腫支離,神羞鬼疑。
道人咨嗟,筆傳其奇。
或怪乎形,或奇于辭。
自為怪魁,是以贊之。
太古之時,何嘗有欺。
逮乎結(jié)繩,民始相疑。
畫卦造書,圣人之為。
圖載文字,厥功弗知。
惟簡惟牘,斷竹?木。
累必充廷,負(fù)必折軸。
韋編一絕,錯亂名目。
寖務(wù)輕省,搗枲剝谷。
膠綴番番,恣其所便。
蟲篆更隸,形模易宣。
上下今古,卷舒蟬聯(lián)。
薰曝蠹郁,疵乎不堅。
又取珉石,琢磨雕鐫。
由簡牘下,其存四遷。
璽印章號,殷勤識焉。
其巧益甚,其訛益繁。
盟契質(zhì)要,朝成夕反。
誥誓制令,尾違首言。
箋檄奏報,離方就圓。
錄注傳記,丑讎美憐。
銘誄碑表,虛功妄賢。
歌詠賦頌,多思謟權(quán)。
在簡牘者,埋沒爛壞。
無遺一編,副以枲谷。
其留最延,錯謬顛倒。
尨蒙弗刪,在珉石者。
固寵納賂,唯辭是妍。
镵鑿既畢,名聲泯然。
堯舜之道,以人為傳。
有死必繼,流乎億年。
宜斥詐偽,焚燒棄捐。
復(fù)以太古,結(jié)繩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