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詩文庫白行簡(共 27 首) 七絕 2五排 6古體 1辭賦 18 作品不分行

辭賦
骨雖無知。葬以表德。
展厚禮于九原。樂深仁于萬國。
惠加于鬼。則游岱之魂有依。
義感于人。故歸周之心不忒。
原夫靈臺肇建。璧池是穿。
宛彼枯骨。委茲窮泉。
既靡睹其銘志。曾莫知夫歲年。
西伯乃色變衋爾。涕流泫然。
爰命從者。將收瘞焉。
俾夫惻隱之心。因形骸而下至于地。
升聞之德。隨精魄而上動于天。
徒觀其年代超忽。英靈淪沒。
土變豐肌。苔封朽骨。
于是惠沾生死。澤及榮枯。
遣奠有加于蘋藻。備物無闕于芻涂。
幽壤始開。見佳城于白日。
靈邱是啟。旋卜宅于青烏。
既而遷彼古埏。葬之中野。
推誠于重泉之內(nèi)。昭德于普天之下。
念此窮塵之骨。尚或墐之。
欲使行路之人。不得見也。
且夫圣人哀死。君子表微。
用之于國而上下忻戴。書之于史而載籍光輝。
諸侯感而思服。百姓從而知歸。
以之理人而人自化。以之奉天而天不違。
故能掩骼教行。送終義立。
澤靡不浸。仁無不及。
恩加師旅而同德數(shù)千。慶延子孫而卜代三十。
且封比干之墓。惟德是欽。
護信陵之冢。其仁未深。
曷若我罔辨名氏。莫知古今。
招亡散之魂。復(fù)于棺槨。
收無主之骨。斂以衣衾。
蓋所以感鬼神而動天地。豈止夫三分天下而二者歸心。

天眷唐帝。恭承永命。
守無事為至德。彰不言為大令。
當寧而百蠻是賓。垂衣而八極居正。
當書軌以混合。系祖宗而作圣。
始契無外。人羞有為。
戴北極以定位。比南山而不移。
皇皇焉儼六服以御宇。燭燭焉虛四聰而聽卑。
備其文。火龍回帶以如動。
藏乎用。天地成功而不知。
與區(qū)夏再造。俾古今同道。
靜以虛襟。固其大寶。
儲精而云郁冠蓋。恭己而耀生黼藻。
故能追軒皇。躡陶唐。
文物周衛(wèi)。邦家有光。
颯祥云乎五彩。蟠瑞氣于六章。
豈徒具飾乎領(lǐng)袖。亦已權(quán)量乎圓方。
是知垂拱者古之難。委裘者圣之旨。
蓋與神合。寧將智使。
不然。何以配天心。
安地紀。一家之大。
無煩車馬以巡游。九重雖深。
盡見山川之疆理。所尚者。
形神不拘。清凈為徒。
體安以一襲。道洽于三無。
俟時不在于顛倒。致美何傷于曳婁。
于時天凈泰階。城開外戶。
應(yīng)星精以列將。動岳神而生輔。
楚制者分閫而守封??p掖者坐帷而論古。
纊未周而如挾。袞有闕而咸補。
德既昌焉。不亦宜然。
蓂出豈勞于問歷。山呼無待于卜年。
凝旒而惠澤潛布。斂衽而皇風靡前。
與三五爭步驟。微臣亦迷其后先。

曰若稽古巨唐。
累圣重光。
盛烈貫于千古。
英聲超于百王。
爾乃偫瑞呈祥。
眾靈葉慶。
神降休祉。
天垂寶命。
鳳箓于是薦臻。
龜書以之疊映。
萬姓忻東戶之日。
一人奏南風之詠。
至矣哉。
美無德而稱焉。
臣聞非常之主。
必有非常之臣。
是以元凱升而唐德茂。
稷禹用而虞化淳。
武丁夢徵兮求版筑之士。
文王卜兆兮得垂釣之賓。
豈直星精之誕方朔。
維岳之降甫申。
故能殷周嘆其多士。
皇漢歌其得人。
亦有九合稱齊。
三分號蜀。
猶傳善政。
尚留芳躅。
方鴻翼以濟時。
比魚水而敦俗。
誠小國之邊鄙。
亦順時而自足。
豈若我圣明之有天下也。
總六合以為家。
籠八荒而建國。
既垂拱而敷化。
諒偃兵而興德。
為百代之規(guī)模。
立萬邦之軌則。
于是大君端冕而多暇。
偫臣奉職而有方。
巍巍蕩蕩。
濟濟鏘鏘。
咸有一德。
視人如傷。
夔龍在位。
鹓鷺成行。
君臣同德而均美。
圣母臨人而永昌。
豈徒超五臣而逾十亂。
固將六五帝而四三皇。
小臣微淺。
才智疏越。
濫吹紫庭。
獻賦絳闕。
敢同輿頌。
竊為歌曰。
元首明哉。
股肱良哉。
盛德至矣。
大業(yè)廣矣。
我一人兮化無窮。
臨萬國兮道既融。
同心同德。
君圣臣忠。
子子孫孫。
永代克隆。

倬彼皇道。大哉圣君。
窮厚載于宇內(nèi)。俾咸駕于海濆。
故得遙遙之形。周八埏而匪間。
彭彭之響。經(jīng)萬國而俱聞。
所以義在知方。理資從式。
見軫轉(zhuǎn)而不阻。諒輻輳而有則。
宏濟之利。既均美于三無。
順動之端。方齊功于一德。
是故達于疆場。踐彼幽遐。
表合縱而道廣。知轍跡而路賒。
亦由誡于險。去其邪。
推善御于有截。被至治于無嘩。
殊途同歸。方見域中之大。
引重致遠。是睹天下為家。
然則將利于時。必徵所措。
既同轍而異履。爰發(fā)軔而循度。
周流勿越。誠轉(zhuǎn)蓬之足施。
轥轢非逾。將掛轊而可布。
至若偈兮無外。隱爾如斯。
念徵至而必繼。嘉大同而在茲。
固將混區(qū)宇。會華夷。
始曳輪而寧虧遠邇。終推轂而不失毫釐。
觀其政之大者。道亦斯假。
茍憑軾而知風。矧擊轅而合雅。
顧踐履之奚到。豈獨不東。
信應(yīng)用之無疆。寧惟諸夏。
原夫建皇極。開帝功。
三才既美。九有攸同。
可使循環(huán)如貫。運動不窮。
四會五達之莊。悠然盡屆。
島夷卉服之俗。逖矣皆通。
爾乃庶政聿修。遐方可討。
俾守位者將順其理。利轉(zhuǎn)者必會于道。
故車書而混同。誠鴻業(yè)之斯保。

國家古典修。
時令順。
命遒人之職。
執(zhí)木鐸以徇。
本其教在每歲之發(fā)生。
聽其音如偫物之始振。
于是官師傾聽。
道路咸聞。
采謳謠于多士。
延諷刺于大君。
外振金聲。
將發(fā)號而施令。
中含木德。
貴偃武而修文。
所以應(yīng)之如響。
從以如云。
道達天和。
契宮商而成韻。
揄揚帝命。
獻詩頌而為偫。
懿夫一氣維則。
萬人是效。
儆于有位。
佇從善而如流。
慎乃攸司。
固匪怒而伊教。
百官奉職而奔走。
萬族尋聲而騰趠。
觀乎四會五達。
舉而搖之。
溥天率土。
孰云遠而。
期赫赫于永代。
每鏘鏘于此時。
響不聞空。
能同誹謗之木。
聽猶在耳。
將陳誦諫之詩。
莫不獻其詞而諤諤。
帥其屬而師師。
靡其荒怠。
曷不肅祇。
士傳言而戾止。
工執(zhí)藝而疇咨。
足以播祥風于地末。
闡皇明于天垂。
故夫圣之?合。
詢芻蕘而聽納。
動而悅隨。
謀卿士之箴規(guī)。
乃知我武不施。
司馬之執(zhí)奚為。
斯文未喪。
封人之喻攸宜。
徒云擊石拊石。
曷若恩斯勤斯。
與德音而共暢。
載仁聲而遠馳。
則六變通神。
九成感物。
不足擅美而標奇也。
故我后振鐸以聳善。
喜人之敢諫。
俾夫下不瀆。
上不慢。
由和鈴之昭其聲。
致朝野之清宴。

至堅者石。
最靈者人。
何精誠之所感。
忽變化而如神。
離思無窮。
已極傷春之目。
貞心彌固。
俄成可轉(zhuǎn)之身。
原夫念遠增懷。
憑高流盼。
心搖搖而有待。
目眇眇而不見。
絲蘿雖托。
難立節(jié)以自持。
金石比堅。
故推誠而遂變。
徒觀夫其形未泐。
其怨則深。
介然而凝。
類夫啟母之狀。
確乎不拔。
堅于王霸之心。
口也不言。
腹兮則實。
形落落以孤立。
勢亭亭而迥出。
化輕裙于五色。
獨認羅衣。
變纖手于一拳。
已迷紈質(zhì)。
矧乎石以表其貞。
變以彰其異。
結(jié)千里之怨望。
含萬里之幽思。
綠云朝觸。
拂峨峨之髻鬟。
微雨暮沾。
灑漣漣之珠淚。
雜霜華于臉粉。
脫苔點于眉翠。
昔居人代。
雖云賦命在天。
今化山椒。
可謂成形于地。
于是感其事。
察其宜。
采蘼蕪之芳。
生不相見。
化芙蓉之質(zhì)。
死不相隨。
冀同穴于冥漠。
成終天之別離。
則知行高者其感深。
跡異者其致遠。
委碧峰之窈窕。
辭紅樓之婉娩。
下山有路。
初期攜手同歸。
窺戶無人。
終嘆往而不返。
嗟乎。
貞志可嘉。
高節(jié)惟亮。
同胚渾之凝結(jié)。
異追琢而成狀。
孤煙不散。
若襲香于爐峰之前。
圓月斜臨。
似對鏡于廬山之上。
形委化而已久。
目凝睇而猶望。
悲夫思婦于行人。
莫不睹之而惆悵。

先王之御天下也。
與物為公。
知文不足以獨理。
故資武以為雄。
弧矢之利。
以征不服。
劍戟之用。
以威遠戎。
俾梯山而入貢。
故率土而向風。
懿夫歐冶。
實曰良工。
鑄龍泉之劍。
鍊耶溪之銅。
于是制良模。
啟洪爐。
炎炭赫以震爇。
大冶屹而山孤。
其始作也。
煙氣成陣。
橐聲若雷。
三光動色。
六氣飛灰。
蛟龍捧爐。
雷公擊節(jié)。
龍勢初成。
玉匣新發(fā)。
利可吹毛。
光能瑩雪。
此劍之德。
百夫稱杰。
此劍之用。
千里流血。
豈比乎解牛之刃。
自謂良庖。
倒載之干。
虎皮以包。
蒙莊說之以喻道。
周處憑之以斬蛟。
荊軻一拔以擊秦柱。
漢高三尺以定天下。
士庶得以安身。
王侯得以辟土。
是知劍也。
藉以防虞。
豈比樂云。
不在鐘鼓。
既而切玉期用。
剸犀是逢。
常聞靜亂。
舊說為龍。
佩服是宜。
則圣哲攸重。
棄捐不可。
故牛斗是沖。
馮諼再彈。
而見于下客。
季札一返。
空掛于長松。
逮夫邊塵欲飛。
邦人斯恐。
猛士揮戈。
謀臣賈勇。
是殲是滅。
再持再捧。
四夷懾之以寧居。
一人得之以垂拱。
是劍也古今之重。
是劍也荷君之寵。

金有利用。
躍而呈祥。
騰沸渭之炎彩
耀赫奕之雄光。
始則沈潛。
委形于鍛鑄。
終能踴躍。
求效用于鋒铓。
于是挺奇姿。
奪良冶。
嘆凡目之莫辨。
懼名工之或舍。
既翕赩之在镕。
尚淵淪之未寫。
迸紫光而旁射。
期游刃以剸犀。
烘赤氣而上沖。
愿成形于斬馬。
徒觀其扇巨橐
鑠利金。
聲激射。
勢浮沈。
鳧氏傾耳以駭意。
歐冶拭目以窺臨。
既而赫矣不常。
爛然有待。
紅霞聚蓄于穹谷。
滄波跳出于溟海。
風雷于是借威。
日月為之揚彩。
自殊美玉。
豈韞櫝以沽諸。
愿比雕戈。
庶因茲而礪乃。
若夫流精表異。
變態(tài)無私。
象君子有剛?cè)嶂浴?div id="6jujw6c"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36_1373613_comment'>
同圣人不凝滯于時。
蓮鍔尚融。
若踴決云之刃。
云鋒未鑄。
如呈切玉之姿。
矧夫騰躍在中。
發(fā)揚于外。
君若銷形制器。
我則保其堅貞。
君若應(yīng)用衛(wèi)身。
我則期于遠大。
懿其鑠為金而不離。
效其祥而自殊。
幸托跡于镕范。
希效質(zhì)于規(guī)模。
彼號巨闕。
出昆吾。
龍藻龜文。
既已稱其昔有。
指晉揮鄭。
孰可使其今無。
嗟乎。
光彩陸離。
輝華彰灼。
疑狂電之乍發(fā)。
狀長星之不落。
異十日之俱流。
殊眾口之相鑠。
精靈有感。
不憚豐城之沈。
神化無方。
愿繼延平之躍。
哂備物之鉤戟。
恥分形于錢镈。
客有仰祥金以立誠。
庶堅貞之有托。

羅之名兮惟一。
羅之用兮不同。
彼以獲禽為利。
此以救物為功。
象夫天而圓其外。
體乎道而虛其中。
執(zhí)拯溺之心。
忘乎云鳥。
表好生之德。
及其水蟲。
觀其膺用之初。
裁成之始。
利物提挈。
順時行止。
夕掛于壁。
若滿月之在天。
曉用于人。
狀圓荷之在水。
爾乃匪虛實。
如有無。
心寧勞于凝滯。
體非憚于沾濡。
伊紗燈之護蟲。
則理齊而功倍。
彼綸巾之漉酒。
乃跡同而用殊。
若夫氣爽秋曉。
景光春晝。
臨桐井之銀床。
近蓮塘之玉甃。
于是銅瓶傾寫。
金盆俯就。
迸千點之珠光。
垂一帶之冰溜。
初疑散絲之雨。
灑綠云而亂飛。
又似瀑布之泉。
穿碧煙而下透。
且夫環(huán)之勁鐵。
取其堅而不朽。
冪以輕紗。
取其疏而無漏。
彰妙用于不凡。
表深仁而善救。
濾顏生之瓢。
水欲飲而徐清。
漉范令之釜。
魚將烹而獲宥。
然則開三面者。
其仁未如。
張一目者。
其害有馀。
曷若篩么蟲而必礙。
投勺水而皆虛。
縱醯雞為解羅之鳥。
舍井鮒為漏網(wǎng)之魚。
斯則用資于生。
不資于殺。
仁在乎密。
不在乎疏。
夫以道存仁恕。
水何大而不濾。
物莫隱欺。
蟲何微而見遺。
雖焦螟之生必全。
有以小為貴者。
江漢之流雖大。
盡可一以貫之。
功且知其至矣。
用寧憂于已而。
客有撫而歌曰。
玉卮無當兮安可擬。
風瓢有聲兮不足比。
惟濾羅之用也大哉。
故去此而取彼。

卦惟體德。舞以象功。
分其節(jié)于乾坤之位。列其畫于綴兆之中。
相彼六爻。爰配數(shù)于六律。
侔茲八體。俾葉義于八風。
原夫乍合乍離。進旅退旅。
參于繇而九變無撓。辨于位而五方有序。
作既自于天心。用必在夫君所。
剛?cè)崴箘e。皆取象于負圖。
俯仰可觀。各分行于曳緒。
爾其舞既備。位亦陳。
贊陽和之啟蟄。助雷雨之解屯。
卦始畫于庖犧。當皇唐貞元之歲。
易咸列于宣父。在圣祖中和之辰。
度曲未終。變態(tài)無極。
震艮以節(jié)其動止。離坎以分其南北。
聞之者正性命而深和。睹之者守精微而不賊。
繼虞韶之盡美。哂夏樂之慚德。
徵其本。察其儀。
成于巽而德風備矣。變?yōu)閮抖稍谒埂?div id="goz4wx1"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18_1373615_comment'>
近取諸身。且表乎是則是效。
大合乎樂。孰為乎不識不知。
矧夫作者既取諸身。演者必因于圣。
諒曠代而莫睹。實于斯而為盛。
其始也。取于卦而施諸人。
其終也。觀其妙而通乎政。
是以契茲穆穆。異彼傞傞。
象在于中。將致天地交泰。
德形于外。以明保合太和。
且夫周八佾而非美。漢五行而徒制。
雖冠華秉翟于干戚之間。起索隱鉤深于天人之際。
曷若容止合于彖象。幽賾殊乎卜筮。
客有欣千載之一時。歌圣功而獻藝。

高山穹崇。山有石兮。
玉在其中。物不能自珍。
綿千載而抵飛鵲。寶所以為異。
貫四時而見白虹。積苔文而外翳。
涵冰形而內(nèi)融。煥乎有文。
既自抱其堅白。敦兮在璞。
將有俟于磨礱。嗟夫。
委質(zhì)含章。藏暉晦跡。
閟奇文于特達。韜善價于今昔。
棄他山之下。未得輝乎滿堂。
泛渭水之中。誰復(fù)知其盈尺。
混清潤以潛潁。托層崖而委積。
愛而不見。雖類懷寶迷邦。
和而不同。終辨我心匪石。
懿夫石惟縝密。玉乃堅貞。
孕明含粹。養(yǎng)素挺英。
包其蒙。詎睹蕊兮之色。
藏于密。誰識詘然之聲。
徒觀夫明其內(nèi)。晦其外。
諒可久而可大。見其素。
隱其華。若去泰而去奢。
形委順而可轉(zhuǎn)。心抱忠而無瑕。
闇然而彰。同夫珠媚于水。
光而不耀。異乎金在于沙。
爾其玉方蘊藏。石未磨磷。
氣中潛以育德。色旁達而示信。
處于鑿鑿。則水折而方流。
依彼巖巖。亦山輝而未潤。
照廡之光尚戢。截肪之色空存。
昧識者但見其落落。精鑒者方辨其溫溫。
石不能言。莫遇琢磨之力。
玉未成器。難逢拂拭之恩。
則知至寶在乎藏真。至德惡乎自伐。
刳其心而白不受采。實其腹而間不容發(fā)。
客有愛此堅貞。想其清越。
嘆時俗之莫顧。惜輝華之潛發(fā)。
儻見采于一拳。庶無虞于再刖。

美矣哉。有玉于茲。
不磷不緇。韜而藏則傷乎秘寶。
懷而匿又慮乎失時。是以露瑤華之炯爾。
就朝市而沽之。且以辨玉璞之名。
且以見至珍之道。耀盈尺之燦燦。
彰合拱之皓皓。使思之者睹于貞清。
仰之者知乎堅好。首六瑞以為瑞。
排眾寶而稱寶。然后厥聲載路。
厥價載聞。蘊十德以光代。
先駟馬以薦君。亦何必隱映其華。
韜藏其美。行于魯謂迷邦之士。
入于宋比越鄉(xiāng)之子。豈獨用為薦神。
亦自以為厲己。且時見玉而既重。
玉待時而以諧。獻楚之忠誠必賞。
求秦之價直非乖。自可覆之于櫝。
鬻之于懷。間彼瑯玕。
照追師之笥。離于衣褐。
裨天子之階。寧令善價不再。
良辰無幾。且遠于簪裾。
永疏于筐篚。夫然。
則玉工貽誚。君子不韙。
韞藏之則爾能。求沽之則吾豈。
如垂棘之璧。不琢之圭。
亦當出彼巖石。鬻此規(guī)。
是以百爾之行。一與之齊。
未有玉逢價而更惜。士于時而自迷。
然則事有可而必行。辭有為而焉說。
道既危而思隱。善求顧而無伐。
故沽玉者遵于賜言。待價者存乎子曰。
沽哉于斯。文而蓋闕。

璧之為寶也至珍。龍之為物也至神。
蘊彼堅貞。由是見希于代。
神其變化。胡不可畏于人。
茍以力奪我寶。則必害及爾身。
原夫被褐而來。艤舟以濟。
懷白璧為利涉。佩青蛇而自衛(wèi)。
光連曉日。若明鏡之高懸。
影落深潭。狀白虹之初霽。
孤棹才移于渡口。二龍歘見于波際。
將至寶因此可求。謂匹夫于焉易制。
徒觀其迅雷鏗??耠婔廒V。
轉(zhuǎn)清輝而陽景滅曜。噴風雨而晴空變色。
拖尾乃無所遁逃。矯首則方將薦食。
朱萍焉能施其術(shù)。佽飛莫得用其力。
滅明乃挺利劍。整扁舟。
驅(qū)天吳。北陽侯。
壯志奮而發(fā)植冠聳。瞋目張而眥裂血流。
白刃下耀于淵室。紫氣上沖于斗牛。
左絕其脰。右摏其喉。
擢錦繢之鱗。觸驚波而乍聚乍散。
灑元黃之血。隨奔流而或沈或浮。
既風恬而雨絕。俄霧廓而煙收。
龍實最靈。孰可以威而詟。
璧惟重寶。豈得不義而求。
既而弭波瀾。濟江干。
璧非人。愿保全而莫可。
人非劍。思耀武而誠難。
然后韞神邱。即長路。
持拱璧而嘆息。盼中流而回顧。
豈不以懷寶者為物所求。恃力者為人所惡。
且龍實恃力。人惟懷璧。
爾實我欺。我非爾惜。
雖在時之攸重。諒于人而何益。
聞老氏之誡。莫守乎滿堂。
考圣人之清。不貴于盈尺。
遂投之河而神罔敢受。毀于岸而人莫敢有。
紛然電散。謂齊后之碎連環(huán)。
騞爾星分。同亞父之撞玉斗。
則知動不可妄。求不可茍。
始則將害于人。終乃自貽伊咎。
胡不伏水府而藏珠于頷。照昆山而銜耀于口。
故貪而斃也。誠罹有悔之兇。
毀以棄之。安能無脛而走。
嗟乎仁必有勇。信千古而不朽。

纖纖之月兮濯影清流。渒渒之鱗兮妄意懸鉤。
乍見之而深入。復(fù)瀺焉而誤游。
尋落餌。遲來舟。
游泳不安。頗似縱而方引。
噞喁自失。疑已懸而未收。
當其照溪篁。興舟子。
駭垂竿而亂動。訝半規(guī)而特起。
諒不知夫月來。徒有虞于夕死。
或跳躍無所。每健羨于脫泉。
周旋不能。乍蹉跎于失水。
且復(fù)走菱荇。觸洲沚。
斂鬐鬣以曲全。高首目而圜視。
引耀方丈。形儀更真。
掛影西南。盡迷元兔。
與波上下。難晦紫鱗。
雖類吳牛之喘月。獨喻文鰩之觸綸。
轉(zhuǎn)蕩其心。似迎其手。
恐牽復(fù)于未濟。懼鉤深于善誘。
同畏景惡跡之士。視于無形。
異貪餌慕膻之徒。求之何有。
夕惕未已。宵迷不舒。
每流浪而遷逝。愿息陰以躊躇。
豈將畏首與畏尾。亦將慎終而慎初。
靄靄孤光。隔千里而共此。
鰥鰥下視。雖擘波其焉如。
既而魄盡中流。光沈西海。
猶眙于故處。尚怵惕其安在。
豈鵬化之質(zhì)。不能奮飛。
方魚服之時。每嗟危殆。
悲夫似是之疑。何莫由斯。
況文竿晝引。緒繭宵垂。
茍人謀之不輟。何天道之可窺。
安得遠猜機。漾修迥。
笑明月而弄淪漣。與狎鷗而相并。

帷斗之列。在天之中。
象其車之為用。明乎運而不窮。
爛然有光。隨月建而不忒。
循環(huán)靡定。轉(zhuǎn)天道而潛通。
爾其自彼元功。彰乎真宰。
輻輳而眾星有次。環(huán)回而周天可待。
將臨無極。同樂御之在君。
隨轉(zhuǎn)無窮。異月輪之生海。
故得四時式序。九有皆臨。
順乎軌而克陰陽之分。比于轂而正天地之心。
宛轉(zhuǎn)潛移。循環(huán)微至。
周行不失于紀綱。順動罔差于躔次。
何有象而著天。何無跡而行地。
是使星辰日月之度。光不失三。
春夏秋冬之期。時不愆四。
懿夫拱極昭彰。垂精耀芒。
將侔功于引重。在載德以知方。
莫測車行。式瞻其上象。
遙觀帝座。宛在彼中央。
是動不過位。止無其常。
作解疑夫轞轞。有耀想乎煌煌。
然則七星所臨。下土之分。
度數(shù)必循于厚載。經(jīng)行用昭其廣運。
是以義將德比。動與化俱。
廣覆之恩既博。致遠之道斯殊。
輪不推兮。展云鋒而罔懼。
駕非馬也。歷天險而無虞。
所以取轅轂。喻璿樞。
見維北之運矣。豈指南而已乎。
猶一人之在上。而萬國之是制。
規(guī)圓而輪轉(zhuǎn)罔差。鱗次而運行無替。
遵不已之道。豈念窮涂。
駕自然之車。寧愁輿曳。
是則天衢可陟。云路有勢。
幸見殊于輪扁之徒。不可使其功而效藝。

人之蘊德兮唯車可同。載諸身兮運轉(zhuǎn)無窮。
茍規(guī)模之不紊。在夷險以皆通。
游必有方。靡假顏生之御。
成之在我。寧煩奚仲之功。
原夫雕斲何勞。周旋不礙。
得亨衢古道以方駕。將璞玉渾金而共載。
廓情田而作路。終自東自西。
調(diào)意馬以服箱。任或進或退。
且見其制非假手。用不由人。
馳懿范而深疑軋軋。聽嘉聲而乍認轔轔。
如榮晝錦之衣。便同華轂。
儻被懸鶉之服。豈異椎輪。
是何輗軏無施。脂膏莫有。
學海深而濡軌堪虞。詞林秀而養(yǎng)材自久。
誨人不倦。初訝其役車不休。
見賢思齊。豈憚乎挾辀而走。
莫不乍行乍止。載疾載徐。
究其理而大矣。較其功而忽諸。
程君之夢捧陽精。還同照乘。
黃霸之惠如時雨。宛是隨車。
乃知德以飾身為規(guī)。車將載物是致。
茍執(zhí)德之不惑。故憑車而取類。
善行而所去無跡。遵道而雖遠必至。
功能救旱。喻流水以寧慚。
美播惟馨。媲七香而何異。
大矣哉。妙才難問。
良工在茲。曝腹而那殊炙輠。
書紳而乍認執(zhí)綏。此車也。
價雖擅于五行。應(yīng)難比矣。
數(shù)徒多于百兩。未足方之。
士有軌轍無踰。威儀靡忒。
逢時期牽駕之用。抱素乏丹青之飾。
儻題品之未遺。愿為車而比德。

狐者微物。死乃可珍。
想彼邱而結(jié)戀。正茲首以歸仁。
生也有涯。且不忘其本。
死而無二。亦不喪其真。
可比德于先哲。實聞言于古人。
原夫委化將終。微情有托。
面淇梁之窟穴。目武都之林壑。
顧慕而首尾不差。向背而東西必度。
死生契闊。知歸骨之莫從。
視瞻無回。念舊鄉(xiāng)之可樂。
矧茲異質(zhì)。蘊彼仁心。
寧九尾之足尚。實三德而可欽。
豈不以懷舊誠切。戀主志深。
等太公之于齊。終聞返葬。
比莊舄之去越。尚發(fā)哀吟。
想夫溘爾數(shù)窮。隱然存盼。
嘆青邱之永訣。想南山之不見。
其心懷土。望故處以增悲。
惟首正邱。聊向隅而表戀。
知其戀本者合于禮。戀舊者繼乎情。
何綏綏之陋質(zhì)。葉仁人之美名。
觀物化。感平生。
頤指而千羊讓德。頭會而百獸慚獰。
徒觀其首也不回。心乎惟懇。
殊聽冰而表智。異含沙而招損。
正有芃之質(zhì)。志在慎終。
委莫赤之容。仁無棄本。
想其美也。合于禮者。
鄙羵首之牂羊。符戀主之良馬。
觀跂行喙息之類。其數(shù)則多。
察樂生念本之徒。斯情蓋寡。
繄茲獸之可奇。諒古今而稱之。
死不擇音。嗟逐鹿于往日。
生而隱霧。嘆元豹于昔時。
曷若懷念遠之感。軫去故之悲。
異哉首邱之仁也。非眾類之等夷。

惟上天之陰騭。
至誠感通。
靈液肇吉。
能分五色之異。
以候一時之出。
祥風爍乎茂草。
瑞景晞乎朝日。
元黃雜錯。
綴玉樹以相鮮。
丹紺交輝。
映金盤而乍失。
既能偶圣以呈貺。
寧有普天之不率。
飛液花塢。
流光蕙圃。
青熒玉綴。
燦爛珠吐
靈藥訝仙童捧來。
潤石疑女媧欲補。
花禽拂著。
宛如陳寶之雞。
平野染成。
煥若徐方之土。
當其金烏戢耀。
玉兔騰光。
夜寂空知警鶴。
寒輕猶未為霜。
徒想狀天。
酒類神漿。
豈辨彰施而披棘。
尤分雜錯以沾裳。
滿林嶺而霞駮。
遍莓苔而錦章。
自然郁為天祚。
慶我皇唐。
何必徵勒畢之言。
以為國泰。
吉云之說。
乃辨時康。
嘉其風中煜爚。
空際浮爍。
綴瑤草以紛敷。
泫庭柯而照灼。
彼瀼瀼刺其感嘆。
此湛湛歡其宴樂。
徒用興其詠歌。
曾何睹其交錯。
未若含瑞表德。
耀彩逢時。
乍綺分于彼。
或星合于茲。
為陰陽之淳粹。
作花木之葳蕤。
喜氣度關(guān)。
徒虛語耳。
榮光出水。
曷足方之。
是知天降休祥。
圣為明證。
淡汪濊之仁澤。
得文質(zhì)之善稱。
天何言哉。
國有感而善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