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共69,分4頁顯示   2  3  4 下一頁
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蒼馬 龍媒 七萃 相星
七萃和鑾動,三條葆吹回。
相星環(huán)(一作還)日道,(一作臣)龍媒(古詞歌,臣馬蒼)。
咫尺天顏接,光華喜氣來。
自慚衰且病,無以效涓埃。

引用典故:赤松游 東山
巖石在朱戶,風泉當翠樓。
始知峴亭賞,難與清暉留。
馀景淡將夕,凝嵐輕欲收。
東山有歸志,方接赤松游。

① 此樹吳人不識,因予嘗玩,乃得此名。
此樹吳人不識,因予嘗玩,乃得此名。
玉蕊天中樹,金閨昔共窺。
落英閑舞雪,密葉乍低帷。
舊賞煙霄遠,前歡歲月移。
今來想顏色,還似憶瓊枝。
⑴ 內署沈大夫所居門前有此樹,每花落,空中回旋久之,方集庭際。大夫草詔之月,皆邀予同玩

寄題惠林李侍郎舊館(840年7月) 唐 · 李德裕
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鶴吊
棟宇非吾室,煙山是我鄰。
百齡惟待盡,一世樂長貧。
半壁懸秋日,空林滿夕塵。
祗應雙鶴吊,松路更無人。

送張中丞入臺從事(828年) 唐 · 李德裕
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盧諶 去握珠
驛騎朝天去,江城眷闕深。
夜珠先去握,芳桂乍辭陰。
澤國三千里,羈孤萬感心。
自嗟文廢久,此曲為盧諶

秋日登郡樓望贊皇山感而成詠(830年) 唐 · 李德裕
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潘鬢 泛梗 越吟 掛冠
昔人懷井邑,為有掛冠(一本此字缺)
顧我飄蓬者,長隨泛梗移。
越吟因病感,潘鬢入秋悲。
北指邯鄲道,應無歸去期。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引用典故:陽臺
高檻涼風起,清川旭景開。
秋聲向野去,爽氣自山來。
霄外鴻初返,檐間燕已歸。
不因煙雨夕,何處夢陽臺。

題劍門(830年) 唐 · 李德裕
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三刀夢
奇峰百仞懸,清眺出嵐煙。
迥若戈回日,高疑劍倚天。
參差霞壁聳,合沓翠屏連。
想是三刀夢,森然在目前。

引用典故:芙蓉客
丞相鳴琴地,何年閉(一作黯)玉徽(房公以好琴聞于四海)。
偶因明月夕,重敞故樓扉。
桃柳溪空在,芙蓉客暫依。
(一作唯)憐濟川楫,長與夜舟歸。
⑴ 《南史》:“安陸侯與王仲寶長史庾杲之書稱:‘泛淥水,依芙蓉,何其麗也?!?/div>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重題 唐 · 李德裕
五言律詩
晚日臨寒渚,微風發(fā)棹謳。
鳳池波自闊(一作閱),魚水運難留。
亭古思宏棟,川長憶夜(一作濟)舟。
想公高世志,祗似冶(一作化)城游。

引用典故:彈冠 棄繻生
白首過遺廟,朱輪入故城。
已慚聯(lián)左揆,猶喜抗前旌。
曳履忘年舊,彈冠久要情。
重看題壁處,豈羨棄繻生。

遙傷茅山縣孫尊師三首 其一 (842年) 唐 · 李德裕
五言律詩
蟬蛻遺虛白,蜺飛入上清。
同人悲劍解,舊友覺衣輕。
黃鵠遙將舉,斑麟儼未行。
惟應鮑靚室,中夜識琴聲。

其二 (842年)
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蔡經 少微星 徐甲
金格期初至,飆輪去不停。
山摧武擔石,天隕少微星。
弟子悲徐甲,門人泣蔡經。
空聞留玉舄,猶在阜鄉(xiāng)亭。

其三 (842年)
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白鶴歸 鳧飛
空宇留丹灶,層霞被羽衣。
舊山聞鹿化,遺舄尚鳧飛。
數(shù)日奇香在,何年白鶴歸。
想君旋下淚(一作游下泊),方款里閭扉。

引用典故:不知有漢 上賓
后學方成市,吾師又上賓(今茅山宮觀道士并是先生弟子)。
洞天應不夜,源樹秪如春(此并述桃源事)。
棋客留童子,山精避直神
無因握石髓,及(一作分)與養(yǎng)生人。
⑴ 瞿山童即先生弟子,桃源得仙人棋子,載在傳記
⑵ 先生初至茅山,童子觸法坐有聲,先生疑山神所為。書符召至之,其靈異如此矣

惠泉 唐 · 李德裕
五言律詩
茲泉由太潔,終不畜纖鱗。
到底清何益,含虛勢自貧。
明璣(一作珠)難秘彩,美玉詎潛(一作藏)珍。
未及黃陂量,滔滔豈有津。

思歸赤松村呈松陽子(837年) 唐 · 李德裕
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范子名移 禽慶
昔人思避世,惟恐不深幽。
禽慶潛名岳,鴟夷漾釣舟。
顧余知止足,所樂在歸休。
不似尋山者,忘家恣遠游。

近臘對雪有懷林居(837年) 唐 · 李德裕
五言律詩
蓬門常晝掩,竹徑寂無人。
鳥起飄松霰,麇行動谷榛。
應知(一作惟應)禽魚侶,合(一作得)與薜蘿親。
遙憶平皋望,溪煙已發(fā)春。

思山居一十首 題寄商山石(840年) 唐 · 李德裕
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紫芝 綺皓 嚴遵
綺皓巖中石,嘗經伴(一作坐)隱淪。
紫芝(一作馀)幾曲,紅蘚閟千春。
聊用支琴尾,寧惟倚病身。
自知來處所,何暇問嚴遵。

思山居一十首 憶鐘菰時(840年) 唐 · 李德裕
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尚平 疏廣
尚平方畢娶,疏廣念歸期。
澗底松成蓋,檐前桂長枝。
徑閑芳草合,山靜落花遲。
雖有菰園在,無因及種時。


共69,分4頁顯示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