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76七絶 16七律 1 620四言 49六言 22古體 2893樂府 27 95 148辭賦 5 46其他 30聯(lián) 22
共49,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
劉向 -79 - -8 一首
無名氏 一首
魏晉
盧諶 284 - 350 二首
嵇康 224 - 263 一首
南北朝
袁彖 447 - 494 一首
牛弘等奉詔作 一首
不詳 六首
包佶 727 - 792 一首
張說 667 - 731 一首
裴潾 ? - 838 一首
王安石 1021 - 1086 一首
周起 一首
晁迥 951 - 1034 一首
李昴英 1201 - 1257 一首
樓鑰 1137 - 1213 一首
沈遼 1032 - 1085 一首
程俱 1078 - 1144 一首
趙構(gòu) 1107 - 1187 一首
邵雍 1011 - 1077 二首
郊廟朝會(huì)歌辭 七首
王子喬 西漢 · 劉向
四言詩
妙哉五子,神游氣爽。
笙歌伊洛,擬音鳳響。
浮丘感應(yīng),接手俱上。
揮策青崖,假翰獨(dú)往。
按: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緱山部
閻君謠 漢 · 無名氏
四言詩
《華陽國志》曰:閻憲。宇孟度。成固人也。為綿竹令。以禮為化。民莫敢犯。男子杜成夜行。得遺物一囊。中有錦二十匹。求其主還之。曰:縣有明君。何負(fù)其化。童謠歌曰:
閻君賦政,既明且昶。
去苛去碎,動(dòng)以禮讓。
⑴ ○《華陽國志》十。《御覽》四百六十五。《詩紀(jì)》八。
大鈞載運(yùn),良辰遂往。
譬彼日月,迅過俯仰。
感今惟昔,口存心想。
借曰如昨,忽為疇曩。
其十九
四言詩
邈矣達(dá)度,唯道是杖。
形有未泰,神無不暢。
如川之流,如淵之量。
上弘棟隆,下塞民望
⑴ ○《文選》二十五?!对娂o(jì)》三十一。
四言詩 其三 曹魏 · 嵇康
四言詩
藻氾蘭池,和聲激朗。
操縵清商,游心大象。
傾昧修身,惠音遺響。
鐘期不存,我志誰賞。
⑴ ○本集一。廣《文選》十五。《詩紀(jì)》十八。
贈(zèng)庾易詩 南齊 · 袁彖
四言詩
南史曰:庾易。新野人。居江陵。志性恬靜。不交外物。齊臨川王映臨州。表薦之。餉麥百斛。易辭不受。以文義自樂。安西長史袁彖欽其風(fēng)。贈(zèng)詩一首。
白日清明,青云遼亮。
昔聞巢許,今睹臺(tái)尚。
⑴ ○南史庾《易傳》?!对娂o(jì)》六十二。
諴夏 隋 · 牛弘等奉詔作
四言詩
四海之內(nèi),一和之壤。
地曰神州,物賴生長。
咸池既降,泰折斯饗。
牲牷尚黑,圭玉實(shí)兩。
九寓載寧,神功克廣。
⑴ ○隋書音樂志?!稑犯娂匪?。《詩紀(jì)》百二十九。
① 《唐書·樂志》曰:“大樂舊有《五郊迎送神辭》十章,不詳所起?!?/div>
炎精式降,蒼生攸仰。
羞列豆籩,酒陳犧象。
昭祀有應(yīng),冥期(一作令儀)不爽。
送樂張音,惟靈之往。
① 《唐書·樂志》曰:“太樂舊有《享太廟迎神》、次《金奏》及《送神辭》三章,不詳所起?!?/div>
七廟觀德,百靈攸仰。
俗荷財(cái)成,物資含養(yǎng)。
道光執(zhí)契,化籠提象。
肅肅雍雍,神其來饗。
① 《唐書·樂志》曰:“太樂又有《儀坤廟樂章》,與前略同,而有《迎神》、《送神》二章,無徐彥伯祝欽明之詞?!?/div>
玉帛儀大,金絲奏廣。
靈應(yīng)有孚,冥徵不爽。
降彼休福,歆茲禋享。
送樂有章,神麾其上。
① 《唐書·樂志》曰:“貞觀中《享隱太子廟樂》,迎神用《誠和》。登歌、奠玉帛用《肅和》。迎俎用《雍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凱安》。送神用《誠和》,詞同《迎神》?!?/div>
歲肇春宗,乾開震長。
瑤山既寂,戾園斯享。
玉肅其事,物昭其象。
弦誦成風(fēng),笙歌合響。
① 《唐書·樂志》曰:“神龍初《享懿德太子廟樂章》,第一《迎神》,第二《登歌酌鬯》,第三迎俎及酌獻(xiàn),第四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第五《武舞作》,第六《送神》,詞同隱廟。”
譽(yù)闡元儲(chǔ),寄崇明兩。
玉裕雖晦,銅樓可想。
弦誦輟音,笙歌罷響。
幣帛言設(shè),禮容無爽。
護(hù)性維戒,扶身在杖。
動(dòng)必由道,心無來往。
陽開幽蟄,躬奉郁鬯。
禮備節(jié)應(yīng),震來靈降。
動(dòng)植求聲,飛沈允望。
時(shí)康氣茂,惟神之貺。
① 皇帝臨潞州景龍二年九月五日,黃龍見于州城東五里伏牛山南岡,遲留久之,觀者如堵,頌曰
黃龍二精,五方之長。
在田而見,文明厥象。
軒圖瑞來,夏匱妖往。
惟德可應(yīng),恃神難誷。
寢丘之田,土山之上。
孫既貽謀,謝亦遐想。
儉則為福,華固難長。
寧若我心,一泉一壤。
造適為足,超然孤賞。
是身是像,無有二相。
三世諸佛,亦如是像。
若取真實(shí),還成虛妄。
應(yīng)持香花,如是供養(yǎng)。
元圣舊邦,森然精爽。
于惟子魚,式瞻遺像。
紀(jì)號(hào)停鑾,侯封錫壤。
儒道有光,百王所仰。
四方觀練深心訣 北宋 · 晁迥
四言詩
性之生情,為夢為想。
性之生緣,如影如響。
不有古圣,愚將安仰。
不有妙道,愚將安仿。
爰得智刃,決開疑網(wǎng)。
人不同心,超然獨(dú)往。
明融日新,率由天獎(jiǎng)(以上同上書卷下)。
已辦僧心,未圓僧相。
才得方兄,便成和尚。
伯氏小昆山贊 南宋 · 樓鑰
四言詩
昆山片玉,大不彌掌。
數(shù)峰天成,暗合心匠。
懸崖崚嶒,咫尺千丈。
主人樂山,一見技癢。
環(huán)以清泚,碧樹增兩。
海岸孤絕,大士俯仰。
我亦膏肓,誰會(huì)清賞?
援琴對(duì)之,萬壑同響。
摩奴羅出,博通三藏。
少欲知足,其言演暢。
恒河以南,外道浸廣。
我為法故,挺身而往。
游行教化,毗羅振響。
正法不墮,契我無上。
耶舍總持,神通無量。
經(jīng)律華夷,是虛空藏。
猗爾子上,魯邦之望。
以德則貴,惟道是唱。
師聰師明,友直友諒。
伯于祝阿,儒風(fēng)斯暢。
按:同治《藤縣志》卷七。
書亡弟殯所 北宋 · 邵雍
四言詩
后乎吾來,先乎吾往。
當(dāng)往之初,殊不相讓。
人情吟 北宋 · 邵雍
四言詩
人達(dá)人情,無寡無廣。
天下之事,如指諸掌。
肇開九筵,維古之仿。
皇皇大神,來顧來享。
庶儀交修,百辟顯相。
微誠自中,交際天壤。
涓選休成,祖考是享。
夙夜專精,求諸惚恍。
洋洋在上,惟神之仰。
鬯矣清明,應(yīng)之如響。
① 題原缺,據(jù)《通考》卷一四三《樂考》補(bǔ)
邈矣道祖,冥幾惚恍。
常德不離,至真無象。
引位清穹,降祥神壤。
酌醴薦誠,控飆來享。
威靈洋洋,靡有常向。
于惟欽承,來假來饗。
博碩芬香,是烝是享。
奉器有虔,載德無爽。
(太簇為徵)火在六氣,獨(dú)處其兩。
感生維君,繄辰克相。
何以驗(yàn)之,占茲垂象。
騰駕蒼虬,歘其來饗。
按:太簇為徵
廟宇更新,輪奐豐敞。
神靈如在,英姿颯爽。
執(zhí)事進(jìn)趨,降升俯仰。
威儀翼翼,虔祈歆饗。
乾健坤從,陽剛陰相。
迨茲受祉,允也并況。
虡業(yè)在下,儀物在上。
咨時(shí)三公,執(zhí)事無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