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共801,分22頁顯示 上一頁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頁 清(續(xù)上) 張之洞 1837 - 1909 一首張尚瑗 一首 張混 1759 - 1828 三首 張英 1637 - 1708 一首 彭孫遹 1631 - 1700 二首 戴亨 1691 - ? 一首 文廷式 1856 - 1904 一首 文昭 1680 - 1732 一首 易順鼎 1858 - 1920 三首 曹家達(dá) 1869 - 1937 一首 曾國藩 1811 - 1872 一首 李最中 1715 - 1784 一首 李匡德 1690 - 1748 一首 李南圭 1855 - 1907 一首 李夏坤 1677 - 1724 一首 李學(xué)逵 1770 - 1835 一首 李憲喬 一首 李憲噩 一首 李德懋 1741 - 1793 一首 李恒老 1792 - 1868 一首 李玄錫 1647 - 1703 二首 李胤永 1714 - 1759 一首 李裕元 1814 - 1888 二首 杭世駿 1696 - 1772 七首 | 旌旆翩翩前路引,驪歌數(shù)闋動行軫。 浮云蔽日暗愁生,秋草連空悽淚隕。 萬古王風(fēng)何委靡,一端正氣未銷盡。 今時(shí)要結(jié)莫言恩,舊歲崇禎忘可忍。 時(shí)時(shí)歧路間,相見顧而哂。 自言近多疾,神骨俱銷盡。 淺碧襯殷紅,如濯巴川錦。 山徑盡繁華,何用邯鄲枕。 寓居嶺表離索無徒唯故人尹二右民相得甚歡屨跡書筒往還幾無虛日不圖今夏遂為異物因念海內(nèi)朋舊比年以來日就淪喪感南皮之會者殆不止抱痛于元瑜也爰追述生平作詩七首亦猶士衡嘆逝之情哀可知矣 侍讀負(fù)異才,金門譽(yù)早振。 時(shí)名馳禁闈,物望齊君俊。 風(fēng)儀挺朗秀,玉德含清潤。 默擬河?xùn)|書,性同溫室慎。 薊邱昔投契,夙好逾齠齔。 石交多素心,蘭言結(jié)芳信。 中更六七載,朝露驚何迅。 遠(yuǎn)慚白馬約,永絕青云訊。 揮涕滿梁溪,滂沱沾素纼。 三吳耆舊此中多(畢句。),國初諸老鐘情甚(袁句。)。 扇角裙邊半姓名(袁句。),一洗世間凡艷盡(畢句。)。 雨后春更幽,吟聲閉花緊。 習(xí)靜恒掩扉,堅(jiān)與薄寒忍。 馀諷竹響答,孤行菭氣引。 蹤回知有窮,意涉悟無盡。 東風(fēng)自來去,萬物遂加損。 晴雷觸念起,天末來隱隱。 一碧忽過墻,泥根迸新筍。 岧峣上清宮,帝座森相近。 云中辨樓臺,金碧微有暈。 跬步已在空,去天不盈寸。 霄行象緯逼,嵐坐衣裳潤。 隱然萬松杉,天際綠垂鬊。 猿鳥晚絕蹤,鐘磬寒成韻。 元?dú)饨踊烀#婢霛撨\(yùn)。 天彭與井絡(luò),腳底幾州郡。 何由豁氛霧,一覽坤維盡。 書讀貴識字,乃免望文訓(xùn)。 不顯即丕顯,詩意豈容紊。 書言殪戎殷,壹衣并音近。 古書多叚借,此例何待問。 索涂求鄦君,或者不于靳。 樹蘭服眾芳,誰能忘根本。 爰圖圣善容,慰此深愛悃。 嘉魚初在烹,新筍欲盈?。 不惜求取勞,但虞珍膳損。 魏闕身事羈,南陔歸夢穩(wěn)。 移孝出忠勛,邂逅還補(bǔ)袞。 天資固俊潔,又襲詩禮訓(xùn)。 嘵嘵今之世,乃見好議論。 一床尤翁書,平生用力奮。 淵明有逸韻,在易得敦艮。 不自露本相,只言少飲恨。 微雨朝來歇,草木如膏潤。 春山佳有馀,翠色浮千仞。 不巾坐南軒,山色笑霜鬢。 顧我愛花心,了不異(一作減)髫齔。 爛熳雖云可,已是花之疹。 點(diǎn)檢開落間,曾未容一瞬。 一氣浩無盡,生生如相印。 窅然觀天機(jī),頗覺道心進(jìn)。 呼兒寫新詩,語快如利刃。 新根廁樽筵,快美不用酳。 莫使見風(fēng)旸,竟作絲瓜韌。 人事自不齊,天道寧可問? 逐逐千庸愚,落落數(shù)才俊。 舉眼見成敗,誰能識利鈍? 從古抱才士,湮沒赍此忿。 所賴賢者知,猶有千秋論。 慨為當(dāng)世惜,不獨(dú)一身困。 夭壽數(shù)之常,得此可無恨。 蠻刀不華飾,都市頑鐵溷。 一朝遇有心,傾貲買不吝。 取以試割切,無物可迎刃。 遂作感刀賦,自有虹光噴。 寓物本非留,聊托抒其悶。 其人茍不朽,此刀何用殉? 代為知己酬,金錯尚無遜。 ① 執(zhí)桓。因同邑人鄧師閔寄其繪聲園詩集于洪湛軒。屬公為序。又與泠齋楚亭。次其集中八詠以送。 蓮房綠鳥翻,荇帶紅魚迅。 映發(fā)玻瓈堆,鱗翎一拓印。 朝過三淵墟,候病華玉胤。 數(shù)椽爭風(fēng)雨,圮壁土花潤。 討坐桐樹下,霽陰靜相趁。 弊篋搜舊紙,傾視莫相吝。 蕩燒幾無馀,馀者尾半燼。 庭策屢千字,往往語精襯。 晬韻投詞伯,贐章餞時(shí)俊。 何必吞全肉,鼎味乃能認(rèn)。 君子于辭祿,所難等蹈刃。 志士勵名節(jié),哲人葆貞信。 用舍行藏間,奈何不自慎。 所以巖居子,窮餓戒存疢。 竊念饜風(fēng)義,自昔在髫齔。 既乏翔鳳資,翹翮了千仞。 又蔑鞭駑力,十駕及名駿。 沒沒將二毛,幾何復(fù)蒼鬢。 嗟哉萬里程,誰與勉前進(jìn)。 甘心束帶向小兒,眾妙之門唯在忍。 別星上使一何多,愧殺黃金飾雙鬢。 無酒不須嘆,有酒不須飲。 持杯亦勞手,開口不如噤。 閑情自藹然,春意美似錦。 太和何煩汝,瓦樽會作枕。 風(fēng)斜春雨滴,野逵征馬迅。 遠(yuǎn)峰來兀兀,素隺飛相趁。 溪店數(shù)株杏,未花氣已潤。 布袍濕猶輕,名山去欲振。 首陽青如古,吾道此可信。 禁中開局斯民訓(xùn),崔鄭申黃刪正韻。 往來遼野十三番,揔是先王心算運(yùn)⑴。 ⑴ 設(shè)局禁中。命鄭麟趾,申叔舟,崔恒,成三問等撰定之。中朝翰林學(xué)士黃瓚時(shí)謫遼東。命三問等見瓚質(zhì)問音韻。凡往來遼東十三度。制字之妙。實(shí)白睿算。 王祥冰鯉孟宗筍,白發(fā)萊衣昔黑鬒。 百行之源天下尊,一生養(yǎng)志事曾閔。 慣為春傳信,能先花作引。 祗此寒威中,也虧伊獨(dú)忍。 雪里花爭放,香風(fēng)時(shí)到枕。 我欲和雪片,共作梅花飲。 梅在卦爻中,為復(fù)亦為震。 陽氣初回谷,傳遍春風(fēng)信。 確乎不可拔,遁世而無悶。 先出體乎乾,退處合乎艮。 高秋便幽囑,勝引不憚問。 僻徑窈且深,翠麓一庵近。 閒僧蘊(yùn)山情,聊以佛事隱。 苔軒剨然開,峭壁石怒奮。 下臨閱古泉,了了見藻蘊(yùn)。 云是韓平原,疏鑿際末運(yùn)。 怪禽絕俯窺,墮葉皺寒暈。 旭高逗谷陰,風(fēng)號出林韻。 竛竮瘦居士,衣褶照不紊。 盥手弄清泠,吊古恣搜捃。 徒傷浩劫銷,莫挽往轍僨。 髣髴泉蒙羞,嗚咽漱凄憤。 韓相覆餗剭(見《新唐書》。),勛德昧前訓(xùn)。 民懷下泉思,國有禍水忿。 園荒鳥來歌,堂圮客莫問。 祗馀一泓泉,觴詠見風(fēng)韻。 細(xì)流繞山根,回波蕩日暈。 一記累放翁,文苑笑相靳。 閱世五百年,今古悲遞運(yùn)。 桃坡級可梯,云岫勢猶奮。 驚蛇徑草荒,凄冷娛石隱。 殘僧如枯龜,齋廚闕蔬餫。 曩招棲山朋,餞歲倒清醞。 俄然傷逝波,反袂老淚抆。 佛樹有貝多,名自西域震。 蔭廣幾由旬,龍藏可考信。 寫經(jīng)采其葉,較紙更堅(jiān)韌。 梵字尚左旋,糾繞勢取迅。 六十四種書,旁行苦難認(rèn)。 留貽始咸平,劫火幸不燼。 我友不施檀,才美去驕吝。 以詩為佛事,圓機(jī)合密印。 我不解佛法,亦不識筆陣。 惟應(yīng)洗凈眼,勇猛礪智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