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歷丁未中,漫叟結(jié)為道州刺史,以軍事詣都使。還州,逢春水,舟行不進,作〈欸乃〉五首(作〈欸乃〉五章),令舟子唱之,蓋以取適于道路云(蓋以取適于道路耳)。 偏(集作偶)存名跡在人間,順?biāo)?/span>與時未安閑。 來謁大官兼問政,扁舟卻入九疑山。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春去也,共惜艷陽年。 猶有桃花流水上,無辭竹葉醉尊前,惟待見青天。 五色繡團圓,登君玳瑁筵。 最宜紅燭下,偏稱落花前。 上客如先起,應(yīng)須贈一船。 ① 唐《禮樂志》曰:“清調(diào)、平調(diào),房中樂遺聲。開元中,禁中重木芍藥,會花方繁開,帝乘照夜白,太真妃以步輦從,李龜年以歌擅一時之名。帝曰:‘賞名花,對妃子,焉用舊樂辭為?’遂命白作《清平調(diào)》詞三章,令梨園弟子略撫絲竹以促歌,帝自調(diào)玉笛以倚曲?!?/div>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fēng)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干。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撲蕊添黃子,呵花滿翠鬟。 鴛枕映屏山。 月明三五夜,對芳顏。 白浪茫茫與海連,平沙浩浩四無邊。 暮去朝來淘不住,遂令東海變桑田。 江南鼓,梭肚兩頭欒。 釘著不知侵骨髓,打來只是沒心肝,空腹被人謾。 盡日登高興未殘,紅樓人散獨盤桓。 一鉤冷霧懸珠箔,滿面西風(fēng)憑玉闌。 歸去須沈醉,小院新池月乍寒。 坐對高樓千萬山,雁飛秋色滿闌干。 燒殘紅燭暮云合,飄盡碧梧金井寒。 咫尺人千里,猶憶笙歌昨夜歡。 日融融,草芊芊,黃鶯求友啼林前。 柳條裊裊拖金線,花蕊茸茸簇錦氈。 鳩逐婦,燕穿簾,狂蜂浪蝶相翩翩。 春光堪賞還堪玩,惱殺東風(fēng)誤少年。 借問東園柳,枯來得幾年。 自無枝葉分,莫怨太陽偏。 昨日勝今日,今年老去年。 黃河清有日,白發(fā)黑無緣。 昨日北風(fēng)寒,牽船浦里安。 潮來打纜斷,搖櫓始知難。 偶然樓上捲珠簾,往往長條拂枕函。 恰值小娥初學(xué)舞,擬偷金縷押春衫。 洗濯第六遇天寒。 腥膿不凈阿娘看。 十指凍來疑欲落,阿娘日夜轉(zhuǎn)焦干⑴。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三(○三二七) ⑴ 孝順樂。孝順樂。孝順阿耶娘。孝順樂。 道場乞請暫時間。 至心聽贊五臺山。 毒龍雨降如火海,文殊鎮(zhèn)壓不能翻(佛子。大圣文殊師利菩薩。佛子。)。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三(○三九一) 一只黃鶯薄天飛??罩辛_網(wǎng)嗟長懸。 喚取家中好恩眷。嘆人言。 高意郎君勞敬縛。忽然得奪旋高天。 悔不當(dāng)初人心負(fù)。奉你兩個沒因緣。 按:敦煌歌辭總編補遺(補○○四) 料理絲綸欲放船,江頭明月向人圓。 尊有酒,坐無氈,拋下漁竿踏水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