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共1184,分36頁顯示 上一頁 31 32 33 34 35 當代(續(xù)上) 盧青山 1968 - ? 一首周正光 1940 - ? 一首 姚佳 1965 - ? 一首 崔榮江 1957 - ? 一首 幻廬 1952 - ? 四首 李夢唐 1964 - 2016 一首 李達 1979 - ? 一首 林士模 1917 - 1980 一首 江南雨 1965 - ? 一首 潘樂樂 一首 王引 1973 - ? 一首 秦鴻 1967 - ? 一首 谷海鷹 一首 金鑒才 1943 - ? 一首 鐘錦 一首 阮退之 1897 - 1979 一首 陳偉強 1974 - ? 一首 陳初越 1973 - ? 一首 陳忠平 1965 - ? 一首 陳振家 1941 - 2022 四首 | 頭羊老卻尾都拖,尾后兒孫角始砣。 大野長原空爾爾,嗟無俊足與高駝。 文場擾擾是非多,合向芳叢伺眼波。 最慕酒闌同避席,含情親解茜香羅。 廣結(jié)善緣長快活,萬人如海高舉缽。 福田恰在布施中,一飯之恩歸解脫。 蓮宗得示海桑過,萬木熔金豁眼波。 人物盡淘東逝水,道場未出左旋螺。 題襟古色深秋重,應杵清音六律和。 燕北蘇南惜相別,留粘夕燒遠鐘多。 人無蔬筍氣,落紙終嫌薄。 研水日灌園,由此勝一著。 野徑經(jīng)行鳥跡多,漫將井臼鎖煙蘿。 生憎小犬還多事,迎吠聲聲茅竹坡。 屢度星霜鬢發(fā)皤,風中殘燭影婆娑。 寒宵不盡孤鴻淚,遠訊難傳舊燕窩。 汾水仙山行路早,暮云春樹別愁多。 旅游只為三餐缺,覓食吹簫上北螺。 金翅三百三十六萬里,一展鼓動古劫波。 如意珠系頸,名呼迦樓羅。 何用激蕩毗嵐婆,恒沙劫盡祗剎那。 不須靜坐思蛟鼉,花氣午薰影婆娑。 池上青春玉樹多,禁城消息久蹉跎。 知情唯有巢梁燕,萬古榮枯只逝波。 癡增壽減眾無多,說法如來鬢已皤。 慧命不甘成斷絕,轉(zhuǎn)為七佛救娑婆。 注:《長阿含經(jīng)·大本經(jīng)》:“復作是念:‘生死何從?何緣而有?’即以智慧觀察所由,從生有老死,生是老死緣;生從有起,有是生緣;有從取起,取是有緣;取從愛起,愛是取緣;愛從受起,受是愛緣;受從觸起,觸是受緣;觸從六入起,六入是觸緣;六入從名色起,名色是六入緣;名色從識起,識是名色緣;識從行起,行是識緣;行從癡起,癡是行緣。是為緣癡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入,緣六入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病、死、憂、悲、苦惱,此苦盛陰,緣生而有,是為苦集。” 《長阿含經(jīng)·大本經(jīng)》:“毗婆尸佛時,人壽八萬歲。尸棄佛時,人壽七萬歲。毗舍婆佛時,人壽六萬歲。拘樓孫佛時,人壽四萬歲。拘那含佛時,人壽三萬歲。迦葉佛時,人壽二萬歲。我今出世,人壽百歲,少出多減?!? 《長阿含經(jīng)·大本經(jīng)》:“毗婆尸如來三會說法,初會弟子有十六萬八千人,二會弟子有十萬人,三會弟子有八萬人。尸棄如來亦三會說法,初會弟子有十萬人,二會弟子有八萬人,三會弟子有七萬人。毗舍婆如來二會說法,初會弟子有七萬人,次會弟子有六萬人。拘樓孫如來一會說法,弟子四萬人。拘那含如來一會說法,弟子三萬人。迦葉如來一會說法,弟子二萬人。我今一會說法,弟子千二百五十人?!?br />釋:本經(jīng)七佛,豈云汗漫?世間五濁,是曰沉淪?;煦鐫u開,喪天真而罔顧;思營益啟,任機巧以盲行。去圣日遠,入惡彌深。雖如來等之無上,亦夫子知其不可!正覺不證,不從座起;眾生不渡,不由世出。雖七返又何辭,縱萬劫猶不已。 山不為高自裊娜,綿延欲接太湖波。 太湖浩蕩十千頃,分作甘泉偏未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