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84,分36頁顯示 上一頁 27 28 29 30 31 33 34 35 36 下一頁 清(續(xù)上) 秋瑾 1877 - 1907 一首納蘭性德 1655 - 1685 一首 繆烜 一首 翁同龢 1830 - 1904 一首 翁方綱 1733 - 1818 三首 胤禛 1678 - 1735 一首 蘇鏡潭 1883 - 1939 一首 蕭端澍 一首 裴景福 1854 - 1924 二首 覺羅四明 一首 許傳霈 1844 - ? 二首 許南英 1855 - 1917 一首 謝池春 一首 譚鐘麟 1822 - 1905 一首 貝青喬 1810 - 1863 二首 費墨娟 1869 - 1915 一首 趙冕鎬 1803 - 1887 六首 趙持謙 1639 - 1685 一首 趙裕壽 1663 - 1741 二首 鄭國藩 1857 - 1937 一首 | ① 一云「□年月日,信□□于永樂縣王□曰敬造觀世音像一區(qū),常愿侍佛聞法」云云,一云「天和四年歲次己丑七月廿三日,佛弟子王□敬造觀世音像一區(qū),為亡父托生西方、現(xiàn)存母萇命延年益壽、己身□□日進三司,家內(nèi)大小康和,生生世世侍佛聞法。女妃娘息王士□、息王士榮、息王士寬、居士淳于己」,皆正書橫刻。 不聞畫帖譜宣和,六代雕鐫剩幾多。 漢后唐前云樹影,衣紋層疊指旋螺。 ① 文曰:「紹圣四年三月朔日,立此金神,鄉(xiāng)貢進士張鑒記。」而竹垞誤云政和年造。 馬骨黃金費幾多,笑他倦圃手摩挲。 恐煩博古圖牽合,誤??宣和說政和。 纖纖捧出小淩波,鳳咮回環(huán)對錦窩。 如此嬋娟如此墨,幾時重得遇東坡。 大甲溪深⑴未易過,尤憎虎尾聚奸多。 年來設(shè)戍勤持護,一道長光映綠莎⑵。 ⑴ 編者按:「溪深」,彭國棟《廣臺灣詩乘》作「溪溪」,疑誤。 ⑵ (此詩又載陳培桂《淡水廳志》〈文徵〉)。(江寶釵編校) 橐橐齋前聽屐過,一庭皓月映藤蘿。 阮生此日雄心減,平子當(dāng)年作賦多。 坐對銀缸閒漏刻,興乘畫棹到煙波。 好呼越釀欣同癖,驅(qū)我愁魔有酒魔。 梢濆撇漩八寬過,換去橈夫滿百多。 一樣噪聲齊作號,蜀江噍殺楚江和⑴。 ⑴ 凡遇險灘,恐橈夫畏縮,必犒以錢,名曰打?qū)?。自重慶以下,如臺盤子、折尾子、廟磯子、???、八斗、金盤磧、新灘、空舲峽八灘為最險,例打八寬。硤船大者用橈夫百人,次用四五十人,出峽后只用十馀人矣。 紅啼綠怨幾番過,老大催人祗剎那。 絕倒風(fēng)流蘇學(xué)士,也將春夢付村婆。 凈卷油煤真可惡,白圭之玷誰能磨。 眼花臂顫皆吾過,頃刻書災(zāi)劇戲魔。 山窗寫字苦難多,冷折松煤不見磨。 一種文房真有福,定香堂里獨春和(定香堂。云臺書所。)。 石渠新鈴本堪說(卷首有石渠家藏真本小印首。),天上人間歲月多。 白首支離馀瞇眼,梅紅標(biāo)紙一摩挲(標(biāo)紙是知為憲廟時內(nèi)珍。)。 ① 日者有人說紅葉亭去自家園才分一麓。元是白沙先生雙檜遺址。轉(zhuǎn)輾為紅葉亭。今橘山相公贖其舊而修之。新刻詩于石。詩曰排鋪小小總依樣。摘葉銘庵憶老坡。從古名園無定主。主人來少客來多。其境與事俱絕??梢粩y筇倘佯。冕病未之力。亦仙仙不能已。為借石刻韻。率成三則。可噴飯。呈橘山相公。 郭南居士真好事,盛說名亭隔一坡。 石上新鐫相國字,溪山許付過人多。 廊廟聲名尊北斗,構(gòu)堂志業(yè)重南坡。 于斯又見公之樂,公樂不多眾樂多(全敘橘山公事。)。 盥手薰香雙檜句,當(dāng)今誰是一東坡(坡公雙檜詩。當(dāng)年雙檜是雙童。)。 風(fēng)流文采吾猶及,紅葉于人分亦多⑴。 ⑴ 楓皋集中紅葉傳照。實見屐翁,竹石兩太史風(fēng)流文采爛映一時。 蓬山子姓壽仙多,第五風(fēng)姿更頰酡。 韋杜城南花爛熳,春津庭內(nèi)氣融和。 老成日謝誰悠久,榮艷春歸太剎那。 尚記肩輿尋小巷,當(dāng)時少友亦頭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