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84,分36頁顯示 上一頁 25 26 27 28 29 31 32 33 34 下一頁 清(續(xù)上) 樸世堂 1629 - 1703 一首樸泰淳 1654 - 1675 一首 權(quán)斗經(jīng) 1654 - 1725 一首 李匡德 1690 - 1748 一首 李家璿 一首 李德懋 1741 - 1793 一首 李恒老 1792 - 1868 二首 李恩祥 一首 李慈銘 1830 - 1894 一首 李振鈞 1794 - 1839 一首 李文田 1834 - 1895 一首 李胤永 1714 - 1759 一首 李裕元 1814 - 1888 二首 李鍇 1686 - 1755 一首 楊浣芬 一首 林則徐 1785 - 1850 二首 林占梅 1821 - 1868 一首 林有席 一首 柯培元 一首 梁佩蘭 1632 - 1705 二首 梁啟超 1873 - 1929 一首 梁鼎芬 1859 - 1919 三首 汪端光 一首 洪亮吉 1746 - 1809 八首 | 圣祖潛龍跡,流傳妄說多。 空馀雪峰窟,誰見黑頭陀。 情親吐款曲,娓娓寧嫌聒。 不比世間人,強(qiáng)為當(dāng)面說。 仙巖東望見昌坡,煙樹晴川白石多。 水面桃花秋已盡,空馀落葉下清波。 天爾殊文復(fù)遠(yuǎn)波,詞林萬葉略研摩。 狄香君稟趨庭訓(xùn),別國方言受益多。 去年臥佛(寺名。)賞娑羅,玉潔香清勝曼陀。 今見此花纓絡(luò)似,老年空色近禪多。 看君貌拙復(fù)辭拙,獨是經(jīng)綸心不拙。 桑棗百株禾千畝,讀書千卷養(yǎng)真拙。 一根坐一佛,五十三彌陁。 新刱西來閣,珍藏內(nèi)賜多。 西清小謫豈蹉跎,上界文昌管領(lǐng)多。 家世三傳皆玉署(君家三世已四翰林矣。),門墻雙彥又鑾坡(兩科房首皆館選。)。 高秋月府延前席(再與分校,一監(jiān)試內(nèi)簾。),舊曲霓裳譜大羅(四科主司,皆君同籍。)。 難使文人忘結(jié)習(xí),等身書卷重摩挲。 艷說佛桑樹,廳前印綠莎。 果參般若蜜,花似曼陀羅。 下界曇云幻,西天鑲色多。 朝朝烘日出,映我醉顏酡(施懿琳編校)。 三十年來此重過,迎人惟覺鳥聲多。 青山不改當(dāng)時色,空翠層層上玉波。 目如流電口如河,睥睨時流振法螺。 不論才華論膽略,鬒眉隊里已無多。 不妨近事百源窩,地小回旋已足多。 味有土膏風(fēng)露氣,無人說菜及東坡。 三十五年隱君子,青山偕老興婆娑。 江樓讀畫讎碑夜,若念胡僧淚尚多。 藻牽萍合石羅羅,螺鏡朝昏不可磨。 直取吳淞江作紙,米家新墨一層多。 七百年來彈指過,又隨裙屐壽東坡。 生天至竟誰能免,傳世如公庶不磨。 香篆裊時詩思入,風(fēng)簾開處雪花多。 狂吟痛飲君休惜,不見勞人鬢已皤(謂吳侍讀錫麒,時以病未至。)。 難兄薄宦久蹉跎(時令兄倫檢發(fā)廣西軍營。),萬里新從馬伏波。 小別最憐饒?zhí)闇I,半程相送越滹沱。 傳家硯比兼金重,賣字錢無落葉多。 我是孔融交兩世,一回展卷一摩挲。 傳世心期累病魔,一編金石尚摩挲(君病中刊《金石萃編》未就。)。 釣鱸江上休居早,下馬林邊枉拜多(君著錄弟子最盛。)。 掛劍久愆良友諾,斷碑誰為謫官磨⑴。 年來老輩銷沉盡,獨向西風(fēng)感逝波。 ⑴ 前訪君病中,蒙以志墓文見委,并口占相贈云:「一語望君須記取,好為有道撰新碑?!谷痪涌治粗病?/div> 人嫌不及此偏過,恐是神仙受折磨。 謫籍至今填未滿,周妻何肉累公多。 主人倘厭客經(jīng)過,故遣飛沙織似梭。 休望琴堂斗尊酒,元規(guī)塵已污人多。 嫩涼時節(jié)雨初過,格子千行墨數(shù)螺。 卻笑病馀陳贊善(萬全。),索書人比索逋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