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84,分36頁顯示 上一頁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下一頁 清(續(xù)上) 龔自珍 1792 - 1841 二首萬光泰 1712 - 1750 二首 嚴繩孫 1623 - 1702 一首 倉央嘉措 1683 - 1706 一首 任埅 1640 - 1724 一首 何振岱 1867 - 1952 三首 何紹基 1800 - 1874 九首 倪素玉 1697 - 1730 一首 全祖望 1705 - 1755 一首 劉偉述 1720 - 1750 一首 劉大觀 1753 - 1834 一首 劉家謀 1814 - 1853 一首 劉繹 1798 - 1879 二首 南有容 1698 - 1773 一首 南漢紀 一首 南龍翼 1628 - 1692 四首 | 沙路行回臥紫駝,涿州城外柳陰多。 十年高閣曾登眺,無恙雙尖窣堵波。 ① 有魏了翁探源書院及「云吟山」三大字,巖前有三水合流。 十里好巖壁,止嫌千佛多。 何如華野叟,來結(jié)讀書窩。 山氣曉團鶻,江聲秋吼鼉。 探源向何處,三水各濤波。 十月六日丁云墀姜瀛仙許秋樵張毓陔周藻臣陶曉臣韓繼卿徐厚宇移樽定香亭宴余與壽蘅學使為盡日歡輒成二律請諸君和之時楊石泉撫部與學使皆湘人諸君皆自軍功擢為守令又或城南講舍門人余隨侍先公視浙學時今四十年矣悽慰百端拉雜成此又如何能說不老耶 其一 (庚午) 清 · 何紹基 七言律詩 中興蔚起楚材多,荼火當年靖越波。 大好清森雙節(jié)院,忽來點黕一漁蓑。 諸君漸理琴堂治,往績難忘盾鼻磨。 樽酒欣聯(lián)榆社樂,扶攜杖履任婆娑。 丁巳三月余由濟南暫至都門游松筠庵心泉它往意廬出迎余詫曰子蛻去九年何得復活笑應曰先生自誤聽耳當時病化者同師之弟也因出余壬子歲題所摹杜鵑花軸求為更正余驚喜之馀轉(zhuǎn)增感嘆念十年前同人游集之盛不可再得誤傳意廬化去者乃張石州也石州作古人久矣漫題三絕句于后 其二 (丁巳) 清 · 何紹基 七言絕句 浪費隃麋日幾螺,僧雛早解貌維摩。 閒來侍硯揮毫疾,往事回頭十載多。 眼空秘閣千金帖⑴,篆隸真行毋丳多。 忽展真山臨晉字,依然習氣染鷗波⑵。 ⑴ 壽陽昨贈聯(lián)云:「眼空秘閣千金帖,?繞西溪萬樹梅?!?/div> ⑵ 青主先生自謂少年學趙榮祿書,致三十年洗除俗氣不脫,與涪翁悔學周越書同意。此臨閣帖殆三十年后作,安得天下寫字人皆如先生大年乎? 嵩洛歸來狎薜蘿,山巢粗構(gòu)息心窩。 無端野性隨春發(fā),萬疊奇山入?多。 飲罷歸仍泛十螺,隔宵猶覺醉顏酡。 竹梅風韻清森合,領略寒窗睡味多(昨夜同飲張鐵峰處。)。 內(nèi)港多礁石,舟未出洋遇風輒碎。以金貸商船,置貨往北洋,每番鏹百圓取二十圓、十八圓不等,由廈兌臺,每百圓亦取五、六圓或八、九圓,曰「水利」。風水不虞,并母錢沒焉。貸于本處者〖編者按:「者」,中華本作「著」,誤?!?,曰「山單」,每百圓唯取二、三圓,不包定風水也。 鹿耳門前礁石多,張帆尚未出滄波。 賒來水利重添載,一夜漂流付孟婆⑴。 ⑴ (此詩又載彭國棟《廣臺灣詩乘》、吳幅員《臺灣詩鈔》)。(黃憲作編校) 銀燭瓊筵氣正和,酒巡無數(shù)引香螺。 斜陽畫幀青山暮,淡月紗廚古墨多。 醉眼有花偏占福,宦情如水不生波。 知公海岱收窗幾,時取輿圖手自摩。 過眼浮云去似梭,南轅北轍總蹉跎。 花經(jīng)蜂蝶香應減,樹近藤蘿累轉(zhuǎn)多。 爐火未灰添寶鴨,村醪有味勸金螺。 山深倘許容吾輩,肯為他人受墨磨。 清時論議正無頗,賢類當年汲引多。 破屋堇容旋馬地,丹心惟托拜鵑窩。 一春光景瞥然過,新綠林間漲似波。 人事不如前日夢,會時常少別時多。 商舶連帆次第過,漢津東望渺煙波。 磯頭暗聽舟人語,暮雨寒江楚客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