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899七絶 7908五律 1362七律 1616五排 14 1538四言 212六言 384古體 39893樂府 317 25 398 103辭賦 27琴操 7 64其他 578聯(lián) 519
四衣
陰平  [幾乎,案幾] [衣服] 西 機(jī) 醫(yī) [恨聲] 觿 [蹇也] [以箸取物] [口聲] 榿 [更多…]

姿 [參差] [言蹇難也] [生息] [穿也,傷也] [偲偲,相切責(zé)也] [更多…]

陽平  [跨馬,動(dòng)詞] 習(xí) 級(jí) 覿 [委迤,自得貌] [鼻液] [高麗] [九嶷] [委蛇] [舉目貌。又縣名] [同泥] [相欺也。遺也] [牛黑色] [蘄茝也。求也] 箿 [更多…]

時(shí) 實(shí) 識(shí) [知識(shí)] 執(zhí) 鶿 [水中高地] [更多…]
組詞:詞首
對(duì)仗:對(duì)語
漢語字典
拼音:xī  韻部:
  • 〔~螰()〕古書上說的一種蟬。

拼音:qī  
  • 1. 〔~蚸()〕蝗的一種。
  • 2. 土蜂。
康熙字典

  • 唐韻》胡雞切《集韻》絃雞切,??音奚。 (齊韻)
  • 說文》螇螰,蛁蟟也。《鹽鐵論》諸生獨(dú)不見季夏之螇乎,音聲入耳,秋風(fēng)而聲無。互見蛄、蟬二字註。
  • 又螇蚸,見蚸字註。
  • 又《廣韻》苦奚切《集韻》牽奚切,??音谿。 (齊韻)
  • 與??、??同。土蜂也。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螇鹿、逗。蛁尞也。尞舊作蟟。許書無此字。淺人增蟲耳。今作尞。音??。釋蟲曰。蜓蚞、螇螰。方言曰。蛥蚗、齊謂之螇螰。楚謂之蟪蛄?;蛑^之蛉蛄。秦謂之蛥蚗。自關(guān)而東謂之虭蟧?;蛑^之蝭蟧?;蛑^之蜓蚞。西楚與秦通名也。按蛥蚗卽許之??蚗。蛥當(dāng)音伊。虭蟧音如貂料。卽許之蛁尞也。蜓蚞音如廷木。許無蚞字。蝭蟧、夏小正作蝭??。字宜支遼二音。今江東俗語尙如此。辭章家作遮了二字是也。小正。七月、寒蟬鳴。傳曰。蝭??也。與上文五月良蜩、唐蜩爲(wèi)各物。方言亦以蛥蚗與蟬爲(wèi)各物。然則許之蜺、螇螰與蜩、蟬葢亦有別矣。從蟲。奚聲。胡雞切。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