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1773七絶 14574五律 4010七律 4388五排 45七排 1 4519四言 471六言 693古體 103545樂府 572 109 831 215辭賦 53琴操 8 191其他 1033聯(lián) 1226
十二恩
陰平  [勝也] 椿 [參差,人參] [馚馧] [更多…]

陽平  [劍鼻] 澿 [更多…]
組詞:詞首
用韻:句末
對仗:對語
漢語字典
拼音:kūn  韻部:
  • 古代對蟲類的總稱。
康熙字典

  • 唐韻》古渾切,音昆。 (元韻)
  • 同?。詳?字註。
?

  • 唐韻》古渾切《韻會(huì)》公渾切,??音昆。 (元韻)
  • 說文》蟲之總名也,從二蟲,凡?之類皆從??!堕L箋》二蟲與沝、屾、斦、誩同義,有昆弟之象。古人造字有取于象形者,則從二蟲同體作?。蟲?蟲三部,若無可分體者。詳略爾。
  • 又《韻會(huì)》通昆,《》草木昆蟲。師古曰:衆(zhòng)也。又鄭??曰:昆蟲,明蟲也,明蟲得陽則生,得隂則藏?!?a target='_blank'>禮·祭統(tǒng)》昆蟲之異。《註》溫生寒死之蟲也。
  • 集韻》亦作蜫。@沝字原從二泉。又??灥??。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蟲之緫名也。蟲下曰。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析言之耳。渾言之則無足亦蟲也。蟲下曰?;蛐谢蝻w?;蛎??。或介或鱗。皆以蟲爲(wèi)象。故蟲皆從蟲。而蟲可讀爲(wèi)蟲。蟲之緫名偁?。凡經(jīng)傳言昆蟲、卽?蟲也。日部曰。昆、同也。夏小正昆小蟲傳曰。昆者、衆(zhòng)也。猶??也。??者、動(dòng)也。小蟲動(dòng)也。月令。昆蟲未蟄。鄭曰。昆、明也。許意與小正傳同。從二蟲。二蟲爲(wèi)?。三蟲爲(wèi)蟲。?之言昆也。蟲之言衆(zhòng)也。古?切。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