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899七絶 7908五律 1362七律 1616五排 14 1538四言 212六言 384古體 39893樂(lè)府 317 25 398 103辭賦 27琴操 7 64其他 578聯(lián) 519
四衣
陰平  [幾乎,案幾] [衣服] 西 機(jī) 醫(yī) [恨聲] 觿 [蹇也] [以箸取物] [口聲] 榿 [更多…]

詩(shī) 姿 [參差] [言蹇難也] [生息] [穿也,傷也] [偲偲,相切責(zé)也] [更多…]

陽(yáng)平  [跨馬,動(dòng)詞] 習(xí) 級(jí) 覿 [委迤,自得貌] [鼻液] [高麗] [九嶷] [委蛇] [舉目貌。又縣名] [同泥] [相欺也。遺也] [牛黑色] [蘄茝也。求也] 箿 [更多…]

時(shí) 實(shí) 識(shí) [知識(shí)] 執(zhí) 鶿 [水中高地] [更多…]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duì)仗:對(duì)語(yǔ)
漢語(yǔ)字典繁體或異體字:
拼音:qí  韻部:

〈名〉
  • 一種香草 。如:蘄茞(香草名。即“蘼蕪”)
  • 古州名 。北周始置,治所在齊昌(今湖北省蘄春縣)
  • 通“圻”。疆界
    • 跨天下而無(wú)蘄?!?a href='/Query.aspx?type=poem1&id=240231'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荀子·儒效》
〈動(dòng)〉
  • 通“祈”。祈求
    • 不蘄畜乎樊中?!肚f子·養(yǎng)生主》
    • 所以蘄有道行有義者。——《呂氏春秋·振亂》
    • 蘄勝于人。——·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 又 蘄至于古之立言者。
  • 又如:蘄求(祈求)
康熙字典

  • 唐韻》《集韻》《類篇》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其。 (支韻)
  • 玉篇》草也。《韻會(huì)》似蛇牀?!?a target='_blank'>爾雅·釋草》蘄茝,蘼蕪。
  • 又《張衡·西京賦》結(jié)駟方蘄?!对]》馬銜也。
  • 又《莊子·齊物論》予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对]》蘄,求也。《史記·秦本紀(jì)》蘄年宮。《註》蘄年,求年也。
  • 又地名?!?a target='_blank'>前漢·地理志》江夏郡蘄春。
  • 又姓。《通志·氏族略》漢有弘農(nóng)太守蘄良。
  • 又《韻會(huì)》渠斤切,音芹。 (文韻)
  • 爾雅·釋草》薜,山蘄?!对]》《廣雅》云:山蘄,當(dāng)歸。
  • 又《集韻》居希切,音機(jī)。 (微韻)
  • 沛郡有蘄縣。或作鄿。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shuō)文解字注》

艸也。釋艸蘄字四見(jiàn)。不識(shí)許所指何物也。從艸。?聲。說(shuō)文無(wú)?字。蘄當(dāng)是從蕇、斤聲。如蟲(chóng)部蠲字當(dāng)是從蜀、益聲。不立蕇部蜀部。是以傅於艸蟲(chóng)二部。而?聲不可通?;蛟划?dāng)有從單斤聲之?字。說(shuō)文無(wú)單部。因無(wú)?字也。陸德明曰。蘄古芹字。然說(shuō)文有菦字。則非一字也。汪氏龍?jiān)?。?字葢失收。集韻渠希切。古音?dāng)在十三部。古鐘鼎欵識(shí)多借爲(wèi)祈字。江夏有蘄春縣。見(jiàn)地理志。縣各本作亭。今正。凡縣名系於郡。亭名鄉(xiāng)名系於某郡某縣。

宋代 徐鉉 徐鍇 注釋

臣鉉等案:《說(shuō)文》無(wú)紇字,他字書亦無(wú)。此篇下有?字,注云:江夏平春亭名。疑相承誤,重出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