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805七絶 8138五律 1465七律 2275五排 30七排 3 3966四言 441六言 427古體 49588樂府 571 58 347 183辭賦 44琴操 14 81其他 489聯(lián) 461
十三昂
陰平  鄉(xiāng) 當(dāng) [應(yīng)當(dāng)] [持也送也] 漿 [鐙也,一曰轂鐵] [喪葬] 創(chuàng) [傷也] 倀 [奔湍,又州名] [鋃鐺] [馬頸革] [同慷] [突也] [桄榔] 橿 [更多…]

陽平  [行列] 揚(yáng) [衡量] [降伏,降下] 強(qiáng) [剛強(qiáng)] [高屋,又姓] [露濃貌] [塞也] 鲿 [同蘠,薔薇] [更多…]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仗:對語
用典:典故詞末
漢語字典繁體或異體字:
拼音:niáng  韻部:

〈名〉
    (形聲。從女,良聲。本義:對婦女的泛稱,多指少女)
  • 同本義
    • 見娘喜容媚,愿得結(jié)金蘭?!艠犯?a href='/Query.aspx?type=poem1&id=489290'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子夜歌》
  • 又如:漁娘;廚娘;婆娘;老板娘;娘行(女性通稱);娘們(女人);娘娘廟(俗謂送子女神之廟);娘子關(guān)(一稱葦澤關(guān)。在山西省平定縣東北,河北省井陘縣西。相傳唐平陽公主率軍駐此);新娘;姑娘
  • [俗]:母親
    • 旦辭爺娘去?!?a href='/Query.aspx?type=poem1&id=2139'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樂府詩集·木蘭詩》
    • 又 爺娘喚女。
    • 又 爺娘聞女來。
    • 耶娘妻子走相送。——·杜甫《兵車行》
  • 又如:我出生時(shí)我娘死了;爹娘;娘母(母親);娘母子(母親)
  • 奴婢對女主人也稱娘
    • 秋菊拾著鞋兒道:“娘這個(gè)鞋,只好盛我一個(gè)腳指頭兒罷?!薄督鹌棵吩~話》
  • 稱人之妻 。如:娘們(指妻子)
  • 稱長一輩或年長的已婚婦女
    • 娘以指叩門?!?span id="9ssf1px" class='label'>明·歸有光《項(xiàng)脊軒志》
  • 又如:娘妗(舅母);大娘;嬸娘;姨娘
康熙字典

  • 唐韻》女良切《集韻》《韻會》尼良切。 (陽韻)
  • ??同孃。少女之號?!?a target='_blank'>唐書·平陽公主傳》高祖女,柴紹妻。高祖起兵,主與紹得數(shù)百人以應(yīng)帝,定京師,號娘子軍。
  • 又馬頭娘,蜀女,化爲(wèi)蠶。見《圖經(jīng)》。
  • 又雪衣娘,鸚鵡名,見《開元遺事》。
  • 又雪面娘,馬名?!独钫貒费a(bǔ)》八百哥,雪面娘,窣地嬌,銜蟬奴,皆魏王繼笈馬名。
  • 又紅姑娘,野果名,見《徐一夔·元故宮記》。
  • 又嫵媚娘,唐樂府曲名。
  • 又通作孃。後世稱母后曰孃孃。《蘇軾·龍川雜志》仁宗謂劉氏爲(wèi)大孃孃,楊氏爲(wèi)小孃孃。
  • 又俗稱父曰爺,母曰娘。亦作耶孃?!?a target='_blank'>古樂府》不聞耶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杜甫·兵車行》耶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