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鯤化 鯤鵬變化 鯤鵬化 鹍化 鵬化
典出《莊子集釋》卷一上〈內(nèi)篇·逍遙游〉~2~
-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烏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挂榜R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詳細]
例句: [更多...]
- 三千初擊浪,九萬欲摶空。
- 北闕馳心極,南圖尚旅游。
- 鵬化四溟歸碧落,鶴棲三島接青霞。
劍化 牛斗變化
典出《晉書》卷三十六〈張華列傳〉~075~
- 初,吳之未滅也,斗牛之間常有紫氣,道術(shù)者皆以吳方強盛,未可圖也,惟華以為不然。及吳平之后,紫氣愈明。華聞豫章人雷煥妙達緯象,乃要煥宿,屏人曰:「可共尋天文,知將來吉兇?!挂虻菢茄鲇^。煥曰:「仆察之久矣,惟斗牛之間頗有異氣?!谷A曰:「是何祥也?」煥曰:「寶劍之精,上徹于天耳。」華曰:「君言得之。吾少時有相者言,吾年出六十,位登三事,當?shù)脤殑ε逯?。斯言豈效與!」因問曰:「在何郡?」煥曰:「在豫章豐城。...[詳細]
例句: [更多...]
- 負戶愁讀書,劍光忿沖斗。
- 牛斗之氣,蓄于昆溪。
- 幽匣獄底埋,神人水心守。本是稽泥淬,果非雷煥有。
碧化
典出《莊子集釋》卷九上〈雜篇·外物〉~920~
- 外物不可必,故龍逢誅,比干戮,箕子狂,惡來死,桀紂亡。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于江,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唐·成玄英疏:「碧,玉也。子胥萇弘,外篇己釋。而言流江者,忠諫夫差,夫差殺之,取馬皮作袋,為鴟鳥之形,盛伍員尸,浮之江水,故云流于江。萇弘遭譖,被放歸蜀,自恨忠而遭譖,遂刳腸而死。蜀人感之,以匱盛其血,三年而化為碧玉,乃精誠之至也。」
例句: [更多...]
- 萇弘未死時,應無此顏色。
- 傭刓抱水含滿唇,暗灑萇弘冷血痕。
- 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
猿鶴化
典出《藝文類聚》卷九十五
- 晉·葛洪《抱樸子》:「周穆王南征,一軍皆化,君子為猿為鶴,小人為蟲為沙?!梗〒?jù)《藝文類聚》卷九十五引)
例句:
- 君子變猿鶴,小人為沙蟲。
- 穆昔南征軍不歸,蟲沙猿鶴伏以飛。
桔性應化 橘性應化
典出《晏子春秋》卷六〈內(nèi)篇雜下·楚王欲辱晏子指盜者為齊人晏子對以橘〉~392~
- 晏子將至楚,楚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煌踉唬骸汉巫俊辉唬骸鹤I?!弧龟套又粒踬n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雇跻曣套釉唬骸庚R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詳細]
例句: [更多...]
- 渡江之橘踰汶貉,反時易性安能長。
- 未勝晏子江南橘,莫比潘家大谷梨。
- 橘性行應化,蓬心去不安。
渡江龍化
典出《晉書》卷二十八〈五行中志·言不從·詩妖〉~845~
- 太安中,童謠曰:「五馬游渡江,一馬化為龍?!购笾性髞y,宗藩多絕,唯瑯邪、汝南、西陽、南頓、彭城同至江東,而元帝嗣統(tǒng)矣。
小兒造化
典出《新唐書》卷二百一〈文藝列傳上·杜審言〉~5736~
- 初,審言病甚,宋之問、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為造化小兒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壓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見替人」云。少與李嶠、崔融、蘇味道為文章四友,世號「崔、李、蘇、杜」。融之亡,審言為服緦云。
淮王羽化
典出《漢書》卷四十四《淮南王傳》
- 淮南王安為人好書,鼓琴,不喜弋獵狗馬馳騁,亦欲以行陰德拊循百姓,流名譽。招致賓客方術(shù)之士數(shù)千人,作為《內(nèi)書》二十一篇,《外書》甚眾,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黃白之術(shù),亦二十馀萬言。……上使宗正以符節(jié)治王。未至,安自刑殺。
例句: [更多...]
- 漫作琉璃碗,淮王誤合丹。
- 漢主存仙要,淮南愛道機。
- 梁國深文雅,淮王愛道仙。
魯恭化
典出《后漢書》卷二十五〈卓魯魏劉列傳·魯恭〉
- 建初七年,郡國螟傷稼,犬牙緣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聞之,疑其不實,使仁恕掾肥親往廉之。恭隨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過,止其傍。傍有童兒,親曰:「兒何不捕之?」兒言「雉方將雛」。親瞿然而起,與恭訣曰:「所以來者,欲察君之政跡耳。今蟲不犯境,此一異也;化及鳥獸,此二異也;豎子有仁心,此三異也。久留,徒擾賢者耳。」還府,具以狀白安,是歲,嘉禾生恭便坐廷中,安因上書言狀,帝異之。
例句: [更多...]
- 都忘醉后逢廉度,不省歸時見魯恭。
- 老人驂馭往,童子狎雛嬉。
- 別曲鸞初下,行軒雉尚過。
文翁儒化
典出《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列傳·文翁〉~3625~
- 文翁,廬江舒人也。少好學,通春秋,以郡縣吏察舉。景帝末,為蜀郡守,仁愛好教化。見蜀地辟陋有蠻夷風,文翁欲誘進之,乃選郡縣小吏開敏有材者張叔等十馀人親自飭厲,遣詣京師,受業(yè)博士,或?qū)W律令。減省少府用度,買刀布蜀物,赍計吏以遺博士。數(shù)歲,蜀生皆成就還歸,文翁以為右職,用次察舉,官有至郡守刺史者。又修起學官于成都市中,招下縣子弟以為學官弟子,為除更繇,高者以補郡縣吏,次為孝弟力田。常選學官僮子,使在便坐...[詳細]
物化
典出《莊子集釋》卷一下〈內(nèi)篇·齊物論〉~2~
-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唐·成玄英疏:「夫新新變化,物物遷流,譬彼窮指,方茲交臂。是以周蝶覺夢,俄頃之間,后不知前,此不知彼。而何為當生慮死,妄起憂悲!故知生死往來,物理之變化也?!?/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