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04,分11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獻(xiàn)桃人
典出《穆天子傳》卷三~23~
- 吉日甲子,賓于西王母,執(zhí)玄圭白璧以見西王母,獻(xiàn)錦組百縷,金玉百斤。西王母再拜受之。乙丑,天子觴西王母于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謠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理悠遠(yuǎn),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復(fù)能來?!固熳哟鹬唬骸赣柽€東土,和理諸夏。萬民均平,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fù)而野?!刮魍跄赣譃樘熳右髟唬骸羔薇宋魍粒季悠渌??;⒈獮槿?,鳥鵲與處。嘉命不遷,我為帝女。彼何世民,又將去子。吹笙鼓簧,中心翱翔。世民之子...[詳細(xì)]
例句: [更多...]
- 聽者即王母,泠泠和瑟琴。
- 君看西王母,千載美容顏。
- 天雞弄白羽,王母垂玄發(fā)。
孤山人
典出《宋人軼事匯編》卷七〈林逋常秩陳恬〉~36~
- 林逋隱居孤山,常畜兩鶴,縱之則飛入云霄,盤旋久之,復(fù)入籠內(nèi)。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諸寺。有客至,則一童子出應(yīng)門,延客坐,為開籠放鶴,良久,逋必棹小舟返。蓋常以鶴飛為驗也。逋常謂人曰:「世界間事皆能為之,獨不能擔(dān)糞與著棋。」
換佳人
典出唐·李冗《獨異志》卷中
- 后魏曹彰性倜儻,偶逢駿馬愛之,其主所惜也。彰曰:「予有美妾可換,惟君所選。」馬主因指一妓,彰遂換之。馬號曰「白鶻」。后因獵,獻(xiàn)于文帝。
例句:
- 千金駿馬換少妾,醉坐雕鞍歌落梅。
- 豹錢驄子能擎舉,兼著連乾許換無。
偷香人
典出《世說新語》下卷下《惑溺》
- 韓壽美姿容,賈充辟以為掾。充每聚會,賈女于青璅中看,見壽,說之。恒懷存想,發(fā)于吟詠。后婢往壽家,具述如此,并言女光麗。壽聞之心動,遂請婢潛修音問。及期往宿。壽蹻捷絕人,踰墻而入,家中莫知。自是充覺女盛自拂拭,說暢有異于常。后會諸吏,聞壽有奇香之氣,是外國所貢,一著人,則歷月不歇。充計武帝唯賜己及陳騫,馀家無此香,疑壽與女通,而垣墻重密,門閤急峻,何由得爾?乃托言有盜,令人修墻。使反曰:「其馀無異,...[詳細(xì)]
例句: [更多...]
- 韓壽香從何處傳,枕邊芳馥戀嬋娟。
- 藥自偷來絕,香從竊去珍。
- 賣珠曾被武皇問,薰香不怕賈公知。
四老人
典出《漢書》卷七十二〈王貢兩龔鮑傳〉~3056~
- 漢興有園公、綺里季、夏黃公、甪里先生,此四人者,當(dāng)秦之世,避而入商雒深山,以待天下之定也。自高祖聞而召之,不至。其后呂后用留侯計,使皇太子卑辭束帛致禮,安車迎而致之。四人既至,從太子見,高祖客而敬焉,太子得以為重,遂用自安。語在留侯傳。
例句: [更多...]
- 獨憶紫芝叟,臨風(fēng)歌舊歌。
- 得道南山久,曾教四皓棋。
- 許隨黃綺輩,閒唱紫芝歌。
明月逐人
典出《全唐詩》卷六十五〈正月十五夜【上元】〉
-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游伎皆秾李【游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玉漏莫頻催】。
羲皇人 羲皇上人 羲皇以上人 上皇人 羲和人
典出《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卷一百十一〈陶潛·與子儼等書〉~2097~
- 告儼、俟、份、佚、佟。夫天地賦命,有生必有終,自古圣賢,誰能獨免。子夏言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四友之人,親受音旨。發(fā)斯談?wù)?,豈非窮達(dá)不可妄求,壽夭永無外請故邪。吾年過五十,少而窮苦荼毒。每以家斃,東西游走。性剛才拙,與物多忤。自量為已,必貽俗患,僶俛辭世,使汝等幼而饑寒耳。余嘗感孺仲賢妻之言,敗絮自擁,何慚兒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鄰靡二仲,室無萊婦,抱茲苦心,良獨罔罔。少年來好書,偶愛閑靜。開...[詳細(xì)]
例句: [更多...]
- 腹中無一物,高話羲皇年。
- 竹庭瓶水新,深稱北窗人。
- 時入閭巷醉,好是羲皇人。
巴人
典出《昭明文選》卷四十五戰(zhàn)國策·宋玉《對楚王問》
-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shù)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shù)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shù)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shù)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固?。李周翰注:「《下里》《巴人》,下曲名也;《陽春》《白雪》,高曲名也?!?/li>
例句: [更多...]
- 郢曲思朋執(zhí),輕紗畫勝游。
- 白頭老尹三川上,雙和陽春喜復(fù)驚。
- 始信郢中人,乃能歌白雪。
摩銅人 摩挲銅人
典出《后漢書》卷八十二下〈方術(shù)列傳下·薊子訓(xùn)〉~2745~
- 薊子訓(xùn)者,不知所由來也。建安中,客在濟陰宛句。有神異之道。嘗抱鄰家嬰兒,故失手墯地而死,其父母驚號怨痛,不可忍聞,而子訓(xùn)唯謝以過誤,終無它說,遂埋藏之。后月馀,子訓(xùn)乃抱兒歸焉。父母大恐,曰:「死生異路,雖思我兒,乞不用復(fù)見也?!箖鹤R父母,軒渠笑悅,欲往就之,母不覺攬取,乃實兒也。雖大喜慶,心猶有疑,乃竊發(fā)視死兒,但見衣被,方乃信焉。于是子訓(xùn)流名京師,士大夫皆承風(fēng)向慕之。后乃駕驢車,與諸生俱詣許下。...[詳細(xì)]
荊人 泣血人
典出《韓非子》卷四〈和氏〉~238~
-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xiàn)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xiàn)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qū)氂穸}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煌跄耸褂?..[詳細(xì)]
例句: [更多...]
- 其兄因獻(xiàn)璞,再刖不履地。卞和名永永,與寶不相墜。勸爾出門行,行難莫行易。
- 圭璧無卞和,甘與頑石列。
- 堅貞與和璧,利用歸干將。
牧羝人
典出《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列傳·蘇建·(子)蘇武〉~2459~
-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jiān)。時漢連伐胡,數(shù)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馀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dāng)。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盡歸漢使路充國等。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jié)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因厚賂單于,答其善意。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莸饶际砍夂虬兮湃司恪<戎列倥?,置幣遺單于。單于益驕,非漢所望也?!芍浣K不可脅...[詳細(xì)]
例句: [更多...]
- 握雪海上餐,拂沙隴頭寢。
- 就烹感漢使,握節(jié)悲陽秋。
- 遂州城中漢節(jié)在,遂州城外巴人稀。
草玄人
典出《漢書》卷八十七下〈揚雄列傳下〉~3565~
- 哀帝時丁、傅、董賢用事,諸附離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時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虺靶垡孕邪祝劢庵?,號曰解嘲。其辭曰:……揚子曰:「……仆誠不能與此數(shù)公者并,故默然獨守吾太玄?!埂垡圆∶?,復(fù)召為大夫。家素貧,耆酒,人希至其門。時有好事者載酒肴從游學(xué),而鉅鹿侯芭常從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劉歆亦嘗觀之,謂雄曰:「空自苦!今學(xué)者有祿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醬瓿也。」雄笑而不...[詳細(xì)]
例句: [更多...]
- 空憶去年春雨后,燕泥時污太玄經(jīng)。
- 能令草玄者,回思入流風(fēng)。
- 一尉便垂白,數(shù)年唯草玄。
白發(fā)何曾饒貴人
典出《全唐詩》卷五百二十三〈送隱者一絕〉
- 無媒徑路草蕭蕭,自古云林遠(yuǎn)市朝。公道世間唯白發(fā),貴人頭上不曾饒。
白發(fā)欺人
典出《全唐詩》卷五百五十九〈春日使府寓懷二首〉
- 〈春日使府寓懷二首〉其一:「一想流年百事驚,已拋漁父戴塵纓。青春背我堂堂去,白發(fā)欺人故故生。道困古來應(yīng)有分,詩傳身后亦何榮。誰憐合負(fù)清朝力【誰言合負(fù)清朝力】,獨把風(fēng)騷破鄭聲?!?/li>
同是天涯流落人
典出《全唐詩》卷四百三十五〈琵琶引〉
- 并序:「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船中夜彈琵琶者【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錚錚然有京邑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xué)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shù)曲。曲罷,憫默,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zhuǎn)徙于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乖娫疲骸笣£柦^夜...[詳細(xì)]
白鶴報鄉(xiāng)人 華表真人
典出《藝文類聚》卷七十八〈靈異部上·仙道〉~33~
- 《搜神記》曰:遼東城門有華表柱,忽有一白鶴集柱頭,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歲今來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xué)仙冢壘壘?!顾旄呱蠜_天。今遼東諸丁,云其先世有升仙者,不知名字。
例句: [更多...]
- 歸來華表上,應(yīng)笑北邙塵。
- 人傳訪道滄海上,丁令王喬每往還。
- 千萬云間丁令威,殷勤仙骨莫先飛。
易水離人
典出《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列傳·荊軻〉~2534~
-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復(fù)為羽聲伉慨,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于是荊軻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例句: [更多...]
- 須知易水歌,至死無悔吝。
- 擊筑飲美酒,劍歌易水湄。
- 恥作易水別,臨岐淚滂沱。
白馬故人
典出《后漢書》卷八十一〈獨行列傳·范式〉~2676~
- 范式字巨卿,山陽金鄉(xiāng)人也,一名氾。少游太學(xué),為諸生,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歸鄉(xiāng)里。式謂元伯曰:「后二年當(dāng)還,將過拜尊親,見孺子焉。」乃共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設(shè)饌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別,千里結(jié)言,爾何相信之審邪?」對曰:「巨卿信士,必不乖違?!鼓冈唬骸溉羧?,當(dāng)為爾醞酒?!怪疗淙?,巨卿果到,升堂拜飲,盡歡而別。式仕為郡功曹。后元伯寢疾篤,同郡郅君章、殷子徵晨夜省視之。元伯臨...[詳細(xì)]
例句: [更多...]
- 系舟偏憶戴,炊黍愿期張。
- 巨卿哭處云空斷,阿騖歸來月正明。
- 素車猶慟哭,寶劍欲高懸。
白眉人
典出《三國志》卷三十九〈蜀書·馬良傳〉~982~
- 馬良字季常,襄陽宜城人也。兄弟五人,并有才名,鄉(xiāng)里為之諺曰:「馬氏五常,白眉最良?!沽济贾杏邪酌室苑Q之。先主領(lǐng)荊州,辟為從事。及先主入蜀,諸葛亮亦從后往,良留荊州,與亮?xí)唬骸嘎匂贸且寻危颂祆褚?。尊兄?yīng)期贊世,配業(yè)光國,魄兆見矣。夫變用雅慮,審貴垂明,于以簡才,宜適其時。若乃和光悅遠(yuǎn),邁德天壤,使時閑于聽,世服于道,齊高妙之音,正鄭、衛(wèi)之聲,并利于事,無相奪倫,此乃管弦之至,牙、曠之調(diào)也。雖...[詳細(xì)]
例句: [更多...]
- 今朝丹闕下,更入白眉人。
- 名嗟黃綬系,才是白眉良。
- 人許白眉長,天姿青云器。
白水真人 文叔真人
典出《后漢書》卷一下〈光武帝本紀(jì)下〉~86~
- 論曰:皇考南頓君初為濟陽令,以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夜生光武于縣舍,有赤光照室中。欽異焉,使卜者王長占之。長辟左右曰:「此兆吉不可言?!故菤q縣界有嘉禾生,一莖九穗,因名光武曰秀。明年,方士有夏賀良者,上言哀帝,云漢家歷運中衰,當(dāng)再受命。于是改號為太初元年,稱「陳圣劉太平皇帝」,以厭勝之。及王莽篡位,忌惡劉氏,以錢文有金刀,故改為貨泉。或以貨泉字文為「白水真人」。后望氣者蘇伯阿為王莽使至南陽,遙望見舂陵...[詳細(xì)]
共204,分11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返回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