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即寧武子。春秋時衛(wèi)國人。衛(wèi)文公、成公時大夫。成公無道為晉所攻,失國奔楚、陳,卒為晉侯所執(zhí)。寧俞不避艱險,周旋其間,卒保其身,而濟(jì)其君??鬃臃Q之曰:“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全上古三代文·卷三
俞,莊子速之子!濟(jì)成公于晉難。謚曰武子。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西周威公,姓姬,據(jù)唐代陸德明《莊子釋文》,本名灶,是中國戰(zhàn)國時期小國西周國西周的第二任國君,西周桓公之子。楊寬《戰(zhàn)國史料編年輯證》考訂為前414年—前367年,在位48年。周顯王二年(前367年)西周威公死后,子惠公繼位,威公少子?xùn)|周惠公公子根與其爭立,后在鞏義市鞏邑(今河南省鞏義市西南)建立東周國,即東周惠公,自此西周、東周分裂。
人物簡介
【生卒】:約前370—約前310 【介紹】: 戰(zhàn)國時宋國人。嘗為魏惠王相。主張聯(lián)合齊楚消弭戰(zhàn)亂,為“合縱”策略之組織者。后受張儀排斥,一度游于楚、宋。善辯,與莊周友善。莊周稱“惠施多方,其書五車”。為名辯學(xué)派“合同異”論之代表人物,持論有“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nèi),謂之小一”,“泛愛萬物,天地一體”等。又富于自然科學(xué)知識,答黃繚問“天地所以不墜不陷”時,“不辭而應(yīng),不慮而對”。有《惠子》,已佚。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介紹】: 一作韓檀。戰(zhàn)國時趙國人。辯士。與公孫龍均為趙國平原君門客,同以善辯著稱,所辯命題有“卵有毛”、“雞三足”;“有意不心”、“有指不至”等。《莊子·天下》稱團(tuán)“飾人之心,易人之意。能勝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
人物簡介
即公子牟。戰(zhàn)國時魏國人。因封于中山,是中山國的王子,所以也稱作中山公子牟。早年曾與公孫龍交好,亡國后改宗莊子。也有說法認(rèn)為魏牟早于莊子。
人物簡介
全晉文·卷七十二【生卒】:約227—272 【介紹】: 西晉河內(nèi)懷人,字子期。“竹林七賢”之一。清悟有遠(yuǎn)識,雅好老莊之學(xué)。為《莊子》作注,于舊注外,發(fā)明奇趣,振起玄風(fēng)。后郭象述而廣之,玄風(fēng)遂盛。與嵇康、呂安善。及康誅,作《思舊賦》以哀之。仕黃門侍郎、散騎常侍。
秀字子期,河內(nèi)懷人,為散騎侍郎,轉(zhuǎn)黃門侍郎,散騎常侍。有《莊子隱解》二十卷,集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