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爾朱榮
相關(guān)人物:
共 135 位
。
共 1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孝明時洛下謠
南北朝 ·
無名氏
北史曰:永熙二年。竇泰破
爾朱榮
。神武入洛。爾朱仲部下有都督張子期自滑臺歸命。神武斬之。斛斯椿由是不安。乃與南陽王寶炬等構(gòu)神武于魏帝。故魏帝心貳于賀拔岳。初。孝明之時。洛下以兩拔相擊。謠言云云。好事者以二拔謂拓拔、賀拔、言俱將衰之兆。
銅拔打鐵拔。元家世將末
⑴
。
⑴ ○《北齊書》神武紀上。北史神武紀?!对娂o》百九作二拔謠。
臨終詩
北魏 ·
元子攸
伽藍記曰:莊帝既誅
爾朱榮
。右仆射爾朱世隆至高都。立長廣王曄為主。遣潁川王爾朱兆舉兵向京師。大軍失利。遂執(zhí)帝還晉陽。縊于三級寺。帝臨崩作《詩》曰:
權(quán)去生道促,憂來死路長。
懷恨出國門,含悲入鬼鄉(xiāng)。
隧門一時閉,幽庭豈復光。
思鳥吟青松,哀風吹白楊。
昔來聞死苦,何言身自當
(○洛陽伽藍記一。《詩紀》百八。)
。
新樂府
①
新豐折臂翁
(一無新豐字)
戒邊功也
(809年)
唐 ·
白居易
① 并序。元和四年為左拾遺時作
新豐老翁八十八,頭鬢眉須皆似雪。
玄孫
扶向店前行,左
(一作右)
臂
憑肩
右
(一作左)
臂折。
問翁臂折來幾年,兼問致折何因緣。
翁云貫屬新豐縣,生逢圣代無征戰(zhàn)。
慣聽梨園歌管聲
(一作唯聽驪宮歌吹聲)
,不識旗槍與弓箭。
無何
天寶
大
徵兵
,戶有三丁點
一丁
。
點得
(一作里胥)
驅(qū)將
(一作向)
何處去,五月萬里云南行。
聞
(一作傳)
道云南有瀘水,
椒花
落時瘴煙起。
大軍
徒涉
水如湯,未過
(一作戰(zhàn))
十人二三死。
村南村北哭聲哀
(一作悲)
,兒別爺娘夫別妻。
皆云前后征蠻者,千萬人行無一回。
是時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
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將
(一作自把)
大石搥折臂。
張弓
簸旗俱不堪,從茲始免征云南。
骨碎筋傷非不苦,且圖
揀退
歸鄉(xiāng)土。
此臂折來
(一作臂折)
六十年,一肢雖廢一身全。
至今風雨陰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
痛不眠,終不悔,且喜老身今獨在。
不然當時瀘水頭,身死魂孤骨不收。
應作云南望鄉(xiāng)鬼,萬人冢上哭
呦呦
⑴
。
老人言,君聽取。
君
(一作何)
不聞開元宰相
宋開府
,不賞邊功防黷武
⑵
。
又不聞
天寶宰相
楊國忠,欲求恩幸立邊功。
邊功未立生人怨,請問新豐折臂翁
⑶
。
⑴ 云南有萬人冢,即鮮于仲通、李密曾覆軍之所也
⑵ 開元初,突厥數(shù)寇邊,時天武軍牙將郝靈筌出使,因引特勒回鶻部落,斬突厥默啜,獻首于闕下,自謂有不世之功。時宋璟為相,以天子年少好武,恐徼功者生心,痛抑其賞。逾年,始授郎將,靈筌遂慟哭嘔血而死也
⑶ 天寶末,楊國忠為相,重搆閣羅鳳之役,募人討之,前后發(fā)二十馀萬眾,去無返者。又捉人連枷赴役,天下怨苦,人不聊生,故祿山得乘人心而盜天下。元和初,折臂翁猶存,因備歌之
評注
(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詠史
(上)
其二
文帝
宋末元初 ·
陳普
七言絕句
性習由來系正邪,古今誰不道蓬麻。
無人說與吹簫相,竇薄淮劉本一家
(自注:淮南厲王之死,薄昭之誅,吳太子之死,吳楚之亂,
梁武王
之驕恣,淮南王、衡山王之叛,戾太子之稱兵,皆以無良師傅與任使奸人同國而然。周勃、灌嬰懲呂氏,選有節(jié)行者傅之,竇廣國弟兄遂為賢戚。燕王旦求入宿衛(wèi),武帝曰:生子當置齊魯禮義之鄉(xiāng),乃置之燕,果有爭心。然則性習邪正之說,漢之君臣非獨賈生知之也。使當時能充其說,先之天子太子,而概之貴戚諸侯王,漢其三代矣。明于此而暗于彼,得之一家而失之天下,可謂猷之不遠矣。)
。
冷山行
金 ·
趙秉文
禪房閣雨鎖春陰,幽人切切鳴幽琴。
一聲兩聲風蕭森,三弄五弄天沈沈。
紛綸十指終不亂,雙鸞對舞揚哀音。
初為湘靈怨,再鼓別鶴吟。
弦聲按抑止復作,忽然變態(tài)窮?嵚。
曲終從容奏恬淡,落花啼鳥青春深。
苗夫子,吾獨知爾心。
胡為翻作冷山操,此意似欲為師箴。
昔年憶侍明光宮,曾以絲桐沃舜聰。
薰風一曲巖廊靜,萬國無為至化中。
明昌有道真重瞳,重瞳左右多夔龍。
朝廷詔起冷巖公,鼎湖龍去弓劍空。
不聞
天寶相國
忠,漁陽馬嘶旌旂紅。
圣主中興日月功,首誅羿浞鋤群兇。
張公上書見大計,臣以琴諫非琴工。
先生年來到骨窮,但愿四海無兵戎。
夜闌更請彈三樂,臣獨饑寒亦不惡。
竹鹿辭
元 ·
王惲
竹鹿出南海布哈拉國赤毳雪文狀若龜背然頂有雙茸葳蕤如珊瑚巨枝至元廿七年秋八月上進過福唐予獲見之昔
梁武王
游兔園宴忘憂館命諸臣賦苑中諸物文鹿其一也余因即其所賦考之正此鹿也因作竹鹿
竹鹿亦瑞獸,頂有珊瑚茸。
素綦為紋
(上缺)
(下缺)
,極騰仙蹤。
??風吹墮海洋
(下缺)
,玉樹青蔥瓏。
攸伏日與群甡從,一則
(缺)
道通。
君不見漢武獲異獸,非辟西南封。
迢迢茲鹿來,漢道相比隆。
東南際海國萬數(shù),將見珠香犀象等物相率皆來同。
客荊南三年出入唯一馬近以病死戲作此語
元初 ·
胡祇遹
齊景馬千駟,愛駒心未盈。
山谷量牛馬,亦有
爾朱榮
。
胡子官南方,一馬何零丁。
今晨以病殂,家僮走嗟驚。
呼童前致辭,爾心宜少寧。
莝秣不苦勞,廢眠起寒更。
望我官職高,裘馬頗肥輕。
結(jié)駟復連騎,揚鸞應和鈴。
我豈無是心,義命難稱情。
杕策謁軍門,云臺儼圖形。
騎驢三十載,以詩了平生。
賦分有厚薄,造物持權(quán)衡。
畜馬與畜德,各求千載名。
徐步以當車,吾亦不徒行。
魏十四主東魏一主
①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① 拓跋圭以晉安帝隆安二年戊戌稱帝,什翼犍之孫也,在位十二年,被弒。明元,十四年。太武,二十九年,被弒。文成,十三年。獻文,六年。傳位于子孝文,二十八年。宣武,十四年。孝明,十三年,被弒。孝莊,二年,被弒。節(jié)閔,一年,被弒。孝武,一年,被弒。東魏孝靜,十七年,被廢。西魏文帝,十八年。子欽,三年,被廢。恭帝,二年,丙子禪于周。共一百五十九年
拓跋圭之先世居朔野,自晉憫建興三年詔進猗盧爵為代王,開國所自始也。及孝武之世,秦苻堅擊代,什翼犍奔陰山之北,其孫圭依母走依賀納,不數(shù)年而即位。乘慕容之衰,南取并州,東舉幽、冀,稱魏,僭號,遂命朝野束發(fā)加帽,分尚書諸曹,置五經(jīng)博士,命郡縣大索書籍。圭雖戎狄,而進乎中國,豈飛鸮食桑椹而音始改,習漸使然;抑厲人取夜火而視所生中情自逼邪?明元紹緒,寇盜群起,乃能殲渠散脅以安內(nèi),筑塞修邊以攘外,其規(guī)模益遠矣。太武繼之,摧赫連,取統(tǒng)萬,梟蒲洪,開關(guān)中,吞遼羯,臣燕馮,虜沮渠,并河右,高車稽顙,蠕蠕匿形。奈何哉雄心不已,思造瓜步飲江湖以療渴,竟至六州皆赤地而無馀。宋之遭掠不可勝,魏之死傷亦過半。國人皆尤,宗愛逞逆,吾猶恨佛貍之不死于卯而死于辰也。所幸文武鎮(zhèn)靜,中外復寧。獻文清剛,付托有子。及孝文親政,樂善好賢,情如饑渴。移風易俗,雅慕中原。禁胡服而斷北語,定族姓而改元氏。親祠孔子,廣立四門。自左衽以來,文治之盛未有至于斯者,可以為文矣!惜乎宣武弗負,孝明幼沖,胡后宣淫,毒主開釁;于是
爾朱榮
興晉陽之甲,揮鞭伊雒。母后幼主殞首河陰,公卿百官濡血馬足。雖孝莊勇決,手刃賊臣,而輕兵叩宮,禍不旋踵。節(jié)閔幽酖于門下,孝武奔死于長安,孝靜立于高歡,為澄所毆,為洋所殘。文帝立于宇文,至欽而廢,至廓而禪。東西分裂,相繼皆亡。雖天厭夷德,假手齊周,以授命隋、唐;然而傳主十四,歷年百六,風聲文物,斑斑可考。以視宋、齊、梁、陳朝傾暮奪,未能望其肩背也。予讀《北史》而重慨夫夷狄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信夫。
胡人左辮安能脫,羊質(zhì)豺心空茍活。
魏圭束帽始吞華,分曹置學何超越。
明元平盜復防邊,大武雄材誰敢越。
兗豫幽雍入并包,自淮逾漢供彼捋。
佛貍未應卯年謠,春燕無家總林末。
天道何曾遂果無,槊貫嬰兒還自剟。
浚弘相繼北南休,孝文出類文風豁。
遷喬出谷豈徒然,以夏更夷如洗抹。
文治終難久屬夷,夷運百年應易撥。
宣武閒居失搆堂,孝明沖子漫嗟咄。
楊白花已河陰沉,
爾朱榮
向雒陽喝。
莊閔逾年祿永終,東西自此名分割。
東雒長柯寄六渾,西安大柄繇黑獺。
堪憐孝武入長安,辭湯得火徒蹩躠。
東靜及身遇高洋,西文再傳終拓跋。
吁嗟元魏洵狄豪,百五十齡天乃奪。
君看齊周二紀馀,接瞬中原歸我撻
(拓跋氏自晉憫帝詔進猗盧爵代王,及符堅擊代,什翼犍奔陰山北,其孫圭至安帝戊戌僭號,為太祖道武帝。清河王紹弒之。子齊王嗣誅紹,為太宗明元帝。子燾立,為世祖太武帝。中常侍宗愛弒之。太子晃先一歲卒,孫浚立,為高宗文成帝。子弘立,為顯祖獻文帝。傳子宏,稱太上皇帝。又五年,太后弒之,宏改姓元氏,為高祖孝文帝。子恪立,為世祖宣武帝。子詡立,為肅宗孝明帝。胡太后弒之,立臨洮王世子釗。
爾朱榮
殺后及釗,立獻文孫長樂王子攸,為敬宗孝莊帝。爾朱兆弒之,立長廣王曄,一年,爾朱世隆廢之。立廣平王恭,為節(jié)閔帝。高歡滅爾朱,并酖節(jié)閔,立孝莊孫平陽王脩,為孝武帝。奔長安,就宇文泰,為泰所酖。歡立孝文子清河世子善見,為孝靜帝,號東魏。己巳,高洋弒之。泰立孝文孫南陽王寶炬,為文帝。子欽立,泰廢之,立文帝第四子廓,為恭帝。丙子,禪于周,宇文護弒之。)
。
從菅涔抵偏頭關(guān)
(菅涔即汾水源。或作管涔,誤。)
明末清初 ·
閻爾梅
七言律詩
菅涔嶺下考汾源,處處邊城閉北門。
千百峰巒多是土,兩三窯穴各成村。
山童劍賜劉元海,天柱兵歸賀六渾。
試看河西深雪里,毛房列住吉囊孫
(劉淵得神劍于菅山,即此。天柱,
爾朱榮
爵號。賀六渾,高歡小名。吉囊,即順義王俺答兄,今住牧河套者皆其后。)
。
九日過李十一二耆山房賦贈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白晝婆娑古樹下,華堂無事招儒雅。
蘇門高士過彈琴,
天寶將軍
來畫馬。
此日重陽黃菊開,寂寥馀我登高臺。
被發(fā)狂游人削跡,持觴高論爾憐才。
江山戰(zhàn)后秋無色,天地窮陰消不得。
周王兵士化沙蟲,漢代衣冠委荊棘。
君家殉國有難兄,散盡黃金事不成。
脊令空抱萇弘血,鴻雁猶吞伍尚聲。
我在山中無素業(yè),一遇屠沽歡笑接。
道成不屑居神仙,氣使翻然作游俠。
為君題詩花萼樓,羽聲慷慨誰不愁。
共 1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