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十八【生卒】:382—460 【介紹】: 南朝宋廬江灊人,字彥德。何叔度子。少好摴蒲,及長,以操行見稱。晉時為臨津令。入宋,領太子中庶子。雅好文義,從容賞會。文帝元嘉十三年,為丹陽尹。立宅南郭外,聚生徒講學,徐秀、何曇、黃回等并慕道而來,謂之“南學”。遷尚書令,時有諫諍。太子劉劭殺文帝自立,進位司空。討劭將佐家屬在京都者,劭悉欲誅之,賴尚之得全免,故孝武帝即位,仍以為尚書令。卒謚簡穆。
尚之字彥德,叔度子。義熙中為臨津令,武帝領征南將軍,以為主簿,及受禪,以病廢。少帝時為中書侍郎。文帝即位,為臨川內史,入為黃門侍郎、尚書吏部郎、左衛(wèi)將軍,領太子中庶子,遷侍中、丹陽尹。徙祠部尚書,領國子祭酒,遷吏部尚書,進中書令、中護軍,遷尚書右仆射,加散騎常侍,遷左仆射,轉尚書令,領太子詹事。元兇弒立,進司空。孝武即位,復為尚書令,領吏部,遷侍中左光祿大夫,加特進,尋為開府儀同三司,復領中書令。大明四年卒,年七十九,贈司空,謚曰簡穆,有集十卷。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十九【生卒】:388—468 【介紹】: 南朝宋太原祁人,字彥德。東晉末,劉裕辟為從事史。宋文帝元嘉中,為汝陰太守。屢請北伐。元嘉二十七年,率主力軍,圍攻滑臺,數月不下,乘機搜刮,大失人心,為魏所敗。劉劭殺文帝自立,劉駿起兵討之,玄謨將兵應駿。及駿稱帝,除徐州刺史。預討劉義宣、臧質,封曲江縣侯。孝武帝大明元年,為雍州刺史,不顧豪族反對,力行土斷。將僑置三郡并為一郡,流寓之人都編入戶籍。孝武帝死,受顧命。以嚴直不容,徙青、冀二州刺史。少帝狂悖,玄謨屢表諫諍。明帝時官至南豫州刺史。卒謚莊。
玄謨字彥德,太原祁人。義熙中,武帝臨徐州,辟為從事史。景平末,謝晦為荊州,請為南蠻參軍、武昌太守。元嘉中補長沙王義欣鎮(zhèn)軍中兵參軍,領汝陰太守。后為興安侯義賓輔國司馬彭城太守,加寧朔將軍。元兇弒立,以為益州刺史。孝武即位,除徐州刺史,加都督,假輔國將軍,拜豫州刺史前將軍,封曲江縣。免,尋復為豫州刺史,遷寧蠻校尉旌州刺史,后為金紫光祿大夫,領太常。尋領起部尚書。又領北選,遷平北將軍徐州刺史,轉領軍將軍。前廢帝即位,徙青冀二州刺史。明帝即位,除大將軍江州刺史,尋為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領護軍,遷南豫州刺史,卒年八十一,謚曰莊公。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十二【生卒】:390—475 【介紹】: 南朝宋吳郡吳人,字弘瑋。起家州從事。文帝元嘉中,拜義興太守。劉劭殺文帝自立,琛隨劉誕起事。孝武帝孝建元年,以起事功封永新縣五等侯。前廢帝時為吳郡太守。明帝泰始初,與四方同反,兵敗,奔會稽。臺軍既至,歸降。終員外常侍、中散大夫。
琛字弘瑋,吳郡吳人。晉司空和之曾孫,景平中除大匠丞、彭城王義康右軍驃騎參軍、晉陵令、司徒參軍、尚書庫部郎、本邑中正。元嘉中補司徒錄事參軍,山陰令,遷少府。出為義興太守,徙東陽太守,忤旨黜免。后假建威將軍,除東海王祎冠軍司馬。行會稽郡事,復為隨王誕安東司馬。元兇弒立,以為會稽太守。誕起義,加冠軍將軍。事平,遷吳興太守。孝建初為寧朔將軍、吳郡太守,封永新縣侯。大明初免,尋召為西陽王子尚撫軍司馬,仍為吳興太守,起為大司農都官尚書、新安王子鸞北中郎司馬、東海太守,行南徐州事,隨府轉撫軍司馬,前廢帝即位,復為吳郡太守,泰始初丁母憂,服闋,起為員外常侍中散大夫,元徽三年卒,年八十六。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十九【生卒】:397—464 【介紹】: 南朝宋東莞莒人,字道寶。少孤貧,有志操。東海何承天以女妻之。宋少帝景平二年,除駙馬都尉。宋文帝元嘉中遷建康令,善糾摘微穩(wěn),甚有政聲。為襄陽令,修復六門堰,百姓受其利。元嘉二十七年,大舉北伐,斬楊高。劉劭殺文帝,秀之起兵,以起義功封康樂縣侯。官終雍州刺史。謚忠成。
秀之字道寶,穆之從兄子,少帝末除駙馬都尉奉朝請,文帝時除撫軍江夏王義恭平北彭城王義康參軍,出為無錫、陽羨、烏程令,選建康令,除尚書中兵郎,重除建康令。孝武鎮(zhèn)襄陽,以為撫軍錄事參軍襄陽令,改領廣平太守,除督梁南北秦三州諸軍事、寧遠將軍、西戎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孝武即位,遷使持節(jié)督益寧二州諸軍事、寧朔將軍、益州刺史,進號征虜將軍,改督為監(jiān),封康樂縣侯。尋遷監(jiān)郢州諸軍事郢州刺史,征為右衛(wèi)將軍,遷丹陽尹,又遷尚書石仆射,領太子右衛(wèi)率,出為使持散騎常侍,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隨二郡諸軍事,安北將軍、寧蠻校尉、雍州刺史,大明八年卒,贈侍中司空,謚曰忠成公。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十六【生卒】:400—454 【介紹】: 南朝宋東莞莒人,字含文。臧熹子。有氣干,好言兵權。宋文帝時,為徐兗二州刺史。文帝元嘉末,以御北魏軍功,遷雍州刺史。后與諸將生擒劉劭,封始興郡公,為江州刺史。孝武帝立,質遇事專行,慶賞不稟朝廷,屢被檢詰,漸猜懼,謀立南郡王劉義宣,舉兵反,兵敗被殺。
質字含文,燾弟子,晉末為宋世子中軍。參軍武帝受禪,遷員外散騎侍郎。元嘉初為江夏王義恭撫軍。徙給事中,出為建平太守,遷寧遠將軍歷陽太守,又遷竟陵江夏內史,復為建武將軍巴東建平二郡太守,征為使持節(jié)、都督徐兗二州諸軍事、寧遠將軍、徐兗二州刺史,復為建威將軍義興太守,遷太子左衛(wèi)率,尋為輔國將軍、假節(jié)、進使持節(jié)、監(jiān)雍涼南北秦四州諸軍事、寧蠻校尉雍州刺史,封開國子。元兇弒立,以為丹陽尹征虜將軍,不受。孝武舉兵,版進征北將軍,及即位,以為都督江州諸軍事、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加散騎常侍持節(jié),封始興郡公,尋奉南郡王義宣舉兵反,伏誅。
人物簡介
【生卒】:403—459 【介紹】: 南朝宋吳興武康人。初辟主簿。文帝時,位尚書左丞。歲有水旱,議立常平倉以救民急。后為始興王劉浚衛(wèi)軍長史。及太子劉劭殺文帝自立,被遣還東募人。為隨王劉誕收捕下獄,后獲赦。孝武帝大明元年,為徐州刺史。謹實清正,所蒞有稱績。曾使北人裴景仁撰《秦記》,敘前秦苻氏史事。卒官祠部尚書。
人物簡介
【生卒】:405—440 【介紹】: 南朝宋陳郡陽夏人,名齊媯。宋文帝后。初生劉劭,形貌異常,欲殺之,帝止之。帝待后恩禮甚篤而性吝。后每求上以錢贍家,所得甚薄,而潘淑妃有寵,所求無不得。因恚恨稱疾,不復見帝。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十九【生卒】:406—455 【介紹】: 南朝宋南蘭陵人。宋武帝蕭皇后侄。少未知書,后折節(jié),有令譽。頗工隸書,善彈琴,能騎射。起家瑯邪王大司馬行參軍,襲爵封陽縣侯。宋文帝元嘉十年,氐王楊難當襲漢中,梁州刺史甄法護棄城走。十一年思話以梁、南秦二州刺史遣將破楊難當,收復漢中。三十年,劉劭殺文帝,思話率軍以應劉駿討劭。孝武帝即位,歷中書令、郢州刺史。凡歷州十二,杖節(jié)監(jiān)都督九,愛才好士,人多歸之。
思話,南蘭陵人,孝懿皇后弟子。義熙末除瑯邪王大司馬參軍。轉相國參軍,永初初,丁父憂去職,服闋,拜羽林監(jiān),襲爵,封陽縣侯,轉宣威將軍彭城沛二郡太守。元嘉初,謝晦為荊州,請為司馬,不就,遷中書侍郎、振武將軍、青州刺史,以避虜征下廷尉,起為橫野將軍梁南秦二州刺史,加節(jié)進號寧朔將軍,遷臨川王義慶平西長史南蠻校尉,又除衡陽王義季安西長史,遷寧蠻校尉、雍州刺史、襄陽太守。入為侍中,領太子右衛(wèi)率,尋改領左衛(wèi)將軍南徐州大中正,復出為寧蠻校尉雍州刺史,遷護軍將軍,代孝武為撫軍將軍兗徐二州刺史,免。元兇弒立,復先職。孝武即位,以為散騎常侍、中書、丹陽尹,出為鎮(zhèn)西將軍郢州刺史,孝建二年卒,贈征西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謚曰穆侯。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生卒】:407—453 【介紹】: 即宋文帝。南朝宋武帝第三子。小字車兒。封宜都郡王。及少帝廢,徐羨之、傅亮等迎立為帝。即位后,誅殺徐羨之、傅亮、謝晦等,親執(zhí)朝政,集權中央。又整頓吏治,重視學術,社會安定,經濟復蘇,史稱“元嘉之治”。然對北魏作戰(zhàn),屢失利,江北大受擄掠。后為太子劉劭所殺。在位三十年,謚文,廟號太祖。
帝諱義隆,小字車兒,武帝第三子。義熙十一年封彭城縣公,歷徐州司州荊州刺史,宋受禪,封宜都王,鎮(zhèn)湘州。景平二年八月即位,改元元嘉,在位三十年,為元兇劭所弒,謚曰景皇帝,廟號中宗。孝武定亂,改謚曰文皇帝,廟號太祖,有集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