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劉義康

相關(guān)人物:共 29 位。
共 6 首
《宋書》樂志曰:讀曲歌者。民間為彭城王義康所作也。其歌云。死罪劉領(lǐng)軍。誤殺劉第四。是也。古今樂錄曰:讀曲歌者。元嘉十七年。袁后崩。百官不敢作聲歌。或因酒燕。止竊聲讀曲細(xì)吟而已。
花釵芙蓉髻,雙鬢如浮云。
春風(fēng)不知著,好來動羅裙。
⑴ ○《樂府詩集》四十六?!对娂o(jì)》五十五。
讀曲歌 南北朝 · 無名氏
《宋書》曰:讀曲歌者。民間為彭城王義康所作也。其歌云。
死罪劉領(lǐng)軍,誤殺劉第四
⑴ ○《宋書》樂志?!稑犯娂匪氖?。
左云。古辭。《唐書》樂志曰:烏夜啼者。宋臨川王義慶所作也。元嘉十七年。徙彭城王義康于豫章。義慶時為江州。至鎮(zhèn)。相見而哭。文帝聞而怪之。徵還。慶大懼。伎妾夜聞烏夜啼聲??埤R閤云。明日應(yīng)有赦。其年更為兗州刺史。因此作歌。故其和云。夜夜望郎來?;\窗窗不開。今所傳歌。似非義慶本旨。古今樂錄曰:烏夜啼。舊舞十六人?!鹋R川王義慶。當(dāng)作彭城王義康。
歌舞諸少年,娉婷無穜跡。
菖蒲花可憐,聞名不曾識。
秋景 天清木葉聞 宋末元初 · 劉辰翁
五言排律
天意清如水,何曾染世氛。
秋風(fēng)何處起,木葉朅來聞。
野有牛羊下,高無鴻雁群。
涼驚枝上墜,聲向靜中分。
霜井嬋娟淚,冰溝冥漠君(自注:宋彭城王修東府城,得古冢明(原誤作名)器,祭而葬之,號冥漠君。)。
斷腸題柿濕,一半是行云。
我知非行 明末清初 · 樸?
我知非,二十九年都是非。
我昔少年日,門戶方光輝。
朱輪亦十出,黨懿皆紫緋。
不以此時早思量,倚伏消長昧其機。
十二通籍朝金門,銀鞍金勒驅(qū)騑騑。
銀鞍金勒何可常,繁榮暗隨朝露晞。
朝露晞,人事喜乖違。
君不見宋室劉義康,晚讀漢史淚沾衣。
當(dāng)時不解斂身退,滿地羿彀何所歸。
幸我桑榆未太迫,再拜呼天猶可祈。
愿將二十九年事,山岳之大秋毫微。
一一盡付東流水,急與宋鹢俱退飛。
此后身計我自知,一畝之宮雙板扉。
人間榮瘁都不管,我耕我田充我饑。
噫吁噓,我之知非差自強,何似古人戰(zhàn)勝肥。
烏夜啼 明末清初 · 閻爾梅
宋元嘉中,徙彭城王義康于豫章郡。時臨川王義慶為江州,相見而哭。文帝怒,召義慶還宅,義慶大懼。妓妾聞烏夜啼,叩齋閣云:「明日當(dāng)有赦至?!辜暗?,改兗州刺史。因作此歌。后人誤以為征婦、出塞等曲,則謬矣。
烏夜啼,啼不止,從來烏啼不如此。
星黑窗未明,心驚披衣起。
郎歸倘在今夜里。
按:右與《子夜歌》《莫愁樂》《襄陽樂》《前溪》《石城》《王昭君》等曲,皆清商三調(diào)。三調(diào)者,平調(diào)、清調(diào)、瑟調(diào)也。亦曰清樂,乃周房中樂之遺聲。漢魏相繼,至?xí)x不絕。永嘉之亂,中朝舊曲散落,而清商猶傳江左。所謂梁、宋新聲,元魏孝文之所收纂是也。隋文帝篤好清樂,以為華夏正聲。故平陳之后,置清商府,若《巴渝》《白纻》皆在焉。至唐武后時,猶存六十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