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韋皇后

相關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喬妃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徽宗妃。
初與高宗母韋賢妃俱侍徽宗鄭皇后,結為姊妹,相約先貴者毋相忘。
既而得幸徽宗,遂引韋氏。
欽宗靖康中,從徽、欽二帝被俘北去。
及韋氏還宋,大慟而別。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開封人。
顯仁太后季弟。
欽宗靖康末,官至拱衛(wèi)大夫。
高宗即位,遷親衛(wèi)大夫。
性暴橫,不循法度。
太后自金還,將入境,乃封平樂郡王,迎太后歸,即令致仕。
后責授寧遠軍節(jié)度副使、袁州安置。
數(shù)年復故職,累遷太保、太傅。
全宋文·卷三九一四
韋淵(?
——一一五三),開封(今河南開封)人,高宗母顯仁太后季弟。
靖康末,官至拱衛(wèi)大夫、忠州防禦使。
高宗即位,遷親衛(wèi)大夫、知東上閤門事。
稟性暴橫,帝慮其有過,難于行法,遂遷福建路副總管,淵引疾丐祠。
太后自金還,乃封平樂郡王,令逆于境上,從后歸,即令致仕。
以詆毀太后,責授寧遠軍節(jié)度副使,袁州安置。
數(shù)年復故職,累遷太保、太傅。
紹興二十三年卒,贈太師。
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六五,《宋史》卷四六五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06—1139 【介紹】: 宋高宗后。
開封祥符人。
邢煥女。
高宗為康王時所聘。
金人入京師,從三宮北遷。
徽宗遣曹勛歸,后脫所佩金環(huán)付勛,以與康王早相見為愿。
高宗即位,遙冊為皇后。
后卒于五國城,金人秘之,高宗虛中宮以待者十六年。
顯仁太后回鑾,始聞,謚懿節(jié),改謚憲節(jié)。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07—1187 【介紹】: 即宋高宗,字德基?;兆诘诰抛?。宣和初封康王。欽宗靖康二年,金兵俘徽、欽二宗北去,乃即帝位于南京。拒李綱、宗澤抗金主張,從黃潛善、汪伯彥南遷避敵之議,先退至揚州,繼又渡江南奔,建行都于臨安,史稱南宋。鎮(zhèn)壓鐘相、楊么等起義。一度任用岳飛、韓世忠等抗金名將。為求和,與宰相秦檜設計收諸大將兵權,殺害岳飛,割地、稱臣、納貢于金。紹興三十二年,傳位于趙慎。稱太上皇帝。在位三十六年。有《翰墨志》。
全宋詩
宋高宗趙構(一一○七~一一八七),字德基,徽宗第九子。初封蜀國公,廣平郡王。宣和三年(一一二一)進封康王。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使金,得還。二年,金兵俘徽、欽二帝北去,乃即帝位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后建行都于臨安,史稱南宋。在位三十六年,建元建炎、紹興。紹興三十二年(一一六二)傳位于孝宗趙慎,稱光堯壽圣憲天體道性仁誠德經武緯文紹業(yè)興統(tǒng)明謨盛烈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卒,年八十一,葬思陵。謚曰圣神武文憲孝皇帝,廟號高宗。光宗紹熙二年(一一九一),加謚受命中興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著有《翰墨志》一卷,今存。事見《宋史》卷二四至三二《高宗本紀》?!∷胃咦谠?,據(jù)《寶慶會稽續(xù)志》等書所錄,編為一卷。
詞學圖錄
趙構(1107—1187) 即宋高宗,字德基,徽宗第九子,欽宗弟。葬于永思陵(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35里處寶山)。精書法,善真、行、草書,筆法灑脫婉麗,自然流暢,得晉人神韻,自謂:"余自魏、晉以來以至六朝筆法,無不臨摹,眾體備于筆下,意簡猶存取舍,至若禊帖,測之益深,擬之益嚴,以至成誦。"明陶宗儀《書史會要》稱:"高宗善真、行、草書,天縱其能,無不造妙。"陸游:"思陵妙悟八法,留神古雅,訪求法書名畫,不遺余力。清閑之燕,展玩摹拓不少怠。" 著有《翰墨志》一卷,傳世墨跡有《草書洛神賦》、《正草千字文》及《光明塔碑》等。
全宋文·卷四四三九
宋高宗趙構(一一○七——一一八七),字德基,徽宗第九子,母韋賢妃。
初授定武軍節(jié)度使、檢校太尉,封蜀國公。
大觀二年封廣平郡王。
宣和三年進封康王。
靖康元年冬,被詔使河北,至磁州,不進,轉赴相州,拜河北兵馬大元帥,開帥府。
二年夏,聞金兵俘徽、欽二帝北去,遂南赴南京應天府。
五月,即帝位,改元建炎。
史稱南宋。
初用李綱為相,宗澤守汴,力謀恢復。
然性素怯懦,拒絕李綱、宗澤抗金主張,復用黃潛善、汪伯彥逃跑之議,初退至揚州,繼渡江奔杭州。
三年三月,苗傅、劉正彥發(fā)動政變,被迫退位,政變平,復位。
尋為金人窮追至浙東海中,不得已,復任用岳飛、吳玠、韓世忠、劉锜等抗金名將,擊退金人,還駐臨安府,遂以為行都。
然猥懦猜忌,坐失事機,相秦檜,殺岳飛,收諸大將兵權,乞和于金,于紹興十一年與金訂立割地、稱臣、納貢之屈辱和議,偷安忍恥達二十馀年。
紹興三十二年傳位于孝宗,稱太上皇帝。
后累上尊號曰「光堯壽圣」。
在位三十六年,年號二:建炎、紹興。
淳熙十四年崩,年八十一。
喜書法。
著有《翰墨志》一卷(存)、御集一百卷。
見《宋史·高宗紀》,《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玉海》卷二八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寧州人,字少虛。
高宗紹興八年賜同進士出身。
歷官禮部尚書兼侍讀。
為奉迎使至金,迎高宗母韋賢妃返宋有功。
十六年,以敷文閣學士知廣州。
全宋詩
莫將,字少虛,豫章分寧(今江西修水)人(《五燈會元》卷二○)。高宗紹興七年(一一三七)通判利州。八年,賜同進士出身,除起居郎(《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一六、一二四、一二五)。十二年,權禮部尚書兼侍讀(《宋會要輯稿》職官五一之一四)。十六年,出知廣州,(《宋會要輯稿》儀制一一之一四)。
全宋文·卷四四三一
莫將(?——一一四六),字少虛,洪州(治今江西南昌)人。紹興七年以右朝散郎通判利州,七年代還,行太府寺丞,轉司農寺。八年十二月以上書力附和議,賜同進士出身,除起居郎。次年擢司農卿,充金國使臣伴送使。以奉使宣力,特除集英殿修撰、京畿都轉運使。又遷工部侍郎,除迎護梓宮奉迎兩宮使。尋遷尚書兼侍讀。十二年,以敷文閣學士知明州,十四年知福州,次年移廣州。十六年卒,特賜端明殿學士。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一六、一二四、一二五、一三三、一三四、一四三、一四七、一五二、一五三、一五五,《宋會要輯稿》儀制一一之一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嘉州夾江人。
善醫(yī)術。
顯仁太后苦目疾,國醫(yī)不能治,有薦坦。
高宗召問:“何以治身?”坦曰:“心無為則身安,人主無事則天下治。
”引治太后目疾立愈。
帝厚賜之,一無所受。
復問以長生久視之術,坦曰:“先禁諸欲,勿令放逸,丹經萬卷,不如守一。
”帝書“清凈”以名其庵。
全宋詩
皇甫坦,字履道(《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續(xù)編卷三),夾江(今屬四川)人。
道士。
善醫(yī)術,紹興十九年(一一四九)治瘉顯仁太后目疾(《宋史》卷二四三)。
高宗曾書「清靜」二字以名其庵,且繪其像禁中。
宋史》卷四六二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