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朱自英

共 6 首
上清宮 北宋 · 文同
瓊臺橫紫霄,上有縹緲居。
云霞抱窗戶,日月循庭除。
飛羽下金輦,隱芝吟玉書。
俯首視人間,人間臭如帤。
仙師足厭踏京洛,亦復(fù)懶控茅峰鶴。
遺形聊示德充符,閉目定從陳鐵腳(自注:事見《山記》朱自英傳。)。
簡唐先生谷 宋 · 章甫
七言律詩
藩籬落日鳥雀鬧,江湖西風(fēng)鴻雁高。
病軀已厭秋夜永,農(nóng)事更傷終歲勞。
窮愁滿眼未容遣,俗物敗意時相遭。
隱芝庵中有高士,拄杖請來同出遨。
白發(fā)嘆 其一 (1222年) 南宋 · 王邁
日月轉(zhuǎn)四時,團團輾清昊。
人生一世間,輕塵棲弱草。
寒暑不相貸,容鬢豈常好。
嗟予涉世紛,聞道苦不早。
塵勞縱掀簸,冉冉風(fēng)中葆。
行年將四十,素標(biāo)已插腦。
星星才數(shù)莖,爛熳色勝縞。
耘鑷雖暫無,安能遏衰槁。
黃精似可餌,已白恐難掃。
幸有琴心文,真訣堪卻老。
華池溉隱芝,青青可常保。
斯理不吾欺,從今勤探討。
要當(dāng)驗他時,難為常人道。
春風(fēng)淡蕩開松扉,盡日往來輪鞅稀。
雨歇花臺晴藹藹,煙深蘭畹風(fēng)猗猗。
高游云水麋鹿友,下視塵土蠛蠓飛。
清歡自是樂幽討,倘許他年分隱芝。
復(fù)其見天地之心乎,群陰剝,一陽萌。
句尖拆,百物生。
若動若植,有情無情。
或蠢蠢而自動,或欣欣而向榮。
有自然之生意,莫之為而咸亨。
于是有款啟子問于觀妙先生曰:孰主張是,有品物之流形。
孰維綱是,有四序之相更。
天何為而能生,地何為而能成。
春若何而發(fā)育,秋若何而凋零。
氣于何而收藏,又自何而流行。
先生曰:天與地兮合德,博厚高明。
人與物兮并生,運動視聽。
原其始則曰元,其惟體物體事,而統(tǒng)之乎亨與利與貞者乎。
在天曰乾元,萬物之所資生也。
在地曰坤元,萬物之所資成也。
在四時而為春,品卉以之敷英。
在四端而為仁,人心以之喚醒。
茍觸類而長之,則端倪之露呈。
嗚呼,陰陽迭運,日月虧盈。
于穆不已,無臭無聲。
潤萬物以風(fēng)雨,鼓萬物以雷霆。
作之善者栽培,作不善者頹傾。
此則天之所以有此元也,河岳流峙,水土和平。
其道敏樹,載種載耕。
成萬物而協(xié)贊,利萬物而不爭。
無一物之或廢,無一息之或停。
此則地之所以有此元也。
若乃條風(fēng)至麗景晴。
鳥獸兮孳尾,倉庚兮載鳴。
雜花兮生樹,芳草兮青青。
此則四時之元也。
人之為人,取仁為名。
有自家之天地,得此元而清寧。
隱就死之觳觫,惕入井之孩嬰。
物吾相與之儕流,民吾同胞之弟兄。
擴此心而充之,德足以長人。
與天地同其高厚,并其寬宏也。
此則四端之元也。
至若鳶飛兮魚躍,動天機于冥冥者也。
火燃兮泉達(dá),朕物性而生生者也。
避生草兮不踐,麒麟之得此元能靈者也。
鵲遇害而遠(yuǎn)逝,鳳凰之得此元能靈者也。
是以羲畫卦兮闡奧理,文有言兮啟后氓。
亙?nèi)f古兮長存,皎日星兮流晶。
堯舜得之,欽恤其刑。
湯武得之,撫育孤煢。
以至于吾夫子,元氣也天地也無跡也。
無所不覆,無所不載,不言而化,無為而成。
其位育之功,中和之德,垂萬代兮千齡。
不違仁而春生,顏氏之所以得天地之精也。
養(yǎng)浩然兮塞天地,孟子之所以全夜氣之清也。
若夫茂叔之養(yǎng)此元兮,草不除乎中庭。
伊川之?dāng)U此元兮,諫折柳于王庭。
有一團之和氣兮,全此元者其惟伯程子乎。
充德性而光輝兮,有此元者其惟朱考亭乎。
夫何眾人之梏亡,乃如聾而如盲。
羌自絕而自賊,欲逐逐兮營營。
方塘兮茅塞,理徑兮榛荊。
是冠屨之禽獸,能語言之猩猩。
然子諒之一端,自藹然于瞻聆。
得其養(yǎng)而能長,果此心之惺惺。
噫,元者維何,其用惟誠。
天與地兮中和,以此誠也。
物與人兮和醇,亦此誠也。
閑邪存誠,我嘗聞于羲經(jīng)。
繼善成性,我又聞于羲經(jīng)。
子如不信,視此羲經(jīng)。
遂作箴以贈之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
人之一身,亦一乾坤。
引而伸之,眾妙之門。
春風(fēng)融融,萬物氤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