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功立德,惟武惟文。
銘戈著范,勒鼎昭勛。
名懸日月,氣稟風云。
誰其克紹,卓矣夫君。
緒派伊笙,□隆淮筮。
肇錫官族,即榮昌裔。
袞服有輝,旗章靡替。
明德斯謀,高門是繼。
英英亮狀,灼灼瑰奇。
不愆于道,無忒其儀。
光含巨闕,彩振長離。
公□比驥,呂望非螭。
運屬時屯,道參人杰。
鵬圖鳳舉,云迥風烈。
濟水秦亡,登山趙滅。
功成百勝,途夷九折。
巳建宏勛,俄膺懋寵。
期門甫陟,羽林初奉。
帝庾斯衛(wèi),儲兵載擁。
宇省才高,司偕位重。
官連四萃,望越五營。
聲芳漢將,器表周楨。
未登召室,遽掩佳城。
哀纏國寶,痛結人英。
樹慘王哀,松凋許泣。
九泉長送,百身何及。
鶴兆方兼,烏墳永戢。
山秋月思,野寒風急。
傳鉤令緒,待漏英才。
蘭期奄隔,楸思俄開。
圖芳隧路,紀德泉臺。
九原徽烈,萬古風埃。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當仲夏而解角,稟瑤光之散精。
秦人既失,天下皆爭。
仲堪則表其正色,黃觀則疏其淫刑。
魴鱮甫甫,麀鹿噳噳。
白茅入詩人之詠,黑骨作仙家之脯。
其跡速,其子麛,或騰或倚,掎之角之。
雖一金之不直,非六馬之能追。
若夫賜周穆之黃金,執(zhí)漢庭之皮幣。
許孜為之而作冢,謝鯤牽之而斷髀。
至若馀干大質,云南兩頭,挾鄭弘之轂,解石勒之囚。
犬戎致周穆之獻,王母薦黃帝之休。
又有與陶淡而偕隱,突邙山而出圍。
惡趙高之指馬,譴吳唐之愛兒。
釋楚國之耕稼,助伍襲之哀悲。
又若迕菹臺之乘,整黎丘之駕。
甡甡既聞于興詠,濯濯更形于風雅。
別有荊門浮水,扶南駕車。
諫吳則游于姑蘇,諷漢則禦彼匈奴。
觸盧度之壁,狎褚量之廬。
資鄭人之走險,驗《易》象之無虞。
燦光輝之五色,紀休徵于瑞圖。
銀瓶嶺畔剪蒿萊,誰盜墳傍土一壞。
榻外豈容人鼾睡,眼中剛遇我歸來。
青山到處堪埋骨,古墓邊頭忍斫培。
慚愧許孜招感事,空垂血淚撫松栽。
杞哭莊歌世共悲,幾年偕老遂前期。
桑榆暮景今同穴,桃李初歡舊結縭。
殘藥只應馀手澤,塵奩終是欠容輝。
傳家舉世推王濟,負土新阡屬許孜。
三花插向膽瓶中,天品雖殊韻格同。
微雨一簾春晝靜,眼明相對簿書叢。
峽路迢迢雨未開,楚城南畔又秋回。
佳期誰似河東女,不負年年一度來。
廣川有孝子,三載泣寒茨。
夫豈矜姱節(jié),象賢實在斯。
深松五六里,鬼愛人詎知。
強床風屢折,陶穴荒不治。
皤皤巳黃發(fā),孺子啼何悲。
我聞古人事,猛獸不杞枝。
猗歟李氏子,將無今許孜。
秉懿人所同,誰不嗟嘆之。
遺俗俗乃貴,逃名名更追。
大夫重風義,編出揚聲詩。
偉元居城陽,簡之在丹徒。
古人廬墓有至意,獨我未得心煩紆。
東西南北亦人子,豈知天路還崎嶇。
奮矛躍馬一到此,營地半畝先人隅。
筑室三楹戶南向,前對日月開規(guī)模。
舊栽松樹無觸鹿,惟有老柏銜悲枯。
憶昔曾蒙至尊詔,共姜名字懸三吳。
至今東平冢上木,枝枝西靡朝皇都。
爾來天地春意絕,不見君父重嗚呼。
一身去國無所泊,類此鴻雁三秋徂。
陰風怒號白日孤,吁嗟此室千年俱。
昔君作吏長淮北,升堂拜母歡相得。
石濩湖頭別幾秋,寄書竟乏南飛翼。
去年奉母廣柳車,麻衣徒步歸里閭。
倉皇未得走相唁,炙雞欲裹空咨趄。
近聞馬鬣已就封,何以樹之梓與松。
白石為垣茅作屋,晨昏上食如飧饔。
素冠欒欒淚??,涕痕灑處繁英死。
夜半空山雷電過,母也無驚兒在此。
小人有母早相捐,音容髣髴留杯棬。
生兒未得一日養(yǎng),萬鐘忝竊嗟徒然。
君不見顏烏之冢高于山,群烏銜土血斑斑。
又不見東陽許孜攀枝哭,猛獸聞之殺麋鹿。
至性由來動鬼神,蓼蓼者莪堪再讀。
北平郡志遭烽燧,忠孝無徵罪長吏。
今看墓側產芝馴白兔,我將大書特書記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