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全后魏文·卷四十一【生卒】:455—531 【介紹】: 北魏恒農(nóng)華陰人,字延壽,本字仲考。楊播弟。自中散累遷冠軍將軍、濟州刺史。坐事降為寧朔將軍、梁州刺史。先后鎮(zhèn)壓氐、羌起事,入官太仆卿。孝莊帝永安初,進位太保、侍中。爾朱榮鎮(zhèn)壓葛榮,椿統(tǒng)眾為后軍。北海王元顥在梁將陳慶之護送下北返,椿留不避。孝莊帝還,乞歸老。逾年為爾朱天光所殺。
椿,字延壽。弘農(nóng)華陰人。本字仲考,孝文賜改。初拜中散,典御廄曹。遷內(nèi)給事,領(lǐng)蘭臺行職。改授中部曹,轉(zhuǎn)授宮輿曹少卿,加給事中。出為安遠將軍、豫州刺史,遷冠軍將軍、濟州刺史,免。后為寧朔將軍、梁州刺史,尋假節(jié)冠軍將軍兼征虜將軍。拜光祿大夫,假平西將軍兼太仆卿,尋轉(zhuǎn)正。加安東將軍。永平中,除平北將軍、朔州刺史,加撫軍將軍。入除都官尚書,除定州刺史。以私造佛寺除名為庶人。正光末,除輔國將軍、南秦州刺史。轉(zhuǎn)授岐州。復除撫將軍、衛(wèi)尉卿,轉(zhuǎn)左衛(wèi)將軍兼尚書右仆射,加衛(wèi)將軍。除雍州刺史,進號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加侍中行臺。以疾解歸。建義初,遷司徒。永安初,進位太保侍中。尋致仕。普泰元年,為爾朱天光所害。太昌初,贈太師、丞相、冀州刺史。
人物簡介
全后魏文·卷十九【介紹】: 北魏宗室,鮮卑族,字秀和。臨淮王拓跋譚孫。累遷尚書右丞。胡太后臨朝,宦官干政,孚總括古今名妃賢后事跡為四卷,奏上。遷左丞。歷冀州刺史,勸課農(nóng)桑,有善政。曾為葛榮所擒,榮以其為魏之誠臣義士而免其死。后隨孝武帝入關(guān),封扶風郡王。為宇文泰所眷顧。歷司空、太傅。卒謚文簡。
孚,字秀和,臨淮王譚之次子。累遷兼尚書右丞。靈太后臨朝,遷左丞。以賑恤阿那環(huán)辱命下廷尉。后拜冀州刺史。陷入葛榮,榮死還,除冀州刺史。封萬年鄉(xiāng)男。后從孝武西遷,除尚書左仆射,封扶風郡王,監(jiān)國史。歷司空、兼尚書令太保,遷太尉。薨贈大司馬、錄尚書事,謚曰文簡。
人物簡介
【介紹】: 北魏代人,鮮卑族。少便弓馬,有膽力。從爾朱榮入洛,鎮(zhèn)壓葛榮起義。葛榮平,封永寧縣伯,累擢侍中、定州刺史。與爾朱兆拒高歡于韓陵,戰(zhàn)敗。降高歡,后以罪誅。
人物簡介
【介紹】: 北魏恒農(nóng)華陰人,字景和。一作宣和。楊素祖。性朗悟,有學識。弱冠為奉朝請,歷華州別駕、尚書右中兵郎中、諫議大夫。以別將鎮(zhèn)壓葛榮起事,戰(zhàn)死。
人物簡介
【介紹】: 北魏鉅鹿下曲陽人,字懷素。魏收族兄弟。年十四,離家遠就徐遵明學。五六年中,通諸經(jīng)大義。歸,教授生徒甚眾。值葛榮起事,避居山中,被害。
人物簡介
【生卒】:469—548 【介紹】: 北魏末趙郡平棘人,字悅宗。李曄族弟。初為中書學生,為諸王佐貳。后從中山王元英破南朝梁蕭衍軍于梁城,以功屢遷為魏郡太守、相州刺史。中山王元熙據(jù)鄴起兵,孝怡等陰結(jié)城民擒熙,賜爵昌樂伯。胡太后再臨朝,以孝怡為元叉黨,除名為民。孝莊帝永安初復為左將軍,參與鎮(zhèn)壓葛榮,賜爵趙郡公。永安三年,遷驃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卒年八十。
人物簡介
全后魏文·卷四十一【生卒】:469—531 【介紹】: 北魏恒農(nóng)華陰人,字羅漢,本名延祚。年十一,官侍御中散。孝文帝南遷,津為都督征南府長史,加直閣將軍,遷長水校尉。宣武帝時,歷岐州、華州刺史,并有績。孝明帝孝昌中除定州刺史。杜洛周起事,圍州城,津力拒三年,城陷被執(zhí)。武泰元年,葛榮殺杜洛周,并其所部。及榮為爾朱榮所鎮(zhèn)壓,津始得還洛。孝莊帝永安二年,為吏部尚書。元顥事敗,津封閉府庫,迎帝于北邙。官司空,加侍中。后為爾朱仲遠所殺。
津,字羅漢。椿弟。本字延祚,孝文賜改。幼除侍御中散,遷符璽郎中,轉(zhuǎn)振威將軍。領(lǐng)監(jiān)曹奏事令,遷長水校尉。景明中,拜左右中郎將,遷驍騎將軍。出除岐州刺史,母憂去職。延昌末,起為華州刺史。孝昌中,加安北將軍、北道大都督,轉(zhuǎn)左衛(wèi),加撫軍將軍。尋除定州刺史兼吏部尚書、北道行臺,加衛(wèi)將軍。永安中,為中軍大都督兼領(lǐng)軍將軍,進司空,加侍中。爾朱榮誅,為都督并肆等九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兼尚書令北道大行臺、并州刺史。普泰元年,遇害于洛。太昌初,贈大將軍、太傅、都督、雍州刺史。謚曰孝穆。
人物簡介
【生卒】:474—538 【介紹】: 北魏末趙郡人,字伯瓊。李靈曾孫。淳謹好學,老而不倦。孝文帝太和中拜奉朝請,襲爵,除步兵校尉,奉詔持節(jié)為東北道吊慰大使。至冀州,值葛榮起事,乃為防城都督。城陷,逃免。后歷殷州大中正、大司農(nóng)卿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