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東晉彭城人,字道則。穆帝時為襄城太守?;笢匚髡?,以為建威將軍、淮南內(nèi)史,鎮(zhèn)石頭。后轉(zhuǎn)冠軍將軍、南郡相。率眾救朱序于襄陽。以敵強不敢進,致序陷沒,以畏懦免官。苻堅敗,又出督淮北諸軍、冀州刺史,以疾未行,卒。全晉文
波字道則,隗孫。初仕石虎,參冠軍將軍王洽軍事。虎死,與洽南歸。穆帝以為襄城太守,累遷桓沖中軍、咨議參軍,尋為建威將軍、淮南內(nèi)史,鎮(zhèn)石頭,除尚書左丞,不拜,轉(zhuǎn)冠軍將軍、南郡相,免。后復(fù)為冠軍將軍,累遷散騎常侍。苻堅敗,出督淮北諸軍、冀州刺史,以疾未行。追贈前將軍。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晉譙國龍亢人,字仲道。桓溫子。穆帝升平四年封臨賀郡公。助兄桓熙及叔父桓秘謀殺叔父江州刺史桓沖。沖知其謀,不敢動。及桓溫死,沖先遣力士拘錄熙、濟,而后臨喪。后與兄熙俱徙長沙。
人物簡介
【生卒】:?—379 【介紹】: 東晉滎陽陽武人,字憲祖,小字武生。毛寶子。初為庾翼參軍。襲爵州陵侯。后桓溫取為參軍。從溫入蜀,又平洛,晉穆帝升平初,遷揚威將軍、寧州刺史,封建安侯。歷官東燕太守、淮南太守,進梁州刺史。苻堅攻蜀漢,桓沖使穆之為右將軍、益州刺史假節(jié)。欲伐堅,至于巴西,以糧運乏少,退屯巴東,病卒。謚烈。
人物簡介
【生卒】:?—約384 【介紹】: 東晉沛郡沛人。朱齡石父。晉廢帝(海西公)太和四年,豫州太守袁真據(jù)壽陽叛晉,殺綽二兄朱憲、朱斌。綽逃歸桓溫。及破壽陽,真已死,乃發(fā)棺戮尸。溫怒將斬之,溫弟桓沖苦請得免。乃事沖如父,任參軍事、西陽廣平太守。及沖卒,嘔血死。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晉譙國龍亢人,字穆子。桓溫弟。初拜秘書郎。為溫所抑,久而為宣城內(nèi)史。廢帝海西公太和元年,為持節(jié)、監(jiān)梁益二州征討諸軍事。孝武帝初即位,妖人盧竦突入殿廷。秘與殷康入宮助毛安之剿滅竦。溫考竦事,秘免官。是年,溫疾篤,秘與溫子桓熙、桓濟等謀廢弟桓沖,事泄被廢。后起為散騎常侍,以沖時貴盛,恥常侍位卑,上表自陳,不應(yīng)朝命。放志田園山水以終。
人物簡介
全晉文·卷二十七【生卒】:?—388 【介紹】: 東晉瑯邪臨沂人,字子猷。王羲之子。為大司馬桓溫參軍。任性放達,不理府事。又為桓沖車騎將軍。嘗居山陰,夜雪初霽,忽憶戴逵,泛舟往訪,造門不入而返。人問則日:“乘興而來,興盡而返,何必見戴?”官至黃門侍郎。后棄官東歸。弟王獻之卒,奔喪不哭,直上靈床坐而取獻之琴彈之,久而不調(diào)。嘆日:“嗚呼子敬,人琴俱亡!”因頓絕。月余疾卒。
徽之字子猷,羲之第四子,為桓溫大司馬參軍,又為桓沖車騎參軍,后為黃門侍郎。
人物簡介
全晉文【介紹】: 東晉譙國铚人,字叔夏,小字子野,一作野王。桓宣族子。頻參諸府軍事,遷淮南太守。以綏御有方,進都督豫州諸軍事、西中郎將、豫州刺史。孝武帝太元八年,淝水之戰(zhàn)中,與謝玄等大破前秦苻堅,封永修縣侯。進號右軍將軍。次年,桓沖卒,遷都督江州荊州十郡豫州四郡軍事、江州刺史,綏撫荒雜,寬恤為物,能得眾心。官至護軍將軍。喜音樂,善吹笛,為江左第一。又能挽歌,與羊曇、山松時謂三絕。王徽之赴京師,泊舟溪側(cè),遇伊,令人請伊奏笛。伊素不與徽之相識,便下車,為作《三調(diào)》。弄畢,便上車去,客主不交一言。相傳琴曲《梅花三弄》系據(jù)其笛曲《三調(diào)》改編而成。
伊字叔夏,小字野王,譙國譙人,歷王濛劉惔諸府及大司馬參軍,授淮南太守,進建威將軍,加督豫揚軍事歷陽太守,封宣城縣子,進西中郎將,都督豫州諸軍事豫州刺史,肥水之捷,以功封永修縣侯,進號右軍將軍,遷都督江荊豫三州軍事假節(jié)江州刺史,徵拜護軍將軍,卒贈右將軍,加散騎常侍,謚曰烈。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晉南陽人,字子驥。清虛寡欲,好游山澤,志存隱逸。車騎將軍桓沖卑辭厚禮,請為長史,固辭。信義卓著于群小,凡廝伍之家婚喪嫁娶,無不至焉。以壽終。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晉譙國龍亢人。弱冠即知名,任衛(wèi)將軍謝安參軍。佐叔桓沖討苻堅有功,遷領(lǐng)譙國內(nèi)史、梁郡太守。沖卒,詔監(jiān)荊州軍事、任西中郎將、荊州刺史。有才望,為人情所敬仰。曾屢討苻堅部將成功,進左將軍。
人物簡介
【介紹】: 東晉譙國龍亢人。桓豁子。博涉群書,尤善《老》《莊》。豁為荊州刺史,請為鷹揚將軍、竟陵太守。尋代叔桓沖為江州刺史、西陽太守。性放曠,常弋釣林澤。善騎射,發(fā)則命中。不以榮爵嬰心。在州五年,以疾去職。年四十三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