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孫武

相關(guān)人物:共 4 位
共 7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吳越春秋》曰:楚樂師扈子非荊王信讒佞殺伍奢、白州犁而寇不絕于境。至乃掘平王墓。戮尸奸喜。以辱楚君臣。又傷昭王困迫。幾為天下大鄙。乃援琴為楚作窮劫之曲。其詞曰:
王耶王耶何乖劣。不顧宗廟聽讒孽。
任用無忌多所殺。誅夷白氏族幾滅。
二子?xùn)|奔適吳越。吳王哀痛助忉怛。
垂涕舉兵將西伐。伍胥白喜孫武決。
三戰(zhàn)破郢王奔發(fā)。留兵縱騎虜京闕。
楚荊骸骨遭掘發(fā)。鞭辱腐尸恥難雪。
幾危宗廟社稷滅。莊王何罪國幾絕。
卿士凄愴民惻悷。吳軍雖去怖不歇。
愿王更隱撫忠節(jié)。勿為讒口能謗褻
⑴ 《吳越春秋》四?!对娂o(jì)前集》四?!疱职?。渚宮舊事二曰:昭王反郢。樂師扈子侍坐。引琴而歌曰:王兮王兮聽讒邪。枉殺左右冤伍奢。二子懷恨東奔吳。創(chuàng)仇構(gòu)禍破國都。鞭尸戮骸邱墓屠。賴申包胥人獲蘇。王雖反國憂未徂。與此互有異同。
馮子以為大人之德,不碌碌如玉,落落如石。風(fēng)興云蒸,一龍一蛇,與道翱翔,與時變化,夫豈守一節(jié)哉!用之則行,舍之則藏,進退無主,屈伸無常。故曰:「有法無法,因時為業(yè),有度無度,與物趣舍?!钩?wù)道德之實,而不求當(dāng)世之名,闊略杪小之禮,蕩佚人間之事。正身直行,恬然肆志。顧嘗好俶儻之策,時莫能聽用其謀,喟然長嘆,自傷不遭。久棲遲于小官,不得舒其所懷。抑心折節(jié),意凄情悲。夫伐冰之家,不利雞豚之息;委積之臣,不操市井之利。況歷位食祿二十余年,而財產(chǎn)益狹,居處益貧。惟夫君子之仕,行其道也。慮時務(wù)者不能興其德,為身求者不能成其功。去而歸家,復(fù)羈旅于州郡,身愈據(jù)職,家彌窮困,卒離饑寒之災(zāi),有喪元子之禍。先將軍葬渭陵,哀帝之崩也,營之以園。于是以新豐之東,鴻門之上,壽安之中,地勢高敞,四通廣大,南望酈山,北屬涇、渭,東瞰河華、龍門之陽,三晉之路,西顧酆、鄗周、秦之丘,宮觀之,通視千里,覽見舊都,遂定塋焉。退而幽居。蓋忠臣過故墟而歔欷,孝子入舊室而哀嘆。每念祖考著盛德于前,垂鴻烈于后,遭時之禍,墳?zāi)故彿x,春秋烝嘗,昭穆無列。年衰歲暮,悼無成功,將西田牧肥饒之野,殖生產(chǎn),修孝道,營宗廟,廣祭祀。然后闔門講習(xí)道德,觀覽乎孔、老之論,庶幾乎松、喬之福。上隴阪,陟高岡,游精宇宙,流目八纮。歷觀九州山川之體,追覽上古得失之風(fēng),憫道陵遲,傷德分崩。夫睹其終必原其始,故存其人而詠其道。疆里九野,經(jīng)營五山,眇然有思陵云之意。乃作賦自厲,命其篇曰《顯志》。顯志者,言光明風(fēng)化之情,昭章玄妙之思也。其辭曰:
開歲發(fā)春兮,百卉含英。
甲子之朝兮,汨吾西征。
發(fā)軔新豐兮,裴回鎬京。
陵飛廉而太息兮,登平陽而懷傷。
悲時俗之險厄兮,哀好惡之無常。
棄衡石而意量兮,隨風(fēng)波而飛揚。
紛綸流于權(quán)利兮,親雷同而妒異;
獨耿介而慕古兮,豈時人之所喜?
沮先圣之成論兮,邈名賢之高風(fēng);
忽道德之珍麗兮,務(wù)富貴之樂耽。
遵大路而裴回兮,履孔德之窈冥;
固眾夫之所眩兮,孰能觀于無形?
行勁直以離尤兮,羌前人之所有;
內(nèi)自省而不慚兮,遂定志而弗改。
欣吾黨之唐、虞兮,憫吾生之愁勤;
聊發(fā)憤而揚情兮,將以蕩夫憂心。
往者不可攀援兮,來者不可與期;
病沒世之不稱兮,愿橫逝而無由。
陟雍畤而消搖兮,超略陽而不反。
念生人之不再兮,悲六親之日遠。
陟九嵏而臨?薛兮,聽涇、渭之波聲。
顧鴻門而歔欷兮,哀吾孤之早零。
何天命之不純兮,信吾罪之所生;
傷誠善之無辜兮,赍此恨而入冥。
嗟我思之不遠兮,豈敗事之可悔?
雖九死而不瞑兮,恐余殃之有再。
淚泛瀾而雨集兮,氣滂浡而云披;
心怫郁而紆結(jié)兮,意沈抑而內(nèi)悲。
瞰太行之嵯峨兮,觀壺口之崢嶸;
悼丘墓之蕪穢兮,恨昭穆之不榮。
歲忽忽而日邁兮,壽冉冉其不與;
恥功業(yè)之無成兮,赴原野而窮處。
昔伊尹之干湯兮,七十說而乃信;
皋陶釣于雷澤兮,賴虞舜而后親。
無二士之遭遇兮,抱忠貞而莫達;
率妻子而耕耘兮,委厥美而不伐。
韓盧抑而不縱兮,騏驥絆而不試;
獨慷慨而遠覽兮,非庸庸之所識。
衛(wèi)賜之阜貨兮,高顏回之所慕;
重祖考之洪烈兮,故收功于此路。
循四時之代謝兮,分五土之刑德;
相林麓之所產(chǎn)兮,嘗水泉之所殖。
修神農(nóng)之本業(yè)兮,采軒轅之奇策;
追周度之遺教兮,軼范蠡之絕跡。
陟隴山以隃望兮,眇然覽于八荒;
風(fēng)波飄其并興兮,情惆悵而增傷。
覽河、華之泱漭兮,望秦、晉之故國。
憤馮亭之不遂兮,慍知之遭惑。
流山岳而周覽兮,徇碣石與洞庭;
浮江、河而入海兮,溯淮、濟而上征。
瞻燕、齊之舊居兮,歷宋、楚之名都;
哀群后之不祀兮,痛列國這為墟。
馳中夏而升降兮,路紆軫而多艱;
講圣哲之通論兮,心愊憶而紛紜。
惟天路之同軌兮,或帝王之異政;
堯、舜煥其蕩蕩兮,禹承平而革命。
并日夜而幽思兮,終悇憛而洞疑;
高陽邈其超遠兮,世孰可以論茲?
訊夏啟于甘澤兮,傷帝典之始傾;
頌成、康之載德兮,詠《南風(fēng)》之高聲。
思唐、虞之晏晏兮,揖稷、契以為朋;
昔裔紛其條暢兮,至湯、武而勃興。
昔三后之純粹兮,每季世而窮禍;
吊夏桀于南巢兮,哭殷紂于牧野。
詔伊尹于亳郊兮,享呂望于酆州;
功與日月齊光兮,名與三王爭流。
楊朱號乎衢路兮,墨子泣乎白絲;
漸染之易性兮,怨造作之弗思。
美《關(guān)雎》之識微兮,憫王道之將崩;
拔周、唐之盛德兮,捃桓、文之譎功。
忿戰(zhàn)國之遘禍兮,憎權(quán)臣之擅強;
黜楚子于南郢兮,執(zhí)趙武于溴梁。
善忠信之救時兮,惡詐謀之妄作;
聘申叔于陳蔡兮,禽荀息于虞、虢。
誅犁鋤之介圣兮,討臧倉之愬知;
??子反于彭城兮,爵管仲于夷儀。
疾兵革之浸滋兮,苦攻伐之萌生;
孫武于五湖兮,斬白起于長平。
惡叢巧之亂世兮,毒縱橫之敗俗
流蘇秦于洹水兮,幽張儀于鬼谷。
澄德化之陵遲兮,烈列罰之峭峻;
燔商鞅之法術(shù)兮,燒韓非之說論。
誚始皇之跋扈兮,投李斯于四裔;
滅先王之法則兮,禍浸淫而弘大。
援前圣以制中兮,矯二主之驕奢;
馌女齊于絳臺兮,饗椒舉于章華。
摛道德之光耀兮,匡衰世之眇風(fēng);
褒宋襄于泓谷兮,表季札于延陵。
摭仁智之英華兮,激亂國之末流;
觀鄭僑于溱、洧兮,訪晏嬰于營丘。
日曀曀其將暮兮,獨于邑而煩惑;
夫何九州之博大兮,迷不知路之南北。
駟素虬而馳騁兮,乘翠云上佯;
就伯夷而折中兮,得務(wù)光而愈明。
款子高于中野兮,遇伯成而定慮;
欽真人之德美兮,淹躊躇而弗去。
意斟愖而不澹兮,俟回風(fēng)而容與;
求善卷之所存兮,遇許由于負黍。
軔吾車于箕陽兮,秣吾馬于潁滸;
聞至言而曉領(lǐng)兮,還吾反乎故宇。
覽天地之幽奧兮,統(tǒng)萬物之維綱;
究陰陽之變化兮,昭五德之精光。
躍青龍于滄海兮,豢白虎于金山;
鑿巖石而為室兮,托高陽以養(yǎng)仙。
神雀翔于鴻崖兮,玄武潛于嬰冥;
伏朱樓而四望兮,采三秀之華英
纂前修之夸節(jié)兮,曜往昔之光勛;
披綺季之麗服兮,揚屈原之靈芬。
高吾冠之,岌岌兮,長吾佩之洋洋;
飲六醴之清液兮,食五芝之茂英。
揵六枳而為籬兮,筑蕙若而為室;
播蘭芷于中庭兮,列杜衡于外術(shù)。
攢射干雜蘼蕪兮,構(gòu)木蘭與新夷;
光扈扈而斷耀兮,紛郁郁而暢美;
華芳曄其發(fā)越兮,時恍惚而莫貴;
莫惜身之坎軻兮,憐眾美之憔悴。
游精神于長兮,抗玄妙之常操;
處清靜以養(yǎng)志兮,實吾心之所樂。
山峨峨而造天兮,林冥冥而暢茂;
鸞回翔索其群兮,鹿哀鳴而求其友。
誦古今以散思兮,覽圣賢以自鎮(zhèn);
嘉孔丘之知命兮,大老聃之貴玄;
德與道其孰寶兮?
名與身其孰親?
陂山谷而閑處兮,守寂寞而存神夫莊周之釣魚兮,辭卿相之顯位;
于陵子之灌園兮,似至人之仿佛。
蓋除約而得道兮,羌窮悟而入術(shù);
離塵垢之窈冥兮,配喬、松之妙節(jié)。
惟吾志之所庶兮,固與俗之不同;
既俶儻而高引兮,愿觀其從容。
⑴ 《文選·登樓賦》注,謝朓《鼓吹曲》注
⑵ 《文選·天臺賦》注、《閑居賦》注
⑶ 《后漢·馮衍傳》,又略見《藝文類聚》二十六
孫武論兵,實妙于神。
奇正迭用,變化無形(《北堂書鈔》一百十三)。
孫武以兵術(shù)干吳王曰。臣聞國之大。
君之尊。法星象月。
則乾效坤。蓋材德之并用。
故文武而兼存。所以安社稷。
保子孫?;职詧D。
慮并吞。臣實不敏。
請嘗試論。王曰。
弧矢之利。以討其貳。
雖邦國之無虞。必干戈之有備。
今者革車千乘。介馬萬轡。
外多勁敵。敢曠戎事。
誠愿陳五兵之道。用一鼓之氣。
雖寡人之不德。知將軍之自試。
聞女子之難令。豈習(xí)之而能致。
不然者。則無以表將軍之異。
武曰唯。唯大王之所示。
乃召內(nèi)宰。出麗嬪。
下高臺。授武臣。
皇皇兮其令巳申。肅肅兮其氣益振。
今日寵不可恃。法有所遵。
當(dāng)秉心以受教。勿怙色而驕人。
于是建主首。統(tǒng)諸婦。
示其左右。約其先后。
惟玉貌之自矜。念將軍之何有。
顧三令而卻立。哂再麾而掩口。
當(dāng)兵法之必誅。雖君令之不受。
既而易將更令。整行定伍。
開天門。閉地戶。
審向背。分客主。
角以持兵。金以節(jié)鼓。
張奇正以導(dǎo)其進退。制方圓而必中規(guī)矩。
武曰。彼如桃如李。
皆如貔如虎??梢苑?。
懾齊魯。惟大王之悉睹。
豈獨播于虛聲。以婦人之講武。
王曰。始也壯卿之術(shù)。
今也信卿之效。將遇敵而可敵。
故難教而可教。乃朝偫臣。
御正殿。授以斧鉞。
使其攻戰(zhàn)。王不失王道。
武不辱武戰(zhàn)。戮二姬而顏色匪怍。
制敵國而軍聲大變。于是孫子用兵有獨斷。
之名。尤不若吳王有割愛之善。
古人言花者。牡丹未嘗與焉。蓋遁于深山。自幽而芳。不為貴者所知?;▌t何遇焉。天后之鄉(xiāng)西河也。有眾香精舍。下有牡丹。其花特異。天后嘆上苑之有闕。因命移植焉。由此京國牡丹。日月寢盛。今則自禁闥洎官署。外延士庶之家。沵漫如四瀆之流。不知其止息之地。每暮春之月。遨游之士如狂焉。亦上國繁華之一事也。近代文士。為歌詩以詠其形容。未有能賦之者。余獨賦之。以極其美?;蛟?。子常以丈夫功業(yè)自許。今則肆情于一花。無乃猶有兒女之心乎。余應(yīng)之曰。吾子獨不見張荊州之為人乎。斯人信丈夫也。然吾觀其文集之首。有荔枝賦焉。荔枝信美矣。然亦不出一果耳。與牡丹何異哉。但問其所賦之旨何如。吾賦牡丹何傷焉?;蛘卟荒軐Χ?。余遂賦以示之。
圓元瑞精。
有星而景。
有云而卿。
其光下垂。
遇物流形。
草木得之。
發(fā)為紅英。
英之甚紅。
鐘乎牡丹。
拔類邁倫。
國香欺蘭。
我研物情。
次第而觀。
暮春氣極。
綠苞如珠。
清露宵偃。
韶光曉驅(qū)。
動蕩支節(jié)。
如解凝結(jié)。
百脈融暢。
氣不可遏。
兀然盛怒。
如將憤泄。
淑色披開。
照曜酷烈。
美膚膩體。
萬狀皆絕。
赤者如日。
白者如月。
淡者如赭。
殷者如血。
向者如迎。
背者如訣。
坼者如語。
含者如咽。
俯者如愁。
仰者如悅。
裊者如舞。
側(cè)者如跌。
亞者如醉。
曲者如折。
密者如織。
疏者如缺。
鮮者如濯。
慘者如別。
初朧朧而上下。
次鮮鮮而重疊。
錦衾相覆。
繡帳連接。
晴籠晝薰。
宿露宵裛。
或灼灼騰秀。
或亭亭露奇。
或飐然如招。
或儼然如思。
或帶風(fēng)如吟。
或泣露如悲。
或垂然如縋。
或爛然如披。
或迎日擁砌。
或照影臨池。
或山雞已馴。
或威鳳將飛。
其態(tài)萬萬。
胡可立辨。
不窺夭府。
孰得而見。
乍疑孫武。
來此教戰(zhàn)。
其戰(zhàn)謂何。
搖搖纖柯。
玉欄風(fēng)滿。
流霞成波。
歷階重臺。
萬朵千窠。
西子南威。
洛神湘娥。
或倚或扶。
朱顏己酡。
角衒紅釭。
爭顰翠娥。
灼灼夭夭。
逶逶迤迤。
漢宮三千。
艷列星河。
我見其少。
孰云其多。
弄彩呈妍。
壓景駢肩。
席發(fā)銀燭。
爐升絳煙。
洞府真人。
會于偫仙。
晶熒往來。
金釭列錢。
凝睇相看。
曾不晤言。
未及行雨。
先驚旱蓮。
公室侯家。
列之如麻。
咳唾萬金。
買此繁華。
遑恤終日。
一言相誇。
列幄庭中。
步障開霞。
曲廡重梁。
松篁交加。
如貯深閨。
似隔窗紗。
髣髴息媯。
依稀館娃。
我來睹之。
如乘仙槎。
脈脈不語。
遲遲日斜。
九衢游人。
駿馬香車。
有酒如澠。
萬坐笙歌。
一醉是競。
孰知其他。
我案花品。
此花第一。
脫落偫類。
獨占春日。
其大盈尺。
其香滿室。
葉如翠羽。
擁抱比櫛。
蕊如金屑。
妝飾淑質(zhì)。
玫瑰羞死。
芍藥自失。
夭桃斂跡。
秾李慚出。
躑躅宵潰。
木蘭潛逸。
朱槿灰心。
紫薇屈膝。
皆讓其先。
敢懷憤嫉。
煥乎美乎。
后土之產(chǎn)物也。
使其花之如此而偉乎。
何前代寂寞而不聞。
今則昌然而大來。
曷草木之命。
亦有時而塞。
亦有時而開。
吾欲問汝。
曷為而生哉。
汝且不言。
徒留玩以徘徊。
上將出東征,驊騮得路行。
青云仰高步,白日見精誠。
朗抱韜群物,沉思活庶氓。
田文今得士,孫武舊能兵。
曉月當(dāng)樓色,秋鞞入地聲。
鬼神愁運思,奸猾恐回情。
破敵連收柵,屯師立下城。
龍觀淮甸虎,鳣視海湄鯨。
勇冠臨危貌,勛崇定遠名。
突圍親斬首,開道看擒生。
陣變蛇頭出,槍回豹尾橫。
束衣金甲冷,揮箭鐵鞭鳴。
歷戰(zhàn)長諸葛,封侯小富平。
去淮初五馬,遷滑再雙旌。
道秪蕭何直,功惟范蠡成。
感恩懷敢炙,知味渴和羹。
曙合銅牌入,昏堂蠟燭明。
玉鉤紅袖把,銀注紫衣擎。
接坐羞人識,還家畏嫂輕。
猶希匹夫膽,一向信陵傾。
維皇穹之造物。何靈鑒之不昭。
寂然陰閉。倏爾陽驕。
風(fēng)行天而啟象。水干土而成妖。
山蛇則四翼呈歲。日烏則三足升朝。
亭皋背春兮失色。草木先秋而欲凋。
螢飛火井。蛙動陽飆。
嗟乎林之云滌。山之方焦。
旱如何其。農(nóng)為是恤。
云祁祁而始布。日杲杲而行出。
立嗇夫于丙丁。命小童于甲乙。
春雷無聞奮豫。夜月罕當(dāng)離畢。
阡陌之多稌不滋。堯湯之下人斯疾。
是則墳封孝婦。東海之守非才。
圄系冤囚。河南之尹未黜。
而明明我后。罪已彤闈。
日中而御菲食。昧爽而籠繡衣。
慨祥正兮無潤。嗟土膏兮遠晞。
冠華秉翟??たh襲舞雩之祭。
務(wù)農(nóng)嗇用。山川申祝鼎之祈。
出德號兮休力役。鋪皇恩兮鑠帝暉。
于是驗靈圖?;毓偂?div id="sc020k0"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20_1378515_comment'>
封朽腐。宥冤獄。
損有馀。補不足。
躬耤田以率下。遣皇華以問俗。
借如晉平老矣。所好者音。
古樂俟文侯之睡。希聲懵師曠之心。
德不足而自撫。災(zāi)無何而是侵。
赤地三年兮罕辟?;侍煲慌夂紊睢?div id="sk0u60e"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27_1378515_comment'>
野無盈尺之潤。山無膚寸之陰。
至如周宣中興。視人如子。
旱魃為虐于藩服。偫元輟耕于耒耜。
饑饉薦臻。惔焚未已。
畢崇奠釂之設(shè)。不絕郊宮之祀。
寧莫我聽。憂心如圯。
及夫下邳內(nèi)史。任在責(zé)誠。
鐘亢陽之有悔。毒殲殪之無生。
乾坤不交兮茲焉中否。雷霆不動兮何時滿情。
求下哀于人瘼。希通鑒于神明。
爾其廣漢從事。捫衷自省。
沾灑不時。奚能泣整。
地則水淪金穴。天則泉枯玉井。
走偫望而何階。誓中隅而有請。
是以孫武止矢。誚梁君之射烏。
臧文抗議。非魯國之焚巫。
齊阻饑而問孔。鄭有事而咨屠。
彼炎亢之為患。信古來而有乎。
昔者商罪貫盈。邢為不道。
周師初克而年豐。衛(wèi)國致疑于請討。
矧獯獫兮叛渙。伊將驕兮師老。
方按甲而天誅。未回戈而彗埽。
行看郅支之亂。且見呼韓之保。
將覆油陰。佇羞行潦。
是時也。上方受釐宣室。
訪議云臺。所以仰乾封之兆。
稱時運之災(zāi)。濁河清兮龍馬出。
滄海晏兮鯨魚來。山聲萬歲。
壇勢三陔。式行和鸞之節(jié)常希法駕之回。
皇乎備矣。侯不邁哉。
狂寇后上劉尚書(879年) 唐 · 方干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孫武 臺星 偃月
孫武傾心與萬夫,削平妖孽在斯須。
才施偃月行軍令,便見臺星逼座隅。
獨柱支天寰海正,雄名蓋世古今無。
圣君爭不酬功業(yè),仗下高懸破賊圖。
蓮幕遙臨黑水津,櫜鞬無事但尋春。
梁王司馬非孫武,且免宮中斬美人。
題杜甫集 唐末 · 羅隱
七言絕句
引用典故:孫武
楚水悠悠浸楚(一本缺此字)亭,楚南天地兩無情。
忍交孫武重泉下,不見時人說用兵。
共 7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