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張中如

相關(guān)人物:共 4 位
共 3 首
津門審美詩六首 其四 (癸丑) 清末民國初 · 易順鼎
七言絕句
女床鸞對舞臺鸞,似玉如花總一般。
五百童真齊證果,海天明月大團欒(日本女士數(shù)百人,藝伎廿馀人。藝伎中如國香八千代、豆千代、丸子、千代子,色藝皆佳。)
周頤年十二,受知定甫先師,忽忽四十馀年,垂白江湖,學(xué)殖益荒落,愧且罪已。丙辰歲暮,晤補園十五兄滬上,出示媭砧課誦圖,靈均博謇之節(jié),少陵明發(fā)之痛,胥寓乎是,展對蕭然,增倫教之重。復(fù)念吾廣古詞學(xué),朱小岑先生(依真)倡之于前,吾師與翰臣、虛谷兩先生繼起而挋興之。周頤得見虛谷先生手跡,自此圖題詠始。又題詞中如張興治、馮魯川、顧子山三君,皆工倚聲,周稚圭先生尤填詞傳家,端木子疇前輩,曩同直薇省,奉為詞師。有感氣類之雅,輒學(xué)邯鄲之步。矧丁陽九,神州擾離,風(fēng)雅弁髦,名教掃地,吾人今日處境之難堪,有甚于零丁孤露,飲冰茹檗,又豈吾師及諸先生所及料。俯仰興懷,曷能自已。歌哀響繁,不覺言之覶縷也。定甫師早孤,依姊氏,姊孀,家綦貧,有廢圃數(shù)弓,梧桐一,石二。姊課師讀,師展卷,姊搗衣,各據(jù)一石。其后,師官京朝,憶姊鄉(xiāng)居,繪圖征題。時道光乙巳丙午間也。附記。
音塵畫中未遠,莽滄桑換幾。
剩依黯、昔日春明,秭歸啼處離思。
記分占、桐陰片石,書燈慘澹砧霜碎。
便蘭騷能貌,嬋媛未抵情至。

垂老侯芭,載酒記省,悵華年逝水。
為讀畫、棖觸鄉(xiāng)愁,梗萍行念身世。
數(shù)承平、鸞箋象筆,擅荃艷、誰爭臣里。
向天涯、昨夢重尋,舊家詩事。

驚秋斷杵,映雪寒窗,坐我更悽悱。
差勝是、廿年親舍,戲?膝繞,蒜發(fā)荷衣,那禁清淚。
故山雁斷,新亭麥秀,唯應(yīng)月姊知人怨,破書堆、萬一薶幽地。
披圖涕雪,松楸望極南云,漲天可奈塵起。

趨庭丱角,雅學(xué)初程,授誦亦謝姊。
重愴念、吟邊雪絮,夢里曇花②,此恨生離,未應(yīng)得似。
羈孤易感,情親難再,人生能幾年少日,況山河、風(fēng)景而今異。
填胸事往休論,四十年前,絳紗弟子。
⑴ 仲姊月芬適黃,早逝,曾手抄爾雅授頤讀。
永遇樂(庚戌七月初一日) 現(xiàn)當代 · 胡惠溥
戊申避兵連云場,歸經(jīng)鄉(xiāng)先達李春芳氏廢園。園凡三易其主,今則荒草塞途,亭館無復(fù)存者。輒念我石府太先生撰杖于茲,蓋四十許年矣。余時五齡,隨府君(府君諱嘉鶴字不群,州試,趙觀察藩拔置前列。發(fā)卷時語曰:不群,不字太露,非立身之道,況入仕稱翁亦非佳徵,作立群好,鶴不立雞群也。府君謹受教,易之立群,晚年間亦署一琴)侍太先生左右。未幾,彭子淵先生亦應(yīng)邀翩蒞。府君與彭先生同在講席。時生徒百許人,自他邑來者為夥,咸稱彬彬焉。是園,李氏韶齡讀書處也,后官內(nèi)閣中書。始鑿池補筑亭館,池泓澄渟滀,幾儗巨浸。周環(huán)雜樹,間以柳梅。當春,紅綠競秀,水天一色,倒影燦同云錦。中如中書樓,聞喜樓,水心亭,壓水厊亦勝。馀如蝙蝠亭,此君軒,點綴于三數(shù)里外者,殆將十數(shù)。月夜,太先生輒與府君同泛舟,吟箋樽酒間,余常嬉側(cè)。生徒之解音者,則擪簫管沿池邊曲徑踏歌侍行。壓水厊通舟,可達外池。所謂外池者,蓋即潴水巨田也,舟率于此艤焉。登岸為大月臺,是即中書樓之正門。于是生徒環(huán)坐,聽太先生講,乃政教橫干,弦歌響輟。太先生既歸道山,府君與彭先生亦相繼下世,當重過時,感念今昔,因制為此詞,而潦草涂乙,不愜于心。會今夏避暑李文玉兄山居,乃得卒成之。竊嘆文字之遲早成以及不成,蓋亦若或有司于其間者。爰特補志顛末如此。
垂柳籠煙,老梅舒蕊,池凈猶鑒。
水亭倩幽,崖厊峭冷,密樹遮還見。
蘭舟天上,樓臺畫里,淡淡月華如練。
是春風(fēng),幾回蕩槳,舊游隙駒堪念。

漂搖倦羽,蕭條歸客,誰識此時凄斷。
華屋邱山,新棲故壟,今昔空悲嘆。
閑簫橫玉,吟香題墨,卌載市朝都換。
眼前尚,依稀記得,受書陪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