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金構(gòu)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4 首
憶曾蘭枻月中還,重訪名區(qū)鬢已斑。
渚鳥應知前度客,岸松猶記舊時顏。
山光歷歷晴煙外,海色搖搖落照間。
為向洛陽行子道,秋風有意更來攀。
自注:鳳仙臺在余家鷗浦之下。舟行則僅五里而回。向陸路則三十里而遙。是地也斗起???。北瞻漢陽。西臨外洋。山□相錯。一望萬里。又有長松百馀株。蒼翠浮天。松下可坐數(shù)百人。自昔為海上名區(qū)。往者壬辰年間。余在童年。陪先王父先君子。一登眺焉。自近歲罷官歸故里。斯丘常在眼中。而衰病懶慢。足罕出門。閱數(shù)歲而未嘗一至。昨者李都事進吾為賞湖海勝槩。來到南陽白鶴谷其季士肯所居。邀余共訪。余重違故人之意。力疾以赴。進吾兄弟及客與俱者并八九人。臺畔趙上舍某則舊日主人也。見余喜迎。為之攜酒擊鮮。而同登諸君。竟日嘯詠放浪而罷。余惟往事如昨。物色無變。而馀生孤露。發(fā)已種種。觸目悽感。涕下簌簌。遂成二律。錄示趙上舍。戊午閏二月二十日書。
乘春露冕向西關(guān),征蓋翩翩駟馬閒。
為問練光亭下水,何如寒碧檻前山。
三年臥理曾多暇,千里承宣且濟艱。
從此仙巖誰共賞,獨留明月照花間。
金右相士肯構(gòu)(甲申) 清 · 徐宗泰
七言律詩
擔重元知由膽氣,察微渾亦見精神。
最承隆遇登三事,歷數(shù)英猷獨一人。
掃牘文辭兼洽物,充庭孝友若無身。
艱虞政棘公何逝,感憶情深二十春。
五藍驛館望海作(庚寅) 清 · 翁方綱
渡海四十日,驚濤夢猶恐。
電陽界陽江,舊驛新櫨栱。
南牖白一線,此即萬花涌。
電東陽江西,咫尺音洶洶。
每諏吏民言,胥述自親踵。
陽江邑腹海,其外仍沙壅。
電城則海堧,附島如丘壟。
沙復有居氓,耕讀非閒冗。
亦多工商賈,樵牧課蠶蛹。
雖居者多少,勢亦與城拱。
余時檻屢倚,聞此神獨悚。
土地有支柱,雨露同播種。
菽麥與葵荏,基始一垡擁。
人云文格變,士肯徙義勇。
爾來憑驛垣,鳥紀七毨氄。
迤靡林霧深,錯互山黛重。
何能寸壤補,徒日撮土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