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金南重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2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政簡為治最,心閑發(fā)興幽。
層城收積雨,深院動新秋。
漸覺風(fēng)鳴葉,還憐月傍樓。
何當(dāng)置大酒,一醉洗煩憂。
半拆輕紅嫩,玲瓏積翠間。
初含云里月,漸露鏡中顏。
影逐水風(fēng)轉(zhuǎn),香添池閣閑。
濂溪一般意,千載見斑斑。
金野塘 明 · 鄭昌冑
五言律詩
去去山逾峻,回回路不窮。
諸天飛木末,萬景入吟中。
出洞穿陰霧,披林倚晚風(fēng)。
黃昏方到寺,纖月印遙空。
蠟燭啼紅夜,仁風(fēng)破雪辰。
人情感舊歲,梅意媚新春。
劇飲杯心凸,通神筆法勻。
歡娛卻蕭瑟,渾是亂離人。
金野塘水嶺韻 明 · 鄭昌冑
五言律詩
危石才通道,重峰陟更高。
鳥邊憑瘦杖,鰲背俯層濤。
但覺令心快,何須計腳勞。
方知天下脊,三角小秋毫。
日出始離寺,下山山已晡。
松云腳底盡,蘿月眼中孤。
往事瑤臺夢,行裝鐵柱癯。
歸來有馀興,回首說崎嶇。
莫道云關(guān)深復(fù)深,也知奇趣在窮尋。
溪聲正好停鞭聽,山色真堪倚杖吟。
醉后放懷寰宇窄,興來揮筆劍鋒森。
四時景致看看勝,不分韶華與錦林。
哀哀金公子,一去不復(fù)還。
孤墳已宿草,況復(fù)非故山。
如何每入夢,更對平生顏。
不言生世樂,不言入地艱。
依依復(fù)依依,惟應(yīng)情一般。
去影忽不見,有淚空潺潺。
真見在何遠,吾亦死生間。
蓋余弱冠游庠舍。已聞羅子升之名。人無識與不識。咸稱良善長者。及同直禁中。一見傾心。遂為忘年友。聚散升沈三十年間。奄忽泉下矣。思其言笑。想其音容。宛然和氣襲體。不覺淚之滋于睫也。公之胤學(xué)士萬甲。泣謂余曰。先人之亡也。不肖孤才十一歲。幼無識知。未死至今。先人之高行長德。拾聞于家庭者。卻恐久益無傳。竊觀今世能為不朽之業(yè)者。唯閤下在。與先人相愛之深??赏袨楹笏镭?zé)者。亦唯閤下在。愿閤下賜之一言。噫。公之墓木。已可材矣。余安得不老且病乎。而尚堪載筆公之石而為公之重耶。顧義有不可辭者。按狀。公名級。子升字也。羅。羅州大姓。高麗侍中天瑞。有大功封安川君。遂為安定人。安定即比安號也。曾祖諱世杰。昌陵參奉贈司憲府持平。祖諱瀷。官卒典籍贈弘文館校理。考諱允忱。成均館學(xué)諭。娶全州李氏別提元紀之女。生公于嘉靖壬子。中丙子司馬。薦授社稷參奉??笸Σ摺R矣?。中明經(jīng)甲科。例拜尚衣院直長。升漢城府兼參軍。選入騎曹為佐郎正郎。一為典籍、司藝、持平、弼善、軍器、宗簿、內(nèi)資、奉常、司仆等寺判事。再為輔德。三為文學(xué)掌令。蒞外則監(jiān)茂朱縣。守韓山郡。公廣州、平山牧府使。以公宣武從勛。追贈都承旨。后以學(xué)士從勛。累贈領(lǐng)議政。兼帶如式。夫人光州金氏。光山君若恒之后。參軍好善之女。生一男一女。女歸士人李文蘅。早歿。男即學(xué)士。娶右議政鄭曄之女。生三男二女。男星斗。娶承旨金南重之女。女適進士李嘉相馀幼。公孝友出天。學(xué)諭公病劇。斷一指和藥以進。絕而復(fù)蘇。及喪。哀毀踰制。廬于墓。晨昏哭展。事大夫人。色養(yǎng)備至。雞鳴必問寢。仍侍側(cè)以待朝。得甘毳必袖歸。常為童子戲。以歡其心。有兄狂易。公待之逾謹。六姊妹皆貧多子女。要與同居。衣食共之。任州郡。莊所所穫。恣妹甥取食。不偫馀為后計?;槿⒐詡滢k。族黨無親疏。待之以誠。與人交。不設(shè)畦畛。遇可人。輒開心歡飲。人無不傾倒。家貧屢空。處之晏如。無一畝于野。無數(shù)椽于京。僦屋蕭然。不蔽風(fēng)雨。及卒。喪祭斂殯。皆相識者事之。吊者哭之皆哀盡。會葬送迎者累千人。此亦可以觀公之德之入人者深矣。公天賦樂易。純善無惡。未嘗飾貌軟語。見人過。專務(wù)覆蓋之。居平接物。唯直柔耳。未見有大異于人者。而及至邪正是非死生夷險之際。其剛不可及。其義不可奪者如此。其在臺憲。彈舉無所避。王子縱奴歐人。公嚴刑幾斃。諸僚縮頸莫敢言。戊己年間。逆魁汝立。新負朝望。人爭趨競。勸與同訪。公曰。曾見其眸子。必大奸慝。終不一見。倭亂之初。作宰韓山。領(lǐng)軍禦賊。官軍潰于龍仁。兵使曳兵走。公獨守一壁。堅坐不動曰。是我死所。棄將何歸。兵使以主將先遁。我當(dāng)手斬之。聞?wù)吖衫酢<百\追已迫。從者擁馬僅免。在公州。歲大侵人相食。州倉陳腐巨萬。而閉糴不賑。饑民相聚為盜。通判請捕公曰。盜亦我赤子。濟活則自當(dāng)?shù)炀?。立視其死而不知發(fā)。反剿殺耶。通判有所希冀。捕告升職。而公終不與。乃悉集窮民及士之流寓者。開倉大賑。左右撫循。朝夕視餔。所全活幾萬人。方伯責(zé)以擅用國谷。公曰。谷可得。民命不可續(xù)。且赍盜糧。非計也。乃辭疾去官。未幾。倭賊猝至。倉儲尚馀累萬石。悉附賊燹。至丙申。陳游擊媾賊至釜營。伴臣夜逃。賊大怒。囚游擊將。再犯京師。大震朝廷。擇伴臣六易乃歸公。公在外聞命。過家不入。直詣闕拜命。公時有老母無兄弟。群議不忍遣。公曰。出身事主。危難敢以親辭乎。即日辭朝赴賊陣。白沙李相以接伴使駐境。謂公曰。聞賊已殺游擊??捎^勢進退。公曰。我承命入賊營。死生天也。何可坐此觀望。李相義之。賦一詩以送。公散遣從行家僮曰。吾死職耳。汝輩俱死無益。賊聞公至。張兵六十里。白刃森列。脅公入囚門。公奮罵曰。我是使價。不當(dāng)入是門。賊觀公動止安閑。略無怖色。知不可屈。開正門以入。即放陳游擊。遇公盡禮。事遂定。凡此皆人所難。益知公之所樹立。不但良善長者已耳。而既不遇于時。天又不假年。惜矣。銘曰。
孝友至行,急人高義。
是公天得,非勉而至。
先知兇逆,絕不濡跡。
是公細事,亦見高識。
開倉賑盜,不兵以仁。
是公事業(yè),求之古人。
單騎敵營,守死罵賊。
是公大節(jié),終始卓卓。
以是銘公,不愧斯筆。
公本無偽,我言匪溢。
清朝學(xué)士坐封章,暫借魚符試歷揚。
故國山川花落后,荒臺煙月黍離傍。
賈生前席歸應(yīng)早,宓子鳴琴化自長。
聞?wù)f府庭無一事,太常佳趣足傳觴。
共 2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