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李勢
相關人物:
共 4 位
。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元康三的蜀中童謠四首
其一
魏晉 ·
無名氏
《華陽國志》曰:蜀自太康至于太安。頻有怪異。元康三年正月中。欻一夜有火光。地仍震。童謠曰云云。又曰云云。又曰云云。又曰云云?!段簳吩唬?span id="nephy91" class='peopleLink highlighted2' onclick='ShowAuthorProfile("7579", "poem_preface_488730", "李勢")'>李勢建國十年。司馬蚺將桓溫伐之。勢降于溫。先是頻有怪異。童謠曰云云。又曰云云。卒如其言。
郫城堅。
盎底穿。
郫城細子李持細
(○《華陽國志》八大同志。)
。
元康三的蜀中童謠四首
其二
魏晉 ·
無名氏
江橋頭。
闕下市。
城都北門十八子
(《華陽國志》作字?!队[》同。○《華陽國志》八大同志。魏書
李勢
傳?!队[》百二十三引崔鴻《十六國春秋》蜀錄。太平寰宇記七十二引《十六國春秋》。)
。
元康三的蜀中童謠四首
其四
魏晉 ·
無名氏
有客有客。
來侵門陌。
其氣欲索
(○《華陽國志》八大同志。魏書
李勢
傳。)
。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 和
李勢
女
(829年)
唐 ·
白居易
減一分太短,增一分太長。
不朱面若花,不粉肌如霜。
色為天下艷,心乃女中郎。
自言重不幸,家破身未亡。
人各有一死,此死職所當。
忍將先人體,與主為
疣瘡
。
妾死主意快,從此兩無妨。
愿信赤心語,速即白刃光。
南郡忽感激,卻立舍鋒铓。
撫背稱阿姊,歸我如歸鄉(xiāng)。
竟以恩信待,豈止猜妒忘。
由來幾上肉,不足揮干將。
南郡死已久,骨枯墓蒼蒼。
愿于墓上頭,立石鐫此章。
勸誡天下婦,不令陰勝陽。
句
其三
宋 ·
勾臺符
料得桓溫登劍閣,便拋
李勢
入岷山
(題范賢壘)
。
大劍山
宋 ·
慕容佰才
五言排律
李勢
非嵎虎,公孫是井蛙。
圣朝無外戶,夷壤盡為家。
疊嶂寧須鏟,停鼖久廢撾。
原鱗生駱谷,釣駟入彭衙。
關失千年壯,方來萬里遐。
商淵寧澒洞,使節(jié)偏谽谺。
岑蔚誰驚鳥,豐茭自樂麚。
烽屯開雨雪,樵爨老煙霞。
帝德朝宗地,仙游上漢槎。
賞奇酬酒興,摛藻謝詩葩。
階走楓林葉,窗催
桕燭
花。
山亭無刻漏,隱幾待鳴鴉
(清蔡毓榮康熙《四川總志》卷三六)
。
歷代傳授歌
宋末元初 ·
陳普
伏羲神農黃帝氏,名曰三皇居上世。
少昊顓頊及高辛,唐虞堯舜為五帝。
夏商周兮曰三代,三王禹湯文武是。
堯舜傳官禹傳家,天與人與非私畀。
夏禹一傳啟以賢,少康興夏滅猿??
(自注:二臣名。)
。
十有七世至桀王,成湯放桀夏緒墜。
殷湯應天而順人,興王地方七十里。
太甲太戊及武丁,三宗有商為專美。
祖乙盤庚亦賢君,三十傳紂覆商祀。
周興積累由后稷,公劉太王及王季。
文王大勛武王集,伐紂牧野作牧誓。
成王嗣位在幼沖,周公輔政天下治。
成康措刑四十年,幾移周鼎幽與厲。
夷王下堂王室卑,平王東遷春秋始。
至于威烈春秋終,二百四十二年爾。
魯衛(wèi)晉鄭蔡燕曹,姬氏同姓皆兄弟。
異姓齊楚秦宋陳,春秋列國侯十二。
其間五霸相繼興,齊桓小白晉重耳。
宋襄秦穆及楚莊,名曰尊王假仁義。
戰(zhàn)國七雄莫如秦,韓趙魏燕齊楚起。
秦滅六國吞二周,周祚至于赧王止。
天王三十有七傳,八百馀年屬周紀。
秦帝始皇太暴虐,位傳二世而已矣。
漢室龍興滅秦項,高祖劉邦赤帝子。
末年國本幾動搖,四皓一出回孝惠。
呂后臨朝諸呂反,賴有平勃植赤幟。
文景之世比成康,武帝好大功伐喜。
霍光擁昭而立宣,江充誣譖太子戾。
厥后外戚多擅權,平帝新室莽篡位。
光武誅莽復中興,漢為東漢炎運熾。
明章二帝世所稱,至于靈獻漢祚替。
前漢高文武宣朝,后漢光明章七制。
兩漢相傳二十四,禪魏曹丕竊神器。
分為三國魏蜀吳,鷸蚌相持真鼎峙。
魏則曹丕吳孫權,蜀則先主稱劉備。
魏曹承漢才四傳,天下權歸司馬氏。
晉室肇興司馬炎,三王追謚昭思懿。
兩三傳間至懷憫,群胡云擾如鼎沸。
五涼前后南北西
⑴
,四燕前后南北異
⑵
。
秦前后西
⑶
趙前后
(自注:前趙劉淵,后趙石勒。)
,后蜀大夏相吞噬
(自注:桓溫滅
李勢
據蜀,后蜀李雄,大夏赫連。)
。
東晉元帝都建康,天下南北分形勢。
南則晉宋齊梁陳,北則元魏東西魏。
北齊后周猶一隅,隋文混一朔南暨。
平陳禪周隋楊堅,夫何三世隋嗣斃。
李唐繼之纂洪圖,高祖太宗成功易。
武后易唐而為周,仁杰一言回睿意。
玄宗末載溺楊妃,祿山叛逆為子弒。
肅宗東征復兩京,憲宗見弒陳洪志
(自注:宦官。)
。
文宗有才誅克明
(自注:宦官。)
,德宗猜忌任盧杞。
太宗玄宗及憲宗,號稱三宗商可擬。
末后難制藩鎮(zhèn)強,宦官奉立皆私議。
唐后迭興有五代,梁唐晉漢周相繼。
五代五十三年間,后有十國皆僭偽。
齊楚吳燕漢晉唐,周蜀吳越如蜂猬。
宋受周禪握乾符,掃除僭偽皆風靡。
太祖姓趙都汴京,雪夜常幸趙普第。
太宗真仁英神哲,歷代承平善繼嗣。
至于徽欽金虜來,誤國奸臣京
(自注:蔡京。)
與檜
(自注:秦檜。)
。
高宗南渡宋復興,建都錢唐歌舞地。
孝及光寧守偏方,侂胄既誅由諸史
(自注:彌遠。)
。
在位歷年四十馀,前有仁宗
⑷
后有理
(自注:理宗,四十一年。)
。
至于度宗宋祚微,皆由平章似道棄。
建隆德祐十六傳,大元一統(tǒng)興燕薊。
⑴ 自注:前涼張軌,后涼呂光,南涼禿發(fā),北涼沮渠,西涼季日高。
⑵ 自注:前燕慕容廆,南燕慕容德,后燕慕容垂,北燕馮跋。
⑶ 前秦苻健,西秦國仁,后秦苻萇。
⑷ 自注:四十二年。
附成三主漢二主
①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① 李雄以晉惠帝永興元年甲子僭號,特之子也,在位三十一年。立兄蕩之子班為嗣,班即位,雄之子期弒班襲位,三年。特弟太傅驤之子漢王壽幽期自立,改成為漢,六年。子勢立,四年;晉師破蜀,勢降,至建康,封歸義侯,穆帝永和三年丁未也。合五世四十四年
前軍英武,李雄所以繼志也。李氏自巴西遷略陽,至雄父特,偕弟庠、流陰結六郡流民。值趙廞謀據蜀,倚為爪牙。廞殺庠,而特、流襲廞。廞走死,朝廷論討廞功,特、流皆封侯。及羅尚刺益,納辛冉之邪說,迫遣流民。特因眾怒,攻冉及尚。尚幸而馘特,流與蕩、雄收合馀眾,卒能轉敗為功。流謀歸降,賴雄力阻,復破孫阜而走尚,李氏之事遂成。蕩以戰(zhàn)死,流以病終。雄據成都,遂竊帝號。李氏一門,死者死,君者君,遷虜而得眾得國,屢蹶屢張,田常之智弗若矣!雄以儉約寬惠得人心,愛其兄子班仁孝好學,舍己子而子之。讓國與賢,賢于宋宣、吳祭矣!班既嗣雄,亮陰如禮。雄之子越與期弒班于殯宮,加以戾謚。仁孝之報,固如斯耶?期既立,越為相國,多行不義。漢王壽誅越幽期,然心羨數年天子之榮,違稱藩于晉之約。刑殺御下,侈麗居身。子勢嗣淫?;萌羲?,欲不亡國,得乎?桓安西長驅而至,袁江夏拔劍而登略陽,
李勢
叩頭死罪,當恨壽不早從臣晉言“主榮臣顯”也。然既入建康,侯以歸義,不遠勝于廞、尚之走死乎?小人之澤,五世而斬。成、漢于晉,不可謂非厚幸矣。成三主、漢二主,皆李氏。皆李氏,何以分成、漢?漢王壽行處士謀,違處士約,幽期自立,因而改成為漢也。壽者何?特弟驤之子;初封建寧王,徙封漢王,皆李氏近屬也。處士者何?巴西龔壯父叔為特所殺,壯欲報仇,積年不除喪。壽以禮辟之,壯不應;而為壽謀,發(fā)兵奉晉。壽既竊帝,徵為太師。壯誓不仕,后因壽求言,復上封書申前議。壽慚,秘而不宣。遂稱聾痹,終身不至成都。天下無王,匹夫蹈道。家憤既雪,臣義卒明。魯連、田疇,壯何多讓焉!此時復有舍人杜襲,作詩十篇,托言應璩以諷;羅恒、解思明、李演同勸尊晉,壽皆不納。演且見殺,思明亦坐諫
勢
而死。國之不亡,以數人也。人亡家瘁,李亡自亡也。晉師既還,蜀之遺臣復立故國師范長生子賁,以妖異惑眾,旋而授首。助逆之報,真恢恢不漏矣!助逆者誰?范長生也。其助逆云何?范故青城山處士,涪民依之。當李軍饑窘,長生資之復振,后詣成都,雄迎門執(zhí)板,尊為天地太師父。奸天名子,貪天棄能,卒逃天網乎?于戲!巴西、青城,彼亦一處士,此亦一處士也,流連于成、漢之興亡。感其軼事,遺人以為嘆息。
民向其利果何如,巴西得眾踵陳施。
趙廞謀窟張牙爪,羅尚為叢迫眾離。
始難特流終繼殞,前軍英武始承基。
七章立法標成李,天地何繇有太師。
執(zhí)板迎門空禮下,思兄易子反相夷。
豈知仁嗣翻為戾,吳光腸炙乃逢期。
成運將終忽改漢,漢王竊帝倚前資。
舉國稱藩違夙誓,數年天子仍自為。
漫勞龔壯勤封事,誰省應璩托諷詩。
可憐處士傷心緒,積歲難伸忠孝思。
李勢
叩頭真善俯,袁喬拔劍已登陴。
頗疑妖異長生子,橐首成都誰實貽。
助逆安能希漏網,傳家豈得廢忠規(guī)。
略陽歸義須臾變,哲話惟存龔杜辭。
附后蜀二主
①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① 孟知祥以后唐明宗天成元年丙戌為西川節(jié)度,癸巳封蜀王,甲午稱帝,是年殂,號高祖。子仁贊立,更名昶。宋太祖乾德三年乙丑滅蜀,歸降,在位三十一年。合二主,三十二年
知祥初為北都留守。郭崇韜將伐蜀,言于莊宗,謂其信厚有謀,得川求帥,無踰此人。韜既平蜀,董璋在幕,呫囁其門,竟得東府。韜既冤死,河東兵變,知祥乘傳,遂握西節(jié)。李嚴自恃恩舊,來監(jiān)其軍。知祥謂曰:“而前奉使王衍,歸請伐蜀,遂致兩國皆亡。今而復來蜀,人懼矣?!币径鴶刂7蛳槭剪眄w引,復誅李使。朝廷不疑其心,復置其罪,則以國之姻戚,亦會時當囂動,務存姑息耳。董璋效之,詬李仁矩于階下,泣拜得免。既鎮(zhèn)閬州,飾奏于朝,北軍將發(fā),璋與知祥爭鹽開隙,聞而通好,連兵守劍。璋既破閬,而族仁矩;祥亦陷遂,而梟魯奇。迨夫重誨中止,敬瑭北歸,囂述可安兔窟。豈意孟戚皆完,董宗獨殄耳。馀復競犬牙,李陵絕歸漢之心,彭寵嬰子密之禍。璋之拊膺涕泣,死有馀辜。知祥因而據有全蜀,則始終有天幸矣。其始終有天幸者何?韜平蜀而祥居川,浚井者一人,汲井者一人也。璋得罪而祥叨功,驅魚者一人,收漁者一人也。當時廟議,謂西川并于一賊,撫眾守險,取之益難;于是密窺進取。未幾璋敗,屈意撫之。是以墨制方行,禮使遽至。蜀王冊而明宗殂,潞王立而成都帝。三時黃幄,五夜素帷。處回之涕空潸,仁罕之備方設。六臣受遺,惟季良差不負夙昔也。然祥之負君負友,誠非一事,可概責其臣乎?自此而阻固河山,競作奇巧。保三蜀之長策,職貢罔聞;通北漢之蠟書,內諜已獻。宋師自發(fā)汴至受降,凡六十六日。孟氏自王蜀至國亡,凡三十三年耳。然而太祖以解貂泣眾,全斌以黷貨蒙貶,曹彬以圖書受褒。君臣若斯,其成功非速也。若夫孟昶,飾寶溺之器,昭遠侈如意之言。李昊脩世降之表,上下若此。其延祚三紀,始終天幸。是歟,非歟?
蜀山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年。
叢蠶已逝俾明死,力士初通秦塞煙。
石門劍閣天雖險,棧道鉤梯地可連。
劉禪早失陰平路,
李勢
葭萌復自顛。
畫紅樓下非前府,濯錦江頭變雪鋋。
碎首元功馀血灑,號呼士卒萬聲喧。
呫囁門人終節(jié)度,多謀國婿始乘傳。
誰使知祥成翼虎,亦繇董氏作叢鹯。
進奏官還陳腹詔,董門既族孟門全。
一般逆罪分刑典,東西從此怨讎纏。
雞蹤反戟狐狼滅,馬捶遙揮兔窟全。
牙兵盡作諸沖隊,墨制新從五鎮(zhèn)宣。
九旒殊錫何須賜,半載虛稱謬握乾。
六臣受遺誰堪倚,七寶妝成百器奸。
北漢蠟丸書已漏,李家降表墨猶鮮。
自方諸葛人何在,望帝終教作杜鵑。
蜀中雜詠
其三
明末清初 ·
閻爾梅
七言律詩
錦市當年百寶陳,遭逢離亂不成春。
爾來何速思名將,我見猶憐痛美人。
白鳳亭墟玄草散,青羊宮毀道經塵。
登高西望邛崍近,轉恨銅山賞弄臣
(粘沒喝寇蜀,聞吳玠至,驚曰:「爾來何速?」桓溫夫人抱
李勢
妹曰:「我見猶憐,何況老奴?!拱坐P,楊子云事。青羊宮,老子授經處。)
。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