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馬識途

共 2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樊山和后村十老詩亦約同作 其十 老馬(庚子) 清末民國初 · 易順鼎
七言律詩
伏櫪惟將熱淚吞,唾壺擊碎學(xué)王敦。
磨殘身上桃花色,戀到人間苜蓿恩。
他日范銅猶有式,昔年噴玉久無痕。
識途只合垂垂老,那要青絲出國門。
貴陽督部寵賜和章再疊韻答謝 其四 (己酉) 清末民國初 · 易順鼎
七言律詩
憐寒誼已勝綈袍,贈別情逾解孟勞。
海外朱鳶蠻嶠遠,江邊黃鶴節(jié)樓高。
識途敢謂輕千里,嘂旦猶思助一號。
愿祝中興江漢業(yè),徐方更靖繹兼騷。
來書云:「車行匝月始底渝,已不堪其狼狽,而由渝至張掖尚須廿天旅程。鷓鴣聲惡,進退兩難,殊悔殊悔。歲又將闌,霜寒風(fēng)烈,客居更無可語。念春風(fēng)絳帳,載酒問奇,此樂何時方再,能勿黯然?但望時平早得還鄉(xiāng)耳。吾師仍以時誨導(dǎo),勿以語學(xué)莫如近而遺其遠,是生所禱盼者也。」
棗子蘭堊何驛名,底張掖猶二十程。
客行惡聞鷓鴣鳴,書來云悔為茲行。
蜀道自難心自坦,會逢其吉躬常寧。
此書到里計遠晷,征車已稅皋蘭城。
珠璣脫手照邊郡,光添臘雪生晶瑩。
漫懷親友念鄉(xiāng)國,但祝沴氣銷欃槍。
芳春無畛靡不發(fā),造物自解調(diào)陰晴。
昨夢碧溪來紅舲,有歌新詞能曼聲。
懷歸果歸其子耶,書付雁足存佳徵。
君言學(xué)貴近其人,在遠斯遺那若邇。
噫嘻此情或則然,吾道弗愆安有是。
君健乘風(fēng)奮鵬翼,我老識途嗟馬齒。
前程何限屬心期,君自邁征吾敢懈。
自來行路比讀書,長笑面墻安蕞爾。
果超跡象論神明,縱隔關(guān)河猶尺咫。
我生蹤跡遍江南,隴蜀之游今老矣。
極天鳥道盤羊腸,折帶峰巒之字水。
雄關(guān)秋色旆影寒,大河夕照楓林紫。
攬之詩句欲蒼茫,拓爾心胸正嵔??。
凡我所思君所履,待君歸來談亹亹。
煙云合吐一萬重,經(jīng)史更稽五千載。
清和旅次書懷 清末至民國 · 曹家達
七言律詩
淮流直北尚吳趨,津要華離臭味殊。
旅館鄉(xiāng)音間風(fēng)雨,暮江春思托蘅蕪。
蜩螗世務(wù)舟爭閘,湖海人情馬識途。
多少男兒經(jīng)過眼,幾人愿作執(zhí)金吾。
人名詩效彭羨門 其二 清末至民國 · 曹家達
七言律詩
桃李華年似水趨(李華),虔劉茂豫聽榮枯(劉茂)。
烹羊斟酒且為樂(羊斟),老馬周行憚識途(周馬)
合佩弦韋昭大諫(韋昭),漫干鐘庾亮窮儒(蕭何)
采蕭何事如三月(庾亮),一任安閒守免株。
老馬嘆(發(fā)表于1954年) 清末至現(xiàn)當代 · 徐杰夫
七言絕句
漫說風(fēng)霜閱歷頻,驪黃甄別已無人。
識途且作窮途哭,枉費當年志絕塵。
老馬嘆 清末民國初 · 陳瑚(滄玉)
百戰(zhàn)歸來辭玉勒,戀棧似聞長嘆息。
秋風(fēng)一夜夢關(guān)山,身欲奮飛無羽翼。
當時神駿主人憐,破胡滅虜著先鞭。
將軍今入凌煙畫,回首馳驅(qū)已十年。
自信死生猶可托,迎新棄舊人情薄。
千金市骨果何人,終當餓死填溝壑。
捷足爭誇后進材,英雄末路劇堪哀。
識途足備沙場用,其奈世無管子才。
老馬伏櫪志千里,烈士暮年心未已。
君未知馬焉知人,風(fēng)塵豪杰終老矣。
⑴ 編者按:「舊」,《櫟社第一集》、《臺灣詩錄》均作「故」。
題十七帖 其九 清末至現(xiàn)當代 · 潘伯鷹
髫齔始讀書,黽勉歷歲月。
豈不通其辭,終有一塵隔。
中年飽憂患,乃漸與之接。
反覆味其言,一一先我設(shè)。
百世真可知,慷慨更嗚咽。
識途恨不早,晚蓋及今決。
安敢謝時人,芻豢良所悅。
流觀右軍帖,將謂求筆訣。
瞎馬 清末民國初 · 許家惺
七言律詩
百戰(zhàn)歸來汗血殫,雙瞳黯黯意闌珊。
長鳴永謝識途役,老淚已枯伏櫪安。
青眼九方皮相誤,雄心千里目窮難。
神駒無奈虺隤久,月黑天高不忍看。
北海以歸舟詩見示倒用其韻和之 清末至現(xiàn)當代 · 陳融
七言律詩
避難馀生自滄海,棲心一閣等江湖。
故檠秋夢人何遠,枯筆南床道已孤。
苦以瓊瑤問迂我,喜從翎羽識真吾。
建章重疊天荒闊,老馬何曾竟識途。
共 2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