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張通典

相關(guān)人物:共 4 位。
共 1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誰擅英靈氣,衡湘歌嘯時。
斯文足千古,大雅相追隨。
落日發(fā)狂嘯,臨風生遠思。
幽蘭何處采,暮雨楚江湄。
與我一相見,竹窗風露涼。
汪洋黃叔度,灑落賀知章。
何以消閒日,高吟繞曲廊。
垂楊城外路,把酒憶琴堂。
念爾趨庭日,開蹤話會稽。
詩題蘇小墓,酒載白公堤。
水月千楊柳,潮聲萬馬蹄。
西湖好風景,回首夕陽低。
澒洞風塵暗,邊關(guān)未解兵。
可憐湖海氣,愁絕鼓鼙聲。
書劍名山業(yè),韜鈐濟世情。
羽毛深愛惜,誤汝是虛名。
宣統(tǒng)元年歲己酉,魯原和鐘出曲阜。
銘曰子孫永保用,字十有六器凡九。
絅齋供奉嗜金石,羅列敦槃陳尊卣。
得此云是古編鐘,巨細悉中律某某。
證以隋書音樂志,史家所語或有受。
吾謂考工鳧氏注,其論銑形殊非偶。
長短大小隨鐘制,先有定論垂不朽(鳧氏注:「鐘之大數(shù),以律為度,其鑄之,則各隨鐘之制為長短大小也?!箵?jù)《通典》、《通考》所引,「其鑄之」句,當作「其銑之形」。蓋記文鉦與鼓舞皆以銑為矩度,故注特言銑形。銑形既隨鐘制為長短大小,則凡鐘皆有大小可知,惜近世治《周官》經(jīng)者皆未及此。)。
周禮大夫設(shè)判縣,鐘磬一肆分左右。
黃大太夾四清聲,附十二律相比耦。
列如屠家縣肉格,筍簴有力聲能負。
當時工作按法說,悉合尺寸與薄厚(見《少儀》注。)。
所以景祐寶和鐘,形狀如鈴側(cè)垂紐。
四器款識盡相同,藏諸太常昭法守。
宣和之世圖博古,分寸各殊載其后。
又聞志怪續(xù)夷堅,太原亦有遺山叟。
云是大定九年間,汾水壞墓見深黝。
鐘磬小者及二尺,古器記自正夫手。
凡十六等按次序,如妻隨夫子從母。
得毋律度有大小,宋金諸賢知已久。
可憐閱世又千年,法物飄零同敝帚。
至今欲識形模奇,誰是視瞭更矇瞍。
邢叔妥賓已不傳,師??夷則亦希有。
雖皆著錄和鐘文,欲定編縣難出口。
安得古樂出人間,蠡然欲絕見追鈕。
和鐘離磬在明堂,證據(jù)確鑿敢云否。
始知曰和皆編鐘,古人立言無所茍。
何圖得見魯原器,鼓鉦有篆如科斗。
銘詞盡云作和鐘,疑義待析今始剖。
吁嗟神物不世出,埋沒土中幾章蔀。
恭逢天子正議禮,乃如麟鳳見郊藪。
姑洗角自涔陽來,太簇徵向長安取。
堂下一堵已過半,大鳴小鳴皆待叩。
更考迭擊聲鏘洋,恐聞金奏驚而走。
何必樂經(jīng)鐘律書,始諧宮重與羽柳。
鯫生幸得觀周樂,作此好歌為公壽。
歌成不覺夜漏長,禁城鐘動蒲牢吼。
⑴ 《皇祐新樂圖記·皇祐編鐘圖》云:「臣逸、臣瑗謹詳《周禮》及《三禮圖》,編鐘之制,制成編鐘兩宮架,登歌鐘五架。每架正聲十有二鐘,清聲四鐘,下格八鐘,黃鐘至林鐘,上格八鐘,夷則至夾鐘。清。謹圖形于左?!褂衷疲骸钢敯撮D鐘居十二辰,止于十二枚,故高下、小大形制可以如一。今編鐘復(fù)加清聲四枚,形制難一,故上格下格高下、小大有二等?!棺⒃疲骸钙垶橐坏?,則清聲四鐘其聲焦殺矣?!?/div>
⑵ 《明堂位》注:「和、離,謂次序其聲縣也?!故呛顽姟㈦x磬,即編鐘、編磬。古編磬不傳,而所見編鐘皆云「某某作和鐘」,益信鄭義之確。
晴風吹雨色,佳趣在園林。
柳蕊春相動,篁叢曉自吟。
海云兵氣落,人世酒杯深。
二子游方外,形骸肯見尋。
張伯純郎中 清末至民國 · 陳三立
七言律詩
野竹連墻犬吠門,看君偕隱鹿車村。
尚馀歲月窺天演,莫倚壺觴向客喧。
銅狄千年留晚照,玉師三刖有癡魂。
飄搖更泣鴟鸮什,大義經(jīng)天不茍存。
伯純兼調(diào)仲純 清末至民國 · 陳三立
七言律詩
阿弟長須映戟門,間能騎馬踏江村。
文書火急供微笑,帷帳香殘歇眾喧。
縹緲神山原隔影,葳蕤雜佩與消魂。
靈麻移耀祠韓館,綽約泥離謁者存。
寓園春集和伯純 清末至民國 · 陳三立
冱凍結(jié)蓋壤,歲始蘊一泄。
蘗根釋雪痕,柳眼碎煙纈。
曠池暉浮浮,棱石黝揭揭。
鸛咮下污滓,鶉尾擺巀嵲。
負墻展雞柵,覆甃豁蛇穴。
園姿頗幽映,春事謬擿抉。
鼓鐘應(yīng)物序,賓親滿英烈。
髭皙各有態(tài),殷闐枉辀轍。
燕席環(huán)玲瓏,青霄誘高瞥。
堆案哂饋豚,薦俎掃庖鱉。
酒行瀉坎浸,渴吻孰扃鐍。
屋椽燦燈火,縱錯鬧談舌。
控絡(luò)大宙內(nèi),鬨鬨一蠓蠛。
張侯俯堂坳,獨瞰意飄撇。
袖出攬興篇,端緒粗綴列。
否運遘殃敗,玄陸紛齮龁。
備駕折籋馳,交途捧跛蹩。
蒿莠勝柱礎(chǔ),廈構(gòu)危系發(fā)。
矧贅不貲軀,歷抵害株橛。
雷劍久埋獄,卞玉繼泣血。
宴私形諜間,枝拒見闊絕。
自詭面目黧,冥擎肺肝熱。
噫吁是耶非,坌拂引嗚咽。
猛虎挶井檻,騶子撲以媟。
枳棘下孤鳳,光儀蔽螟蠥。
氛祲所包纏,天人互顛蹶。
子材實雄驁,睒陽捽唐突。
川海蓄涵澄,嵩華終跨越。
環(huán)混挈樞機,精瑩灑蘭雪。
爰止鯢?淵,倏與萬化滅。
酒人負我金叵羅,一去撇捩如奔梭。
缽山黯黮龍淵閉,林花開謝誰摩挲。
我亦經(jīng)歲慰蕭寂,有眼未掛青青蘿。
坐想鼓篋校章句,日拊菜肚窺飯籮。
獻春雪霽暄日曬,瞥睹刺柬招吟哦。
先生歸作風光主,踴躍佳氣浮槃阿。
朝命籃輿訪古道,依郭穿冢隨鴐鵝。
枯木橋頭一笑對,嘉客三五聯(lián)涪坡。
各晞鬢發(fā)照寒水,微拖遠岫明煙螺。
世變軒騰到夢寐,不改苔徑留鴉窠。
呼觴促坐快飲啖,肴胾味與齏鹽和。
繆張才雅據(jù)壇坫,污隆亦頗傷轗軻。
徐侯罷釣東海水,胸次郁律千蛟鼉。
郎中靜兀貌若愚,別抱哀樂償譏訶。
城南俞卿最后至,拇戰(zhàn)再接橫矛戈。
鯫生祇映寒梅柯,斜睨主人醉顏酡。
少焉一客騁狂謔,欲開殺運持條科。
江南冗吏久不飽,刀鋸其如饕餮何。
豎儒溺冠有前例,可否丐命髡雙皤。
滿堂歡呼面仰屋,安知戶牗頹羲娥。
題詩人日記軼事,散歸隱隱聞鳴珂。
共 1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