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魏學渠

相關人物:共 1 位。
共 9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登高匹練望吳門,猶有知心數(shù)子存
老去長懸懷友夢,病馀慚未報君恩。
胡塵東北將侵震,王氣西南莫向坤。
湖海元龍饒俠骨,上書曾著幾千言。
① 徐知誥以后晉高祖天福二年丁酉受吳禪,國號唐,復姓李,更名昪,在位六年。子璟嗣,丙辰去帝號,稱國主,奉周朔,在位十九年。子煜嗣,宋師下江南,出降,授光祿大夫,在位十四年,太祖開寶八年乙亥也。合三王,共三十九年
予觀知誥之化吳為唐,變徐為李;而竊嘆夫呂氏之拙,嬴氏之勞也。不韋奇貨久居,期年生子,以呂易嬴,是耶,非耶?始皇蠶食,數(shù)世方畢,六王自侯而帝,難耶,易耶?知誥之奪人家也,僅一迎門拜泣,家人無違,卒之二祚合宗,義祖終居次位;其攘人國也,不過反訓所為,士民胥悅,既而照鑒悲老,讓皇忽已思玄。當時以不能存吳,愧恨而卒。聞人呼公主,則流涕而辭者,惟周本與楊璉妃耳。其諸元勛,誰不勸進?徐氏子女,為李斬衰,甚矣!夫陰網(wǎng)之下少健翎,回風之馀多萎草也。姓既可易,名亦宜更;國既可偷,系亦可竊。誥之易名為昪,系系于吳王恪也。無所不更,亦無所不竊矣。子璟既嗣,值閩、楚衰殘,晉、漢搶攘。好諛喜大,進用浮薄。及周師南征,責其迫奪。閩越涂炭,湘潭應接。慕容臣事契丹,璟固無以對也。自此唐敗周勝,月不絕書。盡獻江北,求為外臣。雖有殺子存城,千人斗死。整冠再拜,擲筆不書。數(shù)忠之激烈,終不敵五鬼之奸邪也。數(shù)忠,劉仁贍、張彥卿、孫晟、李延鄒也。五鬼,宋齊丘、馮延己、陳覺、李徵古、魏岑也。五鬼之奸邪者何?競樹朋黨,侈談天下。縱敵于外,賣國于內(nèi)。有臣如此,未亡為幸,況危削哉!小朝自為,事周維謹。雖大義已定,保無他虞。至于后世事,果不可知也。周往宋來,出世一佛,方惑僧衣。拜誦之君,父子兩家,豈容同榻;鼾睡之客,曹劍方賜,李裝速治。明德樓下,有光祿大夫;金陵郭中,無江南國主矣。予因是而竊嘆夫李氏之時來而得,運去而失;失于周、宋,亦有天幸也。予觀夫向時仇敵,今日一家。璟之席庥如彼,李氏一門,不可加害。煜之蒙宥,復如此也。仁贍張洎,并以節(jié)顯;嚴續(xù)徐鉉,俱以忠全。其臣之遭際,且如斯也。予觀李氏君臣之多幸,而益嘆夫世宗之大、太祖之仁也。
老臣知誥是耶非,攘國移宗自古稀。
鏡里白髭催受冊,宮中羽服遂成衣。
呂嬴陰易休誇異,徐李明分孰敢譏。
遙遙華胄吳王恪,簌簌悲啼楊璉妃。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始失威。
受禪老臣捐客去,喜諛新嗣倚輕肥。
舍華事狄先幾昧,克建摧荊逸氣飛。
把淺兵收貪小費,浮梁師至已長揮。
博徵枉盡茶鹽利,紙甲虛堅堡壁圍。
孫晟南冠休痛哭,仁贍東首漫歔欷。
床斗千人俱浪死,陰謀五鬼尚依違。
國主江南終易號,小朝時就大朝晞。
事不可知至后世,為子孫計莫徒祈。
一家天下難共榻,兩家父子豈殊扉。
上江丸蠟空遙恃,若水絲繩出近磯。
治裝早向汴梁赴,李籍還同曹劍歸。
冰栗金柑滌玉觥,山人春仲出春明。
螳螂誤入琴工指,鸚鵡虛傳鼓吏名。
飲餞何妨呼竟夜,還家不復憚長征。
吳歈絲竹齊謳板,近曉驪歌一再賡。
六十年馀對一燈,詩書厄與數(shù)相承。
關西鳥冢悲楊震,洛下龍門禍李膺。
履杖暫陪新舄綬,漁樵長別舊山陵。
同人唱和含凄惻,有似河梁慟不勝。
天街轂擊雨塵絲,答拜疏慵策蹇疲。
明月高懸黃閣掌(疏上,魏公為余票擬,故云。),春風滿布白云司魏子存、程蕉鹿皆刑部分司,為余調(diào)停。)。
名山有路偕禽慶,復壁傷心別趙岐。
行矣贈言無忌諱,上東門外是前期。
魏子存員外 明末清初 · 閻爾梅
七言律詩
泗上云交繡水煙,枌榆一路接江天。
白龍憔悴慚初服,黃雀飛鳴謝少年。
過去應參無鬼論,歸來直說現(xiàn)身禪。
東風不語花含笑,漫擬投桃下注箋。
魏子存 其一 明末清初 · 杜浚
五言律詩
分袂從隋苑,尋盟到武塘。
如何江上客,不返漢之陽。
計拙違知己,途窮入大荒。
故人憐屈宋,此地即三湘。
魏子存 其二 明末清初 · 杜浚
五言律詩
百端即可置,大事逼衰遲。
不見瀧岡表,徒遭薦福碑。
倦游焉敢息,塵跡豈能辭。
一笑相逢后,中心依舊悲。
魏子存督學楚中 其一 明末清初 · 龔鼎孳
五言律詩
三楚并州路,因君感昔游。
兵戈曾送日,風物幾經(jīng)秋。
橐筆生徒減,緣江燧火收。
相逢諸父老,吾夢在黃州。
魏子存督學楚中 其二 明末清初 · 龔鼎孳
五言律詩
地闊江山好,移舟問渚宮。
郢人惟白雪,宋玉本雄風。
香草千春碧,藏書八索工。
褰帷如訪俗,先禮鹿門翁。
共 9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