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魏雙鳳

共 7 首
一塵隔斷圣凡分,飛步何煩倩鐵君。
雍伯俗緣猶未絕,尚攜王子去耕云。
晤雍陳二生東游 明末清初 · 毛奇齡
七言律詩
羨爾雄才洛下知,玄亭相對暮冬時。
陳平自許能懷璧,雍伯何曾只販脂。
幸舍橫琴圍燭短,西園疊鼓奏觴遲。
浮云一去空南北,何處同尋黃絹詞。
跨馬出西郊,倦眼豁疏放。
遠景帶日斜,清游恣元暢。
秋氣下蒼嵓,空翠殆難狀。
同行得佳侶,泉石激微尚。
行看巖岫舒,坐愛流滮漾。
瞻眺韓侯祠,英風颯甲仗。
剝蘚讀殘碑,寄興忽悲壯。
回望羽人居,丹栱絕壁上。
虛洞有云封,老樹為之障。
急雨溜層巔,攀煙遵復嶂。
初尋驚奧奇,徑轉得平曠。
中有龍象藏,丹碧郁相望。
微步愜幽尋,陰洞何年創(chuàng)。
嵌空入杳窅,白日劃光亮。
造化鐘靈異,神工非意匠。
累累號連珠,透辟絕依傍。
冰雪泠然入,披襟為神王。
空亭延翠花,日暮欣跌宕。
生平丘壑心,對此樹高貺。
愿得休糧居,乘風采瀣沆。
游絲墮地花斑斑,客如顛當長閉關。
芹芽入市刀鱭上,非我無酒開心顏。
翻書偶記柳州柳,千言寄友經(jīng)憂患(平聲)。
捧奠孑立拜埽阻,舉首北望啼痕潸。
回腸振觸事雖異,阿父淺土情尤艱。
敢求范氏上吉冢(事見真誥),但得雍伯無終山。
不官免學右軍誓,有約直待龐公還。
西山地燥一抔足,云衣水樂相回環(huán)。
其旁種竹置丙舍,箋天乞得清且閑。
年供麥飯作寒食,祀罷松鳥鳴????。
嗚呼此愿果何日,新煙旅食茱萸灣。
過玉田縣(乾隆戊戌) 清 · 弘歷
五言律詩
霽景人人悅,縣城御路邊。
分明名五代,假藉號藍田。
秋好民情豫,蹕經(jīng)國稅蠲。
史家多傅會,雍伯話猶傳。
⑴ 蹕路所經(jīng)州縣詔免今年正賦十分之三
⑵ 搜神記載陽雍伯雒陽人后家于無終性至孝又作義漿以飲行者有一人就飲與石子一斗云種之當生玉后得白璧五雙娶北平云徐氏女縣北三十里有種玉田相傳即雍伯種玉處云其說荒唐不足信蓋出于干寶之傅會也
耕織圖聯(lián)句(乾隆壬辰) 清 · 弘歷
七言排律
學詩堂啟制題曾擅??新多稼軒開賡詠復諧振美爰自至前雪積告豐符氾勝祥占越茲歲旦春逢得暖應東方吉卜顧念九歌之董勸匪衣食孰系民艱而推六義之興觀維農(nóng)桑尤覘政要用是圖披舊跡因之句課新裁溯于潛樓令所權輿初聞宋代經(jīng)儀甫程生為摹篆繼著元時乃頭銜贗署松年比刻舟而雌雄劍失伊尾跋真?zhèn)饕κ椒劫I櫝而大小珠還前浸種而后入倉足分炎帝遺書之訂始浴蠶而終剪帛堪永西陵別譜之垂矧奎章重揭顏楣宗風近仰而寶翰久經(jīng)泐版祖澤長貽于焉坐列和篇以先知特闡周官奧旨贉標志字將本計兼賅漢詔全文今也鱗次翻函排四十五端之卷蟬連授簡葉七十二韻之吟倘臚荊楚歲時方言未備如考嬴秦月令節(jié)候加詳各侔色以揣稱同就班而按部醰醰味出何殊九穗嘉禾軋軋絲抽不減三繅功繭豈似繁華間草木群芳得薦馨香真成本色大文章一切均叨被服蓋辰詹八谷徵馮生長養(yǎng)之方舒而字押一先示當務勞徠之孔急從此風云月露塵編綺語都捐庶幾訓誥典謨化字淳風廣播予一人宵旰中之景物斯誠繪影繪聲爾百僚職司內(nèi)之箴規(guī)尚克心藏心寫也哉
民為國本食民天,布帛資衣并重旃。
首祚應廑耕織計(御制),始和遍洽賦租蠲
閭閻感為盈寧切,堂陛情教喜起聯(lián)。
任養(yǎng)適占符歲美(臣高晉),元調(diào)最好報春宣(今年元日立春)。
泰壇先甲誠殷展,慈箓長庚慶益綿。
吉旦宜人過剪?(臣劉統(tǒng)勛),令辰戩谷稱分箋。
重華宴接蓬瀛界,太蔟音諧角徵弦。
飫德心難忘每飯(臣劉綸),劭農(nóng)旨復示初筵。
石渠弆溯于潛藁,玉版摹成儀甫編。
粉本形容犁列次(臣官保),茅檐景狀儼陳前(圖起)。
韶時浸種黃盈簏,春水生波綠滿川(浸種)。
舉趾正當四之日(御制),操蹄預祝萬斯年(耕)。
隔林聞扈侵晨趁,越??鞭牟冒霧牽(耙)。
信手穩(wěn)扶奚藉跋(臣于敏中),疏牙深剔詎留鬈(耖)。
盤桓碾使泥勻膩,歷碌移憑澤緩潺(碌碡)。
撒效麻姑戲經(jīng)宅(臣托庸),種侔雍伯布藍田(布秧)。
薙根煉壤叢叢蘊,曝汁融膏絮絮填(淤蔭)。
乍茁針尖能刺毯(臣程景伊),便抽線腳罷鋪氈(拔秧)
循畦擢剡蹲身數(shù),畫罫排科布指駢(插秧)。
惡似穮惟抽楚楚(臣素爾訥),懷新苗欲達芊芊(一耘)。
存良除莠功須進,餉婦攜兒教寓傳(二耘)。
壅耔更勤加一再(御制),薅荼迭密中參連(三耘)。
鹿盧□斗輸河潤,鴉尾銜車匝岸翩(灌溉)
汗笠云蒸酬袯襫(臣王際華),腰鐮霜綻慰胝胼(收刈)。
筑將隙地平逾砥,累就崇墉近抵椽(登場)。
比屋耞輪衡對宇(臣福隆安),堆場柄積后增先(持穗)。
中閨箕帚爭揚袂,下品秕糠盡棄筌(簸揚)。
磨轉團團雷迅走(臣豐升額),珠跳磊砢琲低縣(礱)
紛紛落硙喧梁廡,撲撲驅塵奪蜀湔(春碓)。
篩歷千巡誇白粲(臣蔡新),羅非只目得紅蓮(簏)
倉囷一旦宛登矣,辛苦三時豈易焉(入倉)。
玉食敢忘已饑訓(以上耕圖)。(御制),宵衣彌念婦功專(以下織圖)。
房星貽孕胗孚膜,窗日涵暉脈在泉(浴蠶)。
輕翮徐捎霏墮屑(臣裘曰修),薄蹄微振軟浮綖(下蠶)。
劬因拭露乾方飼,聽擬揮毫響雜蠕(喂蠶)。
攤柘懶茹才小困(臣觀保),蚑筐乏力已初眠(一眠)。
鶯啼任爾呼慵起,蝶夢關渠臥又堅(二眠)。
那較海棠酣不足(臣倪承寬),恰隨人柳踠堪憐(三眠)。
馬頭戢戢交差隊,蟻陣離離各比肩(分箔)。
戴勝降從徵夏令(臣奉寬),倉庚鳴解葉豳篇(采桑)
蠶房疊置箔凡幾,蟫首欣餐葉以全(大起)
火爇松明精?擇(御制),簇圍藁束競夤緣(捉績)。
寸葹待吐思遼邈,尺蠖求伸勢曲卷(上簇)。
黏處長絲矜十繭(臣周煌),焙馀斜旭掠三磚(灸箔)。
回回結縳圓疑甕,顆顆爬搜潔勝蠙(下簇)。
挑備繅盆高等貯(臣錢維城),撥充澼絖副材搴(擇繭)
靈奇底羨樽桑遠,藏罨良依梧井偏(窖繭)。
漬鼎引端生繚繞(臣慶桂),挼丸繹緒費煩撋(繅絲)。
偶居漫配蛾眉子,物化猶遺羽蛻仙(蠶蛾)。
南陌遵行閑娣姒(臣莊存興),西陵賽社薦牲牷(杞謝)。
對篝還自愁明滅,掉篗寧辭屢轉旋(絡絲)
引直理繁慎如綍(御制),同條共貫徑于弦(經(jīng))
繀輿軋軋松盤髻,莩管纖纖繄裹拳(緯)。
闔辟咸憑提綜剖(臣汪廷玙),縱橫盡付擲梭穿(織)
葩攢順序枝承跗,彩錯回文璣運璿(攀花)
裂下鳴機擎甫重(臣謝?),量來裁尺熨尤平(剪帛)。
經(jīng)營意匠稱觀止,仿佛神工逐境遷(圈結)。
卷儷只今完璧府(臣毛輝祖),贉單疇昔判珠淵。
暗門孰與蛇添足,攜李徒標蟨半蜷。
證印縑均仍薈萃(臣汪永錫),裝池縹匹互鮮妍。
(璹)詩程(棨)畫跡雙絕,舊詠新題韻總沿。
正誤傳真重考訂(御制),探原輯委匯陶甄。
稼多軒北剛相映,織貴堂南致足詮(圖卷合弁于織多稼軒北即貴山堂)。
藝苑披圖方幅肖(臣胡高望),鏡齋延賞曲廊鐫。
著明本計宸垂象(□首本計御題藝陳四字),斟酌群言宿麗躔。
代辨宋元刪小璽(臣董誥),跋收姚趙表洪權。
珉兼風侯花翻錦(石刻兩廊各廿四幅),拓捧霞紋翼妥蟬。
家法圣功誠合揆(臣李江虔),帝歌臣拜倍抒虔。
貢鄉(xiāng)瑞溢吳都八,徂隰嘉賡周頌千。
既飽既溫臻既泰(臣王懿修),惟絲惟粟凜惟乾。
雕文農(nóng)事傷斯盛,纂組女紅害亦然。
漢詔何曾弗熟讀,施行未逮愧遷延(御制)。
⑴ 年遍恩旨普免天下正供輪及至壬辰適屆全周
⑵ 劉松年居錢塘之暗門時號暗門劉此二卷舊有松年款不知何人妄增
⑶ 耕圍卷有項元汴收藏諸印而織圖則無蓋此二圖年已離而為二矣
⑷ 耕圖舊有紹興小璽亦后人妄加不知棨為元人耳
⑸ 姚式跋云耕織圖二卷棨繪而篆之趙子俊云每節(jié)小篆皆隨齋手題足為確證
⑹ 耕織圖圣祖仁皇帝時曾編繪御制題詠頒行
薊州途中(壬申) 清 · 申緯
七言律詩
萬里間關莫要論,薊門風雨又停軒。
筑金臺廢昭王國,種玉田荒雍伯村。
孤燭異鄉(xiāng)仍不寐,逢秋吊古幾銷魂。
離騷痛飲原名士,有斐其人未可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