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張祚

相關人物:共 11 位。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55—314 【介紹】: 西晉安定烏氏人,字士彥。
初為掾,累遷散騎常侍、征西軍司。
以時方多難,圖據河西,惠帝永寧初拜涼州刺史。
至州,鎮(zhèn)壓鮮卑百姓,斬首萬余級,威著西州。
置立學校,自定幣制,招徠中原流人,擴建姑臧城,遂霸河西。
中州有亂,輒遣軍討之。
憫帝時拜太尉、涼州牧,封西平公。
子孫割據涼州七十余年。
穆帝永和十年,曾孫張祚建前涼國稱帝,追謚軌為武王。
全晉文
軌字士彥,安定烏氏人。魏末隱于宜陽,泰始初,受叔父錫官五品。泰康中,衛(wèi)將軍楊珧辟為掾,除太子舍人,累遷散騎常侍征西軍司,永寧初出為護羌校尉涼州刺史,永興中加安西將軍,封安樂鄉(xiāng)侯。永嘉初封西平郡公,不受,進拜鎮(zhèn)西將軍都督隴右諸軍事,封霸城侯,進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憫帝為皇太子,拜驃騎大將軍。及即位,進司空、侍中、太尉、涼州牧、西平公,皆固辭,卒謚曰武公,有《易義》若干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53 【介紹】: 十六國時前涼人。
初為張重華主簿。
明識兵略,為重華所用,東晉穆帝永和二年、三年,擊石虎將麻秋軍,均大破之。
受讒,出為酒泉太守,遷左長史,又兩次出兵擊麻秋軍而勝之。
后為重華庶元張祚所殺。
全晉文
艾,敦煌人,仕張重華為主簿,授中堅將軍,以功封福祿伯,出為酒泉太守。
尋授使持節(jié)軍師將軍,以功遷太府左長史,進封福祿縣侯,又為使持節(jié)都督征討,諸軍事,行衛(wèi)將軍,后為張祚所殺,有集七卷。
(《宋書·蒙遜》傳作八卷)
郭荷 朝代:西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西晉略陽人,字承休。
世以經學致位。
明究群籍,尤精史書。
不應州郡之命。
穆帝時前涼主張祚逼征為博士祭酒。
既至,署太子友,上疏乞還。
遣還張掖東山。
年八十四卒。
謚曰玄德先生。
宋混 朝代:前涼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61 【介紹】: 十六國時前涼敦煌人。
晉穆帝永和十一年,與弟宋澄助張瓘殺前涼主張祚,擁立張玄靚,任尚書仆射。
后瓘謀篡立,乃率兵殺瓘,夷其族,以驃騎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代為輔政。
及卒,弟澄為領軍將軍,輔政。
旋被右司馬張邕攻殺,族滅。

人物簡介

全晉文
宣仕張祚,為敦煌太守。
張曜靈 朝代:前涼

人物簡介

維基百科
張曜靈(344年—355年),字元舒,是十六國時期前涼政權的君主,前涼桓王張重華子。
張曜靈即位不久就被伯父張祚奪位,及后更被殺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46—355 【介紹】: 名或作曜靈。
十六國時前涼國君,字元舒。
張重華子。
重華死,時年十歲,嗣為涼州牧,伯父張祚輔政。
尋被廢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50—363 【介紹】: 名或作玄靖。
十六國時前涼國君。
字元安。
張重華子。
張祚被殺,立為涼州牧,廢和平年號,復稱建興。
玄靚年幼,庶母郭氏以季父天錫專政,謀誅之,事發(fā),玄靚為天錫所害。
在位九年。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51—417 【介紹】: 十六國時西涼建立者。
隴西狄道人,字玄盛,小字長生。
世為涼州大族。
通涉經史,善文義,習武藝兵法。
北涼段業(yè)自稱涼州牧,署皓效谷令,尋推為寧朔將軍、敦煌太守,稱藩于業(yè)。
晉安帝隆安四年(北涼段業(yè)天璽二年),據敦煌、酒泉,稱涼公,建立西涼政權。
招納中原流人,重視農業(yè)、教育。
立十七年卒,謚武昭王,廟號太祖。
全晉文
字玄盛,小字長生,隴西成紀人。
居狄道,段業(yè)以為效谷令,尋為寧朔將軍敦煌太守,進號冠軍,拜安西將軍,領護西胡校尉,進持都督涼興己西諸軍事、鎮(zhèn)西將軍、領護西夷校尉,以晉隆安四年自稱大都督、大將軍、涼公、領秦涼二州牧、護羌校尉。
建元庚子,遷都酒泉。
義熙八年死,謚曰武昭王,廟號太祖。
宋纖 朝代:十六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十六國時敦煌效谷人,字令艾。
少有遠操。
隱于酒泉南山。
明究經緯,弟子三千,有盛名。
州郡辟命,不至。
張祚征為太子友,尋遷太子太傅。
上疏曰:“臣生不喜存,死不悲沒。
今當命終,乞如素愿。
”遂不食而卒。
年八十二。
謚玄虛先生。
全晉文
纖字令艾,敦煌效谷人,隱居酒泉南山,張祚征為太子友,尋遷太傅,不食而卒,年八十二,謚曰玄虛先生。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