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閻循觀

相關人物:共 1 位
共 9 首
元度城南辟草廬,門迎荒圃種山蔬。
蟻浮春甕常留客,蠹落匡床自著書。
竹路過從精舍近,荷香披拂晚涼初。
廿年風雨頻游地,花落花開總憶余伊蒿小圃)
淮南冀北歷風煙,執(zhí)手長安一慨然。
驅馬恰逢三月暮,公車曾謝廿年前。
深藏劍氣干云直,久掩珠光出海圓。
一代元音欣有托,煩君鼓吹鳳城邊伊蒿廿年前已為明經(jīng)上第辭不就)
匪莪蓼蓼感伊蒿,此際方知父母勞。
三尺孤墳何日筑,敢將門戶委兒曹。
述志賦(戊午) 清 · 蔡之洪
粵姬仲之懋德兮,襲麟趾之休慶。
遵大龜之故墟兮,與魯吳而伯仲。
春秋降而國絕兮,聿著姓于中華。
流派延于海東兮,寔涓涓乎濟羅。
咨世遠而史缺兮,文獻渺而罔徵。
際松京之隆熙兮,肇啟封于邵城。
勛名逴于上將兮,仍父子而秉鉞。
文芒耀于錦城兮,振大雅于箕域。
圭組繽其舄奕兮,世傳九而彌昌。
或彯纓于踐斗兮,或聯(lián)武于登瀛。
屬圣祖之龍興兮,贊皇猷于經(jīng)幄。
前光胚而毓英兮,韙灣溪之潛德。
珠璣播于藝林兮,蘭玉萃于門闌。
曰有弟于懶齋兮,綰墨綬而馳芬。
豐碑屹于海甸兮,民沒世而永懷。
葵亭席其父業(yè)兮,歷玉署而銀臺。
懷剛腸而不發(fā)兮,退盤桓乎丘壑。
懿新村之干蠱兮,齒鶴天之羽翼。
由嶺表而至湖兮,爰契龜乎西原。
星光葉于少微兮,隱德稱于松村。
抽關鍵于洛閩兮,賾玄妙于羲文。
始鏟跡于倫斁兮,卒應聘于時泰。
提義旅而執(zhí)靮兮,立殿里而戴豸。
方進道之大辟兮,惜鞭繩之遽掣。
工雖潰于九仞兮,芳至今猶未歇。
衋吾祖之夙殞兮,考齠齔而偏孤。
奉績學之慈訓兮,能自力而成儒。
高才推于翰墨兮,篤行著于孝友。
本無心于躁競兮,早謝跡于名臼。
仙籌富于海屋兮,聊卒歲而徜徉。
秩仍躋于西樞兮,果天報之靡爽。
欸孤蒙之不肖兮,痛緒業(yè)之將墜。
緬爺娘之降余兮,年既強而有二。
惟癸亥其月正兮,乘赤龍之聞雞。
曾何神之不禱兮,幸吉夢之有稽。
恩偏篤于鞠育兮,教亦切于揚立。
顧愚昧之根鈍兮,慨傲惰之成習。
既書劍之不成兮,又農(nóng)圃之未學。
羞前非而晚悟兮,立丈雪而叩篋。
雖螟誨之不倦兮,奈烏頭之無力。
酌滄海于傾蠡兮,淚歧路于亡羊。
繭絲難于?繹兮,悍馬易于奔狂。
百魔紛其交集兮,工進寸而退尺。
違帥旨于善誘兮,負庭訓于式谷。
恒戰(zhàn)兢而惕厲兮,若臨淵而履冰。
緣虛名之謬徹兮,濫叨命于弓旌。
躡薦雷之講肆兮,忝帷幄之顧問。
僬僥微于扛鼎兮,狗矢污于玉瓚。
揣己分而靡寧兮,奈玷辱于朝班。
心非在于遁世兮,跡同歸于廢倫。
一佩符于百里兮,荷晉晝之三接。
顏雖近于咫尺兮,言豈補于毫發(fā)。
君恩重于到底兮,養(yǎng)莫大乎專城。
泣萱草之先萎兮,喜春樹之尚榮。
曾何足以久留兮,旋復迷而歸來。
嗟小子之惡積兮,奄道木之纏哀。
方煢煢而在疚兮,遘天禍之未悔。
哭壯子于廬側兮,所人理之難耐。
親彌懿而日稀兮,慘此世之無樂。
年未衰而氣消兮,形雖存而神鑠。
蓬蔂行于四方兮,復家業(yè)之零替。
知溝壑之是分兮,懼蒸嘗之將廢。
尋平生于點檢兮,信伊蒿而非莪。
成底事于白首兮,已百年之虛過。
況時俗之迫隘兮,好蔽美而嫉妒。
嗤荊岑之抱璞兮,費棘刺之造猴。
圓其鑿而正枘兮,前則跋而后疐。
生乎今而反古兮,固前圣之所戒。
遵東岡而屏跡兮,望西方而延佇。
折瓊枝與瑤華兮,將以遺夫下女。
璇閨邃而阻礙兮,猛犬狺其迎吠。
飄埃風余上征兮,浮蠛蠓而臨睨。
腥塵漲于帝京兮,茂草鞠于圣路。
斯文涸其淵源兮,大義視以弁髦。
知此道之已矣兮,又何懷乎故都。
欲遠舉而忘返兮,情眷眷而未休。
歸將修吾初服兮,復何往而何求。
尚一念之耿耿兮,懼所學之虛拋。
憐孤陋之益甚兮,覺鄙萌之難除。
江齋虛而永閟兮,麗澤杳而何許。
既卒業(yè)之無所兮,獨倀倀于迷涂。
惟尋數(shù)之一事兮,功可期于桑榆。
倘十年之天假兮,庶分寸之躋攀。
追抑詩而自勵兮,要夕死于朝聞。
流光倏其不淹兮,恐朝露之先溘。
續(xù)潘張之遺詞兮,摭家傳而自述。
① 辛酉,阜城送太史之南粵,歸即丁內艱兼悼亡,至今尚未赴都。
梅花大庾嶺南行,六載空聞北雁鳴。
加我老形生鼠乳,還君故物守莼羹(用齊高莼羹故應還沈語。)
藥丸夜裹伊蒿淚,鬢局秋涵弱蕙情。
嗚咽劉麟橋下水,別時無此斷腸聲。
⑴ 余年來右耳生小瘤漸長,鼠乳,李神念頸間所生。
秦夫人良玉將略具詳本傳。其檄書、章奏,皆自炎之,世罕知者,為武功掩也。陳子云楣謁夫人祠墓,作長歌吊之。嗣孫懷庭報以夫人所遺硯,云楣屬題,為賦長句。
秦夫人,真將軍,將軍能武兼能文。
白桿縱橫萬人敵,奇功書作垂天云。
生小學書仍學劍,草檄飛章留一硯。
片石真同玉帶生,血染隃麋淚如霰。
一出平播州,再出殲奢酋。
河山破碎箭滿眼,乃欲孱婦補此已缺之金甌。
督師早以蜀為壑,中丞已入賊之橐。
請纓則易借箸難,萬夫之雄一個弱。
孤軍慷慨先勤王,努力撐拄支危疆。
平臺召對誠僅事,況復宸翰垂煌煌。
云楣居士拜祠廟,古木荒煙一憑吊。
感爾高歌泣鬼神,瓊瑤竟效投桃報。
硯修七寸廣半之,古制渾渾森角圭。
惜哉將軍遺墨盡煨燼,巋然此硯獨與名山垂。
我來為爾摩挲久,虹氣猶疑貫星斗。
木蘭從軍寧復論,紛紛列女誰能偶。
圣朝史筆何嶙峋,特標一傳褒殊勛。
硯乎硯乎,萬古不朽齊貞珉。
看花憶花年,花年與吾偶。
先人所手種,及見條似拇。
小年吾讀書,與花日相守。
花邊三間屋,弟左兄在右。
花開即攀條,花落便攜帚。
兄先燕臺去,五載蔽窗牖。
花亦不肯開,開亦莫之叩。
比兄歸來日,仍復并肩肘。
各自擁一氈,弟子常八九。
暵時爭汲泉,開時共攜酒。
坐看繁枝發(fā),轉盼十年久。
無何弟從官,太歲在乙丑。
一往困纓鞅,若鼠戴窶籔。
奉諱才得歸,客授尚奔走。
今年自誓苦,自此正邱首。
百歲已逾半,日月豈可狃。
春風正融融,春雨間瀏瀏。
花意亦殊得,為我開笑口。
憶花初種時,一根瘦蟉蚴。
今來三本并,生理轉相受。
所聞惟讀書,所見盡佳友。
姿如潛虬媚,顏比佼人懰。
花方及壯盛,人已漸老丑。
膝前各有孫,兄孫美瑩琇。
仍然向花讀,此屋幸不負。
三復伊蒿篇,涕淚痛紛揉。
有書數(shù)萬卷,有田數(shù)百畝。
饘粥暫可供,簡帙不外取。
薪木無毀傷,庭除少塵垢。
盤中羅宿脯,畦畔剪新韭。
倚石招嘉賓,牽裾速諸舅。
此樂誰所貽,此福良已厚。
如此不知止,對花忸怩否。
請借僧繇筆,為我圖不朽。
歲歲長相保,花前共攜手。
惟花聞此言,持以為花壽。
受命乃為花,生意蓋微末。
年年雨露恩,欲報無嘉實。
緘此木桂心,不匱伊蒿質。
元氣續(xù)中孚,綿綿閟玄月。
同心盟荔挺,來世化秋柏。
心心相續(xù)在,劫劫前塵揭。
喟彼漉酒翁,胸有萇宏血。
種生無憂樹,永護金輪國。
答謝鄉(xiāng)賢謝玉輝先生貺詩(癸巳) 當代 · 林英男
七言律詩
溫詩忍讀蓼莪篇,刮骨錐心苦問天。
愧我道中如陌路,羨君林下醉先賢。
披星陟岵千回夢,運甓無端三十年。
雨潤涸魚恩未報,且將澀淚付涓泉。
注:蓼莪篇:《詩經(jīng)·蓼莪》有『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等句。
陟岵:《詩經(jīng)·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后因以『陟岵』為思念父親之典。
運甓:指勵志勤力?!稌x書·陶侃傳》:侃在州無事,輒朝運百甓于齋外,暮運于齋內。人問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過爾優(yōu)逸,恐不堪事。其勵志勤力,皆此類也。
附:謝玉輝先生元玉并序:憶林楠先生
日前得林英男先生大作《平沙集》,喜甚。聞知其乃林楠先生公子,觸及與林老先生一面緣之雅事。一九六九年,余下鄉(xiāng)插隊湖內,曾在烏山馬頭嶺下之東坑尾單人校任教。約一九七三年初夏,故友沈仿予君與林楠先生到訪,山野荒村,無以為敬,一盆米粥,一缽番薯,一碟菜脯,一盤花生,一瓶濁酒,一壺山茶,半飽半酣,卻也津津有味。先生談笑風生,擊節(jié)吟詩,搖頭晃腦,物我兩忘。余與仿予君間或附和,誠至樂也。先生系前清翰林林壬裔孫,幼承庭訓,學養(yǎng)頗深。懷才不遇,一生坎坷,卻豪情不減,傲骨錚錚,令人敬佩。
際會荒村擊節(jié)歌,淡糜番薯愧無多。山茶一碗精神爽,水酒三杯臉色酡。傲骨猶存穎未脫,壯心不已劍常磨。凄風苦雨等閒度,劫數(shù)難逃奈若何?
⑴ 本事參閱《平沙集》之『家祭篇什』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