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鄭性

共 7 首
英氣如君,駕千丈、蕭森翠寒。
尋??稀m中溷跡,負(fù)卻躋攀。
屈子遠(yuǎn)游奇服在,尚平婚嫁此身閒。
記殘冬、向我話仙蹤,無數(shù)山。

青岱去,玄岳還。
登二室,俯轘轅。
看玉蓮幾瓣,搴下孱顏。
太白風(fēng)云生腳底,清涼冰雪現(xiàn)眉端。
詫明年、又?jǐn)M訪朱陵,招紫鸞。
薤露凄涼江上來,壽寧堂下幾徘徊。
大椿倏已隨朝露,帶草依然染綠苔。
為幸荊花重合秀,不教菌蠹得成災(zāi)。
夜臺(tái)此足怡先志,純孝原非僅致哀。
⑴ 游人逝后西園大椿忽折予嘗著其事于哀詞中
⑵ 時(shí)有間兩君兄弟之好者其事敗露故及之
此志高州恨未成,尊公諥委最傷情。
墓門長作嗚呼字,宰木誰傳慟哭聲。
再世證人寧墜地,百年報(bào)本克尋盟。
秪愁東國人倫重,慚愧中郎任麗牲。
吾家先宮詹,湖上集群公。
峨峨施都督,裘帶泰芳蹤。
將軍不好武,雅歌酬詩筒。
書法猶入神,滇海紅云紅(都督為沐黔公題紅云二字最馳名)
佳節(jié)殉亳社,良不負(fù)阿翁。
可憐故里第,書畫隨飄蓬。
猶馀殘竹林,髣髴溯清風(fēng)。
所幸佳宅相,尚貯墨妙濃。
階前老書帶,蔥翠一百弓。
于今已三世,春秋享祀豐。
吁嗟此書帶,故國遺臣封。
莫視作小草,行與喬木同。
⑴ 都督有竹中精舍清風(fēng)閣在湖東今已累易主
湜湜上沙水,靄靄靈巖云。
云從西山下,水自東江分。
積翠望中落,妙香空際聞。
以野乃更秀,以淡乃更文。
嬋娟遺世立,脂粉不足群。
賦才輸醧舫,跋語推義門。
諸公不可作,空馀醉墨痕。
而我但搓手,蒼然對(duì)晚醺。
介翁昔經(jīng)始,一榻來松陵。
太湖感落日,是亦百六徵。
草堂成汐社,高節(jié)凜明水。
故園難改姓,空亭未易名。
主人蕭灑姿,足以嗣典型。
流泉不改碧,喬木有馀清。
春來舊燕子,繞梁還屏營。
可憐澗上居,彌望已蒿艿。
清才如吾子,蕭散絕風(fēng)塵。
生世偶不偶,抱山作詩人。
聊復(fù)與我曹,泥飲消昕昏。
泥飲亦自佳,曲部無垢氛。
五湖好池館,足餉上皇民。
嗟我尚鹿鹿,衣食困蹄輪。
何時(shí)得息機(jī),葆茲淡蕩魂。
愿為君灌園,研北老耕耘。
⑴ 吳江徐高士介白筑此園高士嘗賦太湖落日見賞于臥子先生今園中有介白亭不忘所自也隔岸為昭法澗上草堂僅馀數(shù)椽
顏公變法非丹鉛,軒乎正氣皆神仙。
麻源寫罷壇石記,墨花碧涌東池蓮。
李君廿載嵩陽夢(mèng),陽臺(tái)句曲風(fēng)翩然。
資州集易十卷外,誰從正議聞三篇。
釋文序錄陸中允,郭象所以先沈旋。
一家詞旨摭名實(shí),隸法敢越家尊前。
采真游跡事非遠(yuǎn),忠孝一貫誠拳拳。
杜陵晚聞多妙教,肯比王屮頭陀鐫。
無名強(qiáng)名叩虛牝,不為不慮離言詮。
想公運(yùn)思入微處,存存定力玄乎玄。
此是先生洞經(jīng)訣,松石翠拱芝莖鮮。
瓶香甘露渺何許,擘窠一氣回杓躔。
螭蟠三百六十載,霅溪沈記重扶椽
又三百年石竟毀,至今瓦礫求珠淵。
我昔古苔尋斷跡,寸珉尚辨蛟龍纏。
豈知舊本贉躞出,郁郁千歲蒼藤堅(jiān)。
公書本用長史法,褚勢(shì)盡得歐虞全。
直木曲鐵不傳秘,金镕玉栗中鋒圓。
晚窮一原技進(jìn)道,上溯二篆人參天。
吾于此得楷隸髓,華陽真跡同精研。
締懷真人上清館,吹笙鶴夢(mèng)風(fēng)松顛。
壇碑真本儻得覿,顧何(亭林、義門。)二叟契語傳。
咄哉弇州輕比儗,何止筋骨開誠懸。
隆池臥庵那悟得,梅庵偈轉(zhuǎn)茶甌煙。
⑴ 是碑之立至紹興丁巳沈作舟重立,正三百六十年。
龍石老兄寄示《鶴銘》,有「華陽真逸」四字及「不知其紀(jì)也」五不全字。此尚在張力臣作圖之前,乃水拓中之至古者。有「松齋」印三處,知為汪退谷藏本,題簽「瘞鶴銘」三字即退谷書。后有義門朱書小字引證《鶴銘》,益見當(dāng)日傳賞摩挲一段妙緣也。嗣歸毛氏意香,今乃為龍兄所得,不遠(yuǎn)數(shù)千里,從令弟漱蕓孝廉處寄我索跋。余于此銘,曾三次手拓。最先為道光壬辰冬仲,冒雪打碑,致為得意。旋晤龍兄,見示水拓片幅,嘆為希有。嗣后得見王?樓、宋芝山、翁覃溪各藏本,大約俱相頡頏。此本出,則前所見者皆其后矣,鳳芝龍朮,信為瑰珍。龍兄所獲佳拓,往往寄贈(zèng)。今于此帖亦似有息壤在彼之意。展卷懷人,神思飛越,雖相望二千里,不啻一室一幾一壺一鐙掀髯討論也。
我昔渡江冬揚(yáng)舲,笠戴大雪拓鶴銘。
登山瞻之疑有靈,雪色石氣交晶熒。
以手捫拂如天星,指皴欲墮掔不停。
凍字蛻出神勝形,漓虖汗漫藏娉婷。
大似水拓墨脫零,至今尚帶江濤腥。
洎游吳門舟一萍,遇龍石叟啟鐍扃。
有十許字懸茅廳,是真水拓留古馨。
從此吾目辨渭涇,瀏覽甄錄識(shí)典型。
?樓蘇齋如尹邢,考圖索證頗足聽。
課虛求實(shí)殊畦町,欺誣時(shí)復(fù)佯惺惺。
龍叟別來春七經(jīng),欽風(fēng)跂道雜醉醒,賴有尺素通丁寧。
時(shí)遘古墨逢新硎,輒語我詳開其冥。
今茲季春舒一蓂,滄江虹月照吾庭。
發(fā)緘仿佛浮中泠,臥波倒瞰石腹青。
華陽真逸神亭亭,不知其紀(jì)胎禽齡。
四字七字珍玲玎,如龍銜珠鳳粲翎,今宵飛棲吾幛屏。
來書滾滾水寫瓶,更致懇曲煩脊令。
要我題記鐘撞莛,作速寄歸疾如霆。
先生懷抱涵岳溟,今來古往風(fēng)中螢。
彌勒同龕聽塔鈴,靜觀萬象真蟭螟。
此何長物愛所丁,未免滓礫淆淵渟。
似此諧語非不經(jīng),古光萬丈辭疏欞,懷哉彼美榛與苓(君方寺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