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滿月印潮平,視若無形聽有聲。
人似嫦娥倚梅樹,默然對以認三生。
吳江三十里,地號梨里村。
我似捕魚翁,來問桃源津。
花草有靜態(tài),鳥雀亦馴馴。
從無夜吠犬,門不設司閽。
長廊三里覆,無須墊雨巾。
家家棹小舟,目不識車輪。
勾欄無處訪,樗蒱聲不聞。
絲蘿不外附,重疊為天姻。
不知何氏富,不知誰家貧。
更有奇女子,嫁與賢郎君。
秦嘉與徐淑,才調俱超群。
雙雙來執(zhí)贄,賓賓拜起頻。
留住小眠齋,款如骨肉親。
我喜風俗美,更感古意敦。
逝將去故土,十萬來買鄰。
非徒結張邴,兼且聯(lián)朱陳。
有女此地嫁,有男此地婚。
庶幾子與孫,永作羲軒民。
省記漁洋卜筑時,小亭著錄已慚遲。
幾人黃葉吟秋史,有客金書夢裕之。
堤柳著行梳曉月,湖云片縷皺寒漪。
欲摹一軸詩龕寄,認取前身老畫師。
書來慰我寂寥間,寶室名覃正恧顏。
豈有津源窺大海,敢希楚望荅東山。
鏡奩更顯形容老,蟬楮多憐目力艱。
欲效蔘歌朱集后,即憑島信附詩還。
江東羊薄意誰傳,春到元貞至大年。
多少水光山翠氣,區(qū)區(qū)釵劃計奩田。
四六哥還五七哥,小園菜麥近如何。
老翁苦憶江南竹,不是專心辦食籮。
陶令賢愚懷自系,杜陵家事世爭傳。
從來但賞官奴帖,借問何如保母磚。
鹿頭舫子唱吳歌,如此湘斑瘦影何。
風暖日陰湖水碧,倩誰畫出趙鷗波。
遙青濕翠澹重林,不寫山居幾曲深。
一段橫云來隔岸,有人相對話秋心。